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研究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本土论文,模型论文,印象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SCM)将群体置于社会结构中予以预测并解读刻板印象特征,是近年来刻板印象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模型之一,以维度性观点阐释特质关联为理论基础,建立热情(warmth)和能力(competence)的双维结构,提出混合刻板印象、内群体偏好、外群体贬义以及社会结构因素预测刻板印象的理论假设,将社会群体按照两个维度的高低之别划分为四类群体丛,具有比较群体间异同的作用,并系统性地结合情绪和行为反应以构成偏差地图(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Map,BIAS Map),完整体现偏见的整体性,并从心理学的认知神经研究视角获得支持模型假设的研究数据。只是,诞生于西方的社会事实与文化背景,纵使通过十余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验证,亦难掩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同本土化学术传统和现实情境方面的摩擦。这是众多输入型理论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面对中国社会的特殊发展历程及特色社会主义的现状,拟发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理论作用,有必要进行本土化的研究思考。 一、模型的本土话语表述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表现载体是描述和评价群体的形容词,苏珊·费斯克(Susan Fiske)等人沿用刻板印象的经典测量方法——Katz-Braly法的直接测验逻辑,以预设的模型理论假设为基础,最先采取competent,intelligent,confident,competitive,independent五个特质词汇测量能力维度,随后调整为competent,capable,intelligent,efficient,skillful以及confident和competent的简化形式,热情维度最初则首先包括sincere,good,natured,warm和tolerant五个词汇,然后调整为warm,good-natured,sincere,friendly,well-intentioned,trustworthy,最终同样以两个词汇confident和competent进行简化测量。这种词汇数量与内容的多变性,一方面凸显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核心内涵在于热情和能力构建的双维结构模式,另一方面预示多种词汇选择的可能性,并不受制于特定或者固定用语的限制。 研究和测量中国社会群体刻板印象特质的本土话语表述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直接使用,即选取某一版本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量表,采取常用的中英互译方式获得中文版。高明华的本土化研究延续原有模型的词汇表述特点,使用“能力”与“才干”、“热情”与“友好”、“诚实”与“可信”依次与模型的英文词汇competent,capable(intelligent),warm,friendly,sincere,trustworthy呈现基本对应状态①;管健等人用“有能力的”和“有才能的”、“待人热情的”和“友好亲和的”、“诚实正直的”和“值得信赖的”分别描述能力、热情、道德三个特质②,亦是相似的修订模式。第二类则是遵守原有模型的理论假设,以替换或增减策略重新获得符合中国文化特点或日常用语习惯的词汇,比如“光明正大”、“才华出众”、“乐于助人”、“聪慧”等具有本土化语言特点的词语,获得较为匹配的英文单词具有一定难度,反之亦然,毕竟语言浓缩与表达着文化和生活的内涵,单纯从语言技术性方面实现意义匹配的难度较大且或多或少存在误差。 基于本土话语表述呈现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维度特征的必要性问题,是制约第二类修订思路价值的关键点。如果说人类创造着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每个人面对着相似的生活现象,由此产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通过言语进行沟通交流,那么语言的内涵必然具有相似性,只是受制于表达的符号系统载体形式差异,却并不影响意义本身的共通,则没有必要考虑话语体系对测量刻板印象特质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西方世界,使用着不同的语言,生活于差异的文化背景,将势必阻碍文化和社会产物交融于彼此之间。虽然语言同认知的关系一直尚无定论,但语言影响感知觉的假设拥有研究数据的支持,比如语言表述差异对颜色区分的影响③。以致语言对认知研究的作用不容忽视,不同文化中的生活状态不同,建立并发展相应的语言表达模式或偏好,有可能出现语义相似但内涵有别的现象。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遵循传统社会心理学范式建立,言语的作用并非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但不能由此置话语的作用和差异于虚无。话语分析的社会心理学(discoursive social psychology)主张人们的言语实践对社会世界和个体的建构作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通过影响话语的结构来影响心理事实的建构,使得话语被赋予社会生活中的本体论意义,话语实践便是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实质④,言语应被视为解读个体与社会的重要工具。这一范式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化启示,恰恰就在于通过获得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对热情和能力的语言表达,才能合理运用这些话语准确测量群体的刻板印象特质,验证并发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理论价值。 为建立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化话语,可借鉴人格心理学领域的词汇学假设,即个体之间的主要差异以及社会生活中彼此的不同之处,均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体现,并且越重要的差异越能被独一无二的词语所描述⑤。那么,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对群体刻板印象特质的影响,便可以从语言表达中进行剖析,纵使群体刻板印象特质的描述以集中于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为目的,探究群际认知的共同性以及多种日常用语的主旨内涵,也不能忽视语言表现的多样化与独特性。