关键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道护理
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1.1发生机制
古语有云,“十月怀胎”,其大致意思说的是妇女要经过大约十个月的妊娠期才会分娩,也就是胎儿会在母体中生长发育十个月才能够达到标准,早产儿与之不同,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提前分娩。与其他正常时期出生的胎儿相比,早产儿在生理上的发育必然不足,且对其未来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早产儿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首先是肺损伤。早产儿有在母体中发育不良,而肺部乃是呼吸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在早产后存在先天缺陷,日常呼吸中必须要增加机械通气或者吸氧治疗,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患儿提高了肺损伤的可能。其次,氧中毒、炎症反应,以上内容中提到过,对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必须要进行机械通气,但若是长时间进行机械通气,也会出现不足,因为在正常呼吸情况下,氧气浓度高低不同,而机械通气过程中,氧气浓度过高,且早产儿肺部缺陷明显,易出现氧中毒。同时,医院人流量大,病患众多,也有可能会因感染病菌而产生炎症反应,进一步对早产儿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最后,肺功能变化,早产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受到机械通气、呼吸道感染、炎症反应等多种情况的影响,其肺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其肺部发育不完善的情况继续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1]。
1.2影响因素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一般比较少见,多出现于早产儿中,其影响因素众多,据相关调查表明,早产儿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妇年龄较小、宫内感染、出生体质量不达标以及机械通气应用时间过长等。总之,上述因素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使其病症在进一步恶化,对此,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2]。
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与气道护理
2.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措施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患儿身体的影响非常严重,同时也对其家庭造成了较大的打击,尤其是在当前二孩政策背景下,新生儿较多,导致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患儿较多,因此,应在孕妇分娩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对于防范措施,首先可以使用激素治疗。在孕妇进产前检查时,护理人员要向其进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方面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孕妇依从性,让其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胎儿的影响,并采用TRH治疗,促进患儿肺功能的发育。其次,前文中提到过,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肺损伤,从而提高了发生呼吸道感染、炎症反应的发生率,为预防这一问题的发生,护理人员可适当采取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为早产儿体补充维生素A、E,以及其它微量元素,降低早产儿肺部组织的纤维化趋势,使得抗氧化酶能够持续工作,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多数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需要进行机械通气,但因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且氧气浓度较高,使得患儿易出现炎症反应、氧中毒等情况,因此,应对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选择合理的通气方式,一般可以选择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潮气量通气等方式,前者能够有效的模仿人体的呼吸频率,且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使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与前者相比,后者在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方面效果更好,但很有可能会使早产儿出现比较严重的颅内出血情况[3]。因此,在选择通气方式前,需要严格根据早产儿的详细情况来进行选择。
2.2气道护理
对于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来说,气道的通畅性非常重要,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患儿的气道护理,一般可以包括为保持气道通畅性、机械通气护理、氧供护理等多种。
2.2.1保持气道通畅
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同时,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并进行其它相关操作,第一,护理人员要协助早产儿保持俯卧位。由于患有肺部发育不良,其呼吸会出现不通畅的情况,应在3-4小时间变换体位。在俯卧位的帮助下,能够减轻肺部压力及颅内压力。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严格检测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变化,重点关注其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等。第二,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使用雾化方式进行气道通畅性护理。在保持气道通畅性的护理过程中,雾化方式效果较好,一般可以使用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在混悬液等,在对早产儿使用前,必须要保持患儿的稳定,并将体位保持为坐位,雾化时将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6~10L,且雾化时间保持在10~15min最佳。第三,吸痰。痰液是影响呼吸道通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关注早产儿积痰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在吸痰时,护理人员要注意动作的轻柔,避免因动作幅度过大而损伤患儿的呼吸道黏膜,且在吸痰前,要确定导管插入长度,避免过长或过短,将压力保持在60~100mmHg,在吸痰完成后,应使用棉签清理口腔。此外,在吸痰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体征变化,若出现发绀、心率减慢等症状,应及时停止吸痰,并采取紧急措施。
2.2.2
机械通气是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合理选择机械通气方式,一般有间歇指令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等方式。同时,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调整气道压,合理的气道压能够使气体交换更顺畅,使得患儿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值等指标均能够保持到正常水平。
2.2.3
机械通气过程中,氧供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护理过程患儿必须要长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但长期间高浓度的氧气供应极有可能会使患儿出现氧中毒情况,因此,氧供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间歇性的供氧方式,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2.3延续护理
由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会对患儿的正常发育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患儿身体恢复至较好阶段且已出院后,依然需要采取延续性护理方式,定期进行电话访问及上门随访,向家属发放健康手册,同时在上门方式时可以纠正家属看护过程中的错误,并对患儿的饮食、用药及抗感染、抗炎等方面进行合理指导。
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本文详细分析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希望能够对患有该疾病患儿的治疗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韩明珊,谢辰仪,黄花荣,罗焕,谭健辉,吴葆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预后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05):617-620.
[2]杨雨晨,毛健,李娟.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01):67-71.
[3]吉玲,冯姝华,杨赟,王慧娟. 不同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肺功能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18,36(07):505-509.
论文作者:黄金柳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早产儿论文; 支气管论文; 不良论文; 患儿论文; 气道论文; 机械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