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占领先进生产力制高点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占领先进生产力制高点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占领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制高点论文,生产力论文,加速发展论文,先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础,其中“信息”质量的优劣、传输速度的快慢、应用的合理与否,对物质和能源的开发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落实江泽民“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的关键环节。我国应加速发展信息技术,迅速占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

1 信息技术的内涵及其发展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从广义上讲,一切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在通信技术、高性能计算机、信息获取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等领域也突破了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前沿技术,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支撑。在通信领域,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开发和产业化,彻底结束了国外程控交换机曾一度垄断中国电信市场的历史,目前我国程控交换机的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不仅满足了内需,还大量出口换汇;在信息领域,我国自主开发的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已经实现产业化,不仅受到国内铁路、石油、气象等部门的欢迎,而且进军国际市场,其运算速度远远超过西方国家的禁运指标;在制造领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为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加快了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这些事实表明信息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巨大的战略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

2 客观认识信息技术现状,勇敢面对严峻挑战

如前所述,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领域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还须冷静客观地认识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勇敢面对严峻挑战。由于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尚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距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第一,信息产业总量虽有相当规模,但质量不高,无论是技术创新能力还是信息技术装备能力都严重不足,信息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产业基础还相当脆弱,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和装备大多为国外垄断,某些核心技术的突破依然缓慢。第二,市场占有率低,从市场的角度看,我国确是一个信息产品的消费大国,但在微电子产品供给方面,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小国。1999年我国集成电路的市场销售额,只占全球市场(1500亿美元)的0.67%。第三,技术水平落后,专利数量极少。从技术水平上看,我国目前还缺乏开发和研制计算机关键部件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能力,因而也就不具备相应的自主生产能力。从专利数量上看,我国同期同类专利申请量与发达国家也无法相比。第四,信息技术产业管理体制严重滞后,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行业垄断”问题,不仅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而且与现代信息产业发展所要求的互动式、扁平式结构极不适应。第五,缺乏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人才外流倾向严重,亟需吸纳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第六,资金短缺,科研投入量小,难以进行源头性创新。此外,信息资源浪费等等,都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将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在人才资源、技术资源、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等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冲击。

3 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我们面前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消费类信息产品的消费势头强劲;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企业、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受到高度重视,将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应用;国际信息产业重组的不断加快和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不仅有利于我国充分发挥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而且更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加入WTO也为信息技术产业带来巨大契机,有利于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互补效应、示范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加速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重点突破高清晰度电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手持通信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标准。第二,全面提高创新能力,瞄准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大人、财、物力的投入,力争在高科技前沿站稳脚跟,在带宽“瓶颈”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大容量、技术先进、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取得突破,实现统一协调与资源共享,以改造传统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第三,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形成依法行政、高效运转、配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制定有利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创造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形成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运行机制。第四,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的关系。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国际资源,是后发国家实现跨超式发展的重要模式与手段。但引进不应是目的和终点,而是学习的过程,目的在于创新。第五,营造全民信息需求氛围。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品的生产,首先应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应用,自身才能更高更快的发展。所以应优先满足民众对计算机、通信、网络、消费类数字化产品和各类信息服务的需求,引导整个社会消费模式的变革。第六,普及信息化知识,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吸引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

标签:;  

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占领先进生产力制高点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