一直以来,引领刻板印象研究的普林斯顿大学始终采用Katz-Braly法,以未预设理论基础为前提,用形容词描述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⑥,使群体本身及其所处的外在环境均得以全面地自然呈现。所以,发展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化话语,可以从搜集描述社会群体特质的日常用语着手,以列举词汇的方式建立评价群体刻板印象的语词库,最后通过特定的逻辑或方法筛选测量热情和能力维度的词语,比如,使用频率高的词语被大多数人恰当理解其含义的可能性偏高,或者可用其描述的特质普遍存在于多个群体之中;意义丰富的词语具有总结概括复杂现象的优势且使用范围广,反之,意义单一的词语则能恰当聚焦于现象的某一特征。经过词汇搜集与筛选的过程,只有建立适用于中国情境与语境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载体,才有助于提升对中国群体的测量效度。 二、模型的本土维度框架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双维度结构日益受到质疑,以道德的存在与否及其地位为核心焦点,一些研究基于哲学对个体美德的道德要求明确道德的重要性⑦,发现道德是群体印象形成的首要因素⑧,与其他群体特质发挥不同的作用⑨,道德还在特定情境中与热情的变化情况有所差异⑩,具有体现刻板印象内容的根本性作用(11)。这些研究基本通过证实道德与社交性的差异说明热情维度具有内部矛盾,以此质疑热情概括群体刻板印象特质的准确程度。其实,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双维结构受到上述质疑具有必然性,因为热情维度可谓涵盖了人类能力范畴之外的大多数特质,其基于敌友性分辨群体的提出意图是对群际关系的过度简化,这种高度概括与归纳不仅易忽略具体特质间的差异,亦可能掩盖超越敌友之别而广泛存在的特质。 当前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群际互动层面,通过对单一群体的印象描述加以定论,主要关注道德特质对群体的影响,忽略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解读多个社会典型群体共同特质的广泛性,以及维度划分群体结构而体现群体异质性的作用。而国内学者尚停留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验证阶段,沿用西方文化下的群体特质表征,倘若存在中国群体的适用性问题,则研究者根据主观判断将道德内容从热情维度中剥离并由此展开的论证方式便缺乏信度。 建立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化维度框架,应首先基于中国文化对个体或群体的认识。以道德为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道德内涵有着广泛且深刻的认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学科体系产生于西方,这种“输入型”的学科在其介绍与应用过程中一定会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与实际情境产生某种冲撞和交织,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如何将西方的心理学知识中国化以及中国传统的心理学思想现代化的疑问(12)。西方心理学诞生于哲学与生理学的交融,是身心二元论的产物之一,而中国文化所固有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其讨论的“心”未必等同于西方人所界定的“心”。西方心理学视人心为实体,延续生理学的解剖思路,通过认清各种组成部分而了解整体,从而倾向于内在分类或者外在成分的阐明(13),中国本土文化则强调人心活动的整体性,面对人心的理解与感悟差异,发展适用于解读中国群体特质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不能缺乏文化背景的支撑。 其次,关注社会环境对群体的影响。“人在环境中”一直是社会心理学所秉承的研究思路,普林斯顿大学几乎每20年进行一次刻板印象调查的重复性研究工作,正是因为人改变着环境,环境亦影响着人,使得刻板印象作为相对固定观念或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呈现一定的变化。相比之下,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具有类似的影响作用,我国本身特有的社会发展历程以及社会现状,尤其是产生于其中的特殊社会群体本身具有其特征的同时,难以仅仅通过敌友性区分群际关系现状,以致在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图式中并不适用于完全照搬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原有维度。 即使热情维度备受质疑,但热情和能力的双维结构作为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关键,是链接社会因素、群体特征和群际关系的纽带,固着于任意方面的单一研究,其结果均不具备重塑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维度的说服力。所以,本土化研究不能仅着眼于维度本身的内容含义及作用,应以发现新维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切入点,转换动态与静态的研究视角,从群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中确立模型描述群体的理想状态,既符合中国本土心理学从社会情境中“用心”去“做人”和“做事”的学问传统(14),又能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理论思路中得以全面的本土化发展。 三、模型的本土社会结构 西方社会学的分析体系中,个体角色与社会建构息息相关,比如布劳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结构通过社会位置分布而与社会角色建立关联,令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财富、声望、教育等多种特质可以成为测量其社会位置的因素(15)。特纳更加强调现象世界是角色的形塑,行动者与他人交往中的行为表现与路线,正是告诉对方其所扮演角色的方式(16)。不难看出,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受这种分析体系影响,使社会结构成为群体产生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基础。 只是,现实中似乎存在一种社会角色或者社会位置先于个体意识而迫使其接受的历程,当个体主动获取群体身份变为被动赋予标签的时候,个体的自有意志或特征受制于既定规范的影响,两者可能因冲突与不和谐而令个体发生变通性的行为方式,进而出现群体行为或群际互动的复杂表现。