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村;公路桥梁;病害;防治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及荷载急速增大,许多桥梁难以适应日趋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导致桥梁产生诸多病害,这些病害往往破坏桥梁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过往人车的安全。因此,加强农村公路桥梁的治理与养护十分重要。
1农村公路桥梁的病害成因
1.1技术力量薄弱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大多数农民都生活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地区。从我国目前农村公路桥梁的使用情况来看,桥梁技术手段还是很薄弱,一些地区甚至没有专业的桥梁养护人员。即便是有桥梁养护人员的区域,在对桥梁进行常规检测的时候也都是靠目测和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养护。这种养护方法很难发现真正的病害,导致桥梁养护缺乏科学性。加之公路桥梁养护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很难客观的对桥梁病害及运行状况进行检测。
1.2养护资金严重不足
桥梁养护和维修经费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十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热潮的兴起,各地的公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资金筹措压力很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建设挤占养护资金的现象,无法保证资金投入,大多数养护机构筹集不到充足的道路小修资金,不能按照时间进度落实到位,许多应该实施的养护工程无法正常进行,很多桥梁不能及时检测,养护和维修得不到具体落实,造成桥梁技术状况日益恶化。对于需要大中修的道路,县级财政落实资金存在一定难度,不能及时拨付到位。
1.3结构设计不合理
滨城区农村公路桥梁大部分建立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桥梁结构设计荷载等级偏低、设计理论不够完善,过分重视构件强度,忽视结构的整体刚度、稳定性等。另一方面,当时钢筋材料较为欠缺,大部分桥型采用石拱、砖拱结构,即便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结构,设计安全富余系数也较低。许多桥梁结构因承载力不足产生一系列病害。
1.4交通荷载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交通运输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交通运输数量和车型远远不能满足货运物流的运输需求,大型车辆逐年增多,载重也不断增加,且有不少车辆出现超载现象,频繁在农村公路桥梁行驶,极大影响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能。
2有效治理农村公路桥梁的措施
2.1完善制度,加强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制定农村公路安全养护应急预案,对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所得到的技术数据及影像资料,责成养护人员及时进行整理归档,从而根据农村公和路桥梁病害发展动态,及时准确采取相应安保措施,确保农村公路和桥梁的安全运行。农村公路管理局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建立健全的养护管理机构,协调乡镇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负责乡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同时强化对各养护人员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县、乡镇、街村三级养护管理体制,形成县和乡镇高效的联动管理机制。加大乡村道路养护督查力度和监管力度,交通运输局日常采取随机抽查方式进行检查,检查包括各养护公司道路养护情况、各乡镇道路提报情况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等,并将检查情况以专报形式进行通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交通运输局和乡镇对养护公司的道路养护情况进行定期考核,结果作为养护公司扣拨款依据,同时纳入对年度乡镇、市属重点园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意见。加强联合执法,协调交警、路政等部门定期或非定期开展联合执法,重拳打击超载超限车辆绕行农村公路行为,合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确保农村公路和桥梁的安全畅通,切实维护好养护管理的成果有力地维护路产路权,保证了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
2.2加强公路桥梁的监督与管理
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农村地区公路桥梁的实际使用情况,不断完善桥梁管理制度,加强公路桥梁的实时监督及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农村公路安全养护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的公路桥梁进行保护,保证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要根据公路桥梁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养护管理机构,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对乡村道路进行定期管理及养护,不断强化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乡村道路养护监督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以消除监管隐患。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联合执法、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活动,提高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
2.3应用新科技技术治理桥梁病害
随着数字化的全面发展,新科技技术已被应用于桥梁病害防治工程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比如福州市公路局采用无人机,对国道疏港公路三座桥梁进行了外观病害检测,为该路段加铺工程桥梁部分设计方案提供了现场资料。本次检测的3座桥梁跨径小,且外侧均有管道等构造物阻挡。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检测人员可通过实时传回的画面,及时发现桥梁存在的外观病害,如构件变形、裂缝、渗水等,并拍摄下清晰的照片供后期处理。据悉,在未采用无人机进行桥检之前,福州市公路都是通过桥梁检测车或者借助望远镜肉眼进行检测,不仅无法观察死角,且费时费力。而利用无人机进行桥梁检测则减少了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除此之外,桥梁养护数据中心信息平台开发的过程中,基于模块化设计、桥梁分类解构标准化、病害记录标准化及移动端病害采集理等四大特色理念,可以通过融合HTML5、WebGL等数字技术,实现数据中心的PC端平台管理,移动端三维模型展示及病害录入采集显示等功能。新科技的融合,将为桥梁养护技术带来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为新型养护技术的运用提供信息化技术的支持,通过对运营中的现有桥梁数据的掌握,充分利用技术档案资源,发挥数据信息在养护管理和改建、扩建中的重要作用,对养护部门的科学决策意义重大,切实加强桥梁的维修保养。
2.4系统排查桥梁安全隐患
及时掌握公路桥梁技术的真实状况,对桥梁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要监督管理人员对农村公路路面、排水、标志的安全排查,及时上报排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公路桥梁病害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处理,并进一步完善桥梁管理档案。除此之外,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根据道路病害的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分工,有序推进农村地区公路桥梁的整治工作。制订维修方案,并将最终的方案发放至各乡镇,督促其执行。
结语
农村公路桥梁工程的养护和管理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桥梁建设也是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将农村地区与城市接轨,才能不断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而接轨的有效媒介就是公路桥梁,所以,做好城镇与农村的经济贸易衔接,对农村公路桥梁进行实时养护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公路桥梁建设质量,提高居民的出行安全,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才能不断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涛,陈锐,韩征.农村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机制研究[J].青海交
通科技,2018,(04):81-83.
[2]高碧原.农村公路桥梁养护及管理对策[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10):70-71.
论文作者:吴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桥梁论文; 病害论文; 农村公路论文; 公路论文; 农村论文; 技术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