管健等人发现竞争性与热情在群体和个体水平上呈现完全相反的关系(17),原因可能来自于“资源占有”、“权力占有”等直译词汇描述竞争性特点有别于中国人的认识,也可能是竞争性和社会地位难以解析中国社会结构与群体特征。翟学伟的观点或许可以解释社会结构与群际特征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出现上述偏差的本土化结果,因为中国社会的关系状态离不开个人关系的建立,个人面对角色规范关系原则和自身面临现实生活环境所发展出来的实际交往策略和亲疏状态,影响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被他人或社会所认可的社会重要性(18),以致拥有某种身份的个体未必在互动过程中拥有相应的身价。 以社会角色为载体的中国人行为逻辑折射中国社会结构特点的同时,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也造就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分层处于转型期间的阶段。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以内群体资源被相应外群体抢夺情况体现资源占有,权力占有是外群体拥有为内群体制造困境的权力状况,这样的指标未必符合中国现状。以资源占有为例,国家和集体占有当代中国社会最主要和最大量的生产资料,资源流动于不同群体乃至阶层之间的终极目的是调动社会力量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保存自己所属群体而展开的斗争,只有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19),才有助于掌握中国的社会结构现状,并了解各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此外,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以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享有声望表示群体间的社会地位差异,这是开放性社会衡量人们地位获得的主要变量。然而,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封闭性社会正在逐步走向开放性,影响地位获得的因素虽然随之改变,比如受教育程度影响中国人初职与现职地位获得的程度,强于父亲职业地位等先赋性因素的作用,但依然不能消除这些先赋因素的影响力,与此同时,父母亲传承这些影响力的依赖途径也从制度性因素转变为教育路径(20),类似当前流行的“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等群体名称,明确体现着先赋因素对群体地位的影响作用。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测量群体竞争性和社会地位的指标已然未必适用于中国群体,出现了指标与结构因素的双重对应现象。模型的本土社会结构与维度关系的假设必须重新界定,一种策略可以从选取社会结构因素或者更新具体指标着手,比如考虑社会地位的获得途径,是来自于群体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合理竞争,还是坐享客观环境的外在赋予;体现竞争性的指标是不受社会发展变化的稳定特质,还是侧重变化程度实现测量目的;重视中国特有的组织资源作用,一些类似公务员、领导干部、企业家等群体所享有的资源来自于执政党或政府组织,毕竟这是当前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另外一种策略是探究群体获得某种社会结构特征时,所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公平程度,尤其是事物按照其应有的自然性与正当性发展所表现的合理与合法程度不容忽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亦在强调这种合理性对社会结构因素之间平衡关系的作用。这是对群体处于当前社会结构中位置现状的原因分析,因为面对中国部分社会群体由于先赋性因素而获得差异性资源,外群体难以视这类群体同其他依靠自身努力而获得同等资源的群体具有一致的刻板印象内容特质。社会表征理论认为某种社会知识体系来自于社会实践,不一定建立于个人内在认知的自主建构过程。结合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以“用”为角度表述中国人不同层次的心理学主题(21),可以从情境反观被表征的社会共识,以经验层面推测共识形成过程中群体所具有的社会结构特征被他人接受认可乃至批评否定的状况。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化社会结构首先要符合模型的逻辑基础,即社会结构因素与刻板印象内容维度的相关关系,其次需遵循维度体现群际关系的内涵,模型以敌友之分注重群际关系的竞争状态,社会结构则同样强调地位高低与资源有无对内群体的影响。对此,群际关系是明确刻板印象内容维度和社会结构的根基,只有先明确中国社会群体间的关系特征,比如是各自的生存角逐,或是和谐发展的互利,还是共生性的依附等,才能从经验和理论层面锁定相应的社会结构因素。 四、模型的本土群体应用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研究早已拓展至不同群体,比如老年、女人等典型人口学类型群体,同性恋、移民、特定种族、精神疾病等处于社会边缘或凸显社会矛盾关系的群体,他们普遍由于背景、经历、观念等方面的特殊性,要么有别于社会主流文化,要么伴随时代推演产生变迁,要么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备受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关注。刻板印象是构成偏见的认知元素,与情感和行为共同表现偏见的属性特征,有助于系统描述当前社会群体现状与群际关系,尤其是阻碍社会发展和激发社会矛盾的群际互动。针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既能验证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理论假设,又能发挥模型描述群体特质的功能,体现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 如前所述,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自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路径和现状,参与其中的各种群体既有其他社会文化中相应群体的类同之处,也映射着当前社会的诸多事实。那么,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群体应用首先可遵循已有研究的模式,以特定群体为载体验证模型理论假设的同时,描绘该群体的刻板印象特质,诸如低保人员、下岗人员、农民工、少数民族、南方人、北方人等,结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引发生存困境的矛盾问题,利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描绘其处于社会群体框架中的具体位置,以及与外群体的互动情形等,再根据偏差地图形成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整体性判断,有助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发现促进社会和谐的群际策略。与此同时,任何群体内部的异质性程度不容忽视,即存在多种亚群体的分类,比如非异性恋群体有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者和跨性恋者之别,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亦可根据偏于异性特质程度进一步划分群体类型;我国的农民工群体从第一代农民工到新生代农民工,伴随社会发展进程而产生劳动力水平、价值观等变化,难以统一于共同的群体特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验证与应用可拓展至这些亚群体,毕竟群体的界定灵活,任何被赋予同一标签的人群就有可能成为一类群体,而所有群体都有其相应的社会结构因素和群际关系,若能由此预测群体的刻板印象特质乃至群际互动情绪和行为反应,将从群体层面建立人与环境的连接点,发挥社会认知图式的功能。 其次,按照当前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以敌友性角度界定群际关系本质,围绕单一群体的研究需要注重相应的外群体刻板印象特质和社会结构状况,以明显具有社会资源共享和直接竞争关系的外群体为主。比如,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化研究发现,农民工群体具有内群体贬义和对城市人的外群体偏好现象,这种与模型假设相反的特殊性恰好可以通过两类群体对彼此刻板印象内容认知的交互视角予以解释(22)。社会资源有限,许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确实伴随着同外群体的竞争和比较,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成因,就像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天生性别差异以及父系或母系社会的传统延续,老人与其他人生发展阶段群体之间的年龄差异以及老龄化趋势带来的社会政策变革,我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地域差异和国家所制定的针对性发展规划等,以交互视角从群际间这种明显的互动关系切入,基于群际关系本质所描绘的群体刻板印象内容,更具有全面性之外,作为群体交互作用的产物亦可反观社会现状。 最后,或许出于理论假设的有限性,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群体应用研究始终关注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统一群体身份,而未考虑单独个体所具有的多重群体身份。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身份不仅是个体作为所属群体成员的身份认知,还包括与该身份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情感。在社会情境中,人们自动进行社会比较,将他人按照与自我存在相同或相似特征与否而知觉为内外群体成员,并将自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与内群体的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23)。不难看出,任何个体以内外群体之分知觉刻板印象之前,都有选择个体身份的认知过程,使得个体的某种群体身份依托情境特征而被凸显。那么,利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理论逻辑,建构特定群体成员所具有的多种群体身份框架结构,明确情境因素预测不同群体身份凸显的规律,拓展群际互动的研究视角及问题解决新路径。以我国当前社会所特有的农民工群体为例,他们面对农民、工人、城市居民等多重身份的集中而出现认同焦虑时,不得不应对被排斥的边缘化现状,甚至在性别、民族、年龄等身份上的积极特质被忽略,陷入偏见、被歧视的困境,面对社会发展所赋予该群体的背景经历与身份的影响,无论是政策制度的改变,还是心理方面的调整,短期内难以淡化。或许,在顺应客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描绘农民工多重群体身份特征,有助于促进农民工以多样的群体身份融入社会生活,并被相应的群体接纳为内群体成员。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以维度视角简化复杂的社会认知图式,体现理论抽象概括事实的精妙之处同时,成为后续研究提出修正模式的主要切入点,这同样是开展模型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关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现状面前,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路径应延续模型的维度性观点、社会结构与刻板印象的关联、表征刻板印象特质的词汇载体这三个基本特征,遵循模型的理论假设逻辑,以建立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结构为出发点,借助本土话语的词汇表述与使用规律,首先明确刻板印象内容的本土化维度,是保持热情和能力的双维结构,还是提取类似道德等全新维度以重建模型,对此,一旦双维结构被打破,随即将面临的问题便是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地位,以及解释群际互动关系的相应内涵与作用。而中国群体间的这种群际互动关系不宜根据模型原有的敌友性予以完全界定,应借鉴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与取向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结论。 社会结构对刻板印象的预测作用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毋庸置疑的重要假设,只是若原有维度结构产生变化,必然引发相应的关联性偏差,必须重新确定社会结构因素,这一过程在中国场域内势必受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进程影响。不仅如此,社会结构作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描述,刻板印象作为反应个体主观认识的心理活动,二者之间本身存在概念范畴上的类属区别,即使通过个体感知所获得不同群体的社会结构因素评价可被纳入心理层面,但这一过程不能忽略个体感知其他社会结构信息并进行心理加工的可能性,所以,应从客观的社会结构现状和主观的心理感知同时着手建立社会结构与刻板印象的关联模式。 最后,发展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本土群体应用,起到验证和修订模型的作用同时,更是从现实情境出发,以中国当前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偏见和歧视现象为问题导向,描述本土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力求鉴别并实践改善偏见乃至消除歧视的有效干预途径。尤其是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置于具体的客观或主观情境中,突破其固有方法默认群体成员维持稳定认知的静态性局限,从群际交互、个体的多重群体成分等视角,探索刻板印象伴随情境信息的动态变化规律,完善现实情境影响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因素辨析,十分有助于从心理层面了解影响本土群体现状和群际互动的微观因素,并针对现实问题思考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反观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等宏观因素的作用,最终实现模型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①高明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修正与发展——源于大学生群体样本的调查结果》,《社会》2010年第5期。 ②管健、程婕婷:《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确认、测量及卷入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2期。 ③Kay,P.& Kempton,W.,"What Is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86,No.1,1984,pp.65-79. ④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⑤John,O.P.,Angleitner,A.,& Ostendorf,F."The Lex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A Historical Review of Trait Taxonomic Research,"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Vol.2,No.3,1988,pp.171-203. ⑥佐斌、张阳阳、赵菊、王娟:《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1期。 ⑦Leach,C.W.,Ellemers,N.,& Barreto,M.,"Group Virtue:The Importance of Morality(vs.competence and sociability)in the Positive Evaluation of In-grou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93,No.2,2007,pp.234-249. ⑧Brambilla,M.,Hewstone,M.,& Colucci,F.P.,"Enhancing Moral Virtues:Increased Perceived Outgroup Morality as a Mediator of Intergroup Contact Effect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Vol.16,No.5,2013,pp.648-657. ⑨Brambilla,M.,& Leach,C.W."On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oral:The Distinctive Role of Morality in Social Judgment," Social Cognition,Vol.32,No.4,2014,pp.397-408. ⑩管健、程婕婷:《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确认、测量及卷入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2期。 (11)高明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修正与发展——源于大学生群体样本的调查结果》,《社会》2010年第5期。 (12)吕小康:《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源起、流变与展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3)汪新建、柴民权:《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导向、核心框架与主要挑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4)汪新建、柴民权:《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导向、核心框架与主要挑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5)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6)特纳:《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17)管健、程婕婷:《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确认、测量及卷入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2期。 (18)翟学伟:《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3期。 (20)张翼:《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1)汪新建、柴民权:《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导向、核心框架与主要挑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22)程婕婷、管健、汪新建:《共识性歧视与刻板印象:以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群体为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4期。 (23)吴小勇、杨红升、程蕾、黄希庭:《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5期。标签:刻板印象论文; 心理学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心理学发展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特质理论论文; 文化维度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语言描述论文; 测量理论论文; 本土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