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老君造像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傅晶,王敏,梁中荟,任远,王超一[1](2021)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整体价值及要素构成研究》文中认为系列遗产概念是世界遗产体系近年来的创新点之一,这一概念强调以整体的视角关注遗产组成部分间的内在关联,并认知各组成部分以其特定的贡献角度共同塑造出的超越原有个体的整体意义。文章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为例,解析其整体价值与要素构成的认知思路,认为该系列遗产的整体可界定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海外贸易区域一体化空间-经济-社会系统",它证明了宋元泉州作为世界贸易中心港口的典范,具有"区域整合、多元繁荣的杰出发展智慧",展现出10—14世纪亚洲海洋贸易网络高度繁荣、沿线社会蓬勃发展的强烈时代特征。系列遗产概念推进了遗产认知的方法,有助于洞察关联、理解机理、认知系统。系列遗产的关联性特征对研究与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极具发展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具有共同价值的一组遗产地开展研究与保护合作,有利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广泛社会共识与能力建设,与世界遗产公约的精神高度契合。
郑金海,叶紫晴[2](2021)在《从翻译功能目的论看旅游宣传材料英译——以泉州老君岩造像和开元寺英译为例》文中指出翻译功能目的论从目的和功能两个视角阐释翻译的本质问题,是对传统翻译"等值"观的重大理论突破和补充,为解决旅游宣传材料英译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宣传材料的预期功能,依托其功能论述旅游宣传材料的英译原则,然后以泉州老君岩造像和开元寺英译为例,探讨其翻译策略,并对部分问题译文进行改译,以期为旅游宣传材料外译提供参考。
朱向青[3](2020)在《清源之恋》文中提出因为一个人,我熟悉、喜爱上一座山,一座城。两年前的一个夏季,我到省城出差,回来时途经泉州。好友惠自到泉州工作后落户生根,多年未见,极力邀请我到泉一游。到达时已近傍晚,惠接了我径往清源山。进山后,我们先到距离最近的景点老君岩,进入那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一股清凉气息迎面而来。我们沿着一条寂静的林荫石径往前,两侧是树根既密又长的老榕树,满眼生绿。惠拉着我的小行李箱,一路在前,一边介绍: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距市区仅二三公里,离我家不远,周
左攀[4](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指出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尹航[5](2019)在《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其范围主要涵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东、北、南三面环海。胶东半岛历来为道教发展的前沿地区,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就云集求仙的方士,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方仙道、黄老道的形成,半岛地区的低山丘陵如崂山、昆嵛山、罗山、大泽山、艾山、伟德山、铁槎山、马山、成山等历来为道教活动集中之处。自金元时期,形成了以全真道为主流,以崂山、昆嵛山为两大核心的道教山群。胶东半岛道教的形成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且道派以内丹派全真道为主,故本研究对于发掘滨海山地道教景观特色,发掘内丹派全真道宫观园林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学科交叉、图形论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背景探查、基础梳理部分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各尺度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研究主要以田野调查法、学科交叉法、图形论证法为主。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即本文的绪论及研究背景。第二,概括胶东半岛自然景观、地理环境特征,梳理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明确胶东半岛道教的派系特征及其在道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从宏观至微观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发现,宫观总体布局呈现出“双核散点、倾向海洋”的特征,并具有“风水聚炁”“海上仙境”“海上仙山”三种模式。宫观园林择址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三分规律”“偏于支流”“倾向有光”“巧避刚风”的特征,基址周围的山水组合具有7种“环境单元”、6种“道家文化特征”。中观研究发现,宫观群环境的景观序列具有“戒、定、慧”三境,与内丹经典《内经图》所绘景象与空间具有较大相似性。微观研究发现,宫观园林庭院构成与空间具有“先尊后卑”“四象格局”“渐次聚焦”“阴阳分明”的特点。第四,以史为鉴,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原则与对策。总体论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结合道教文化、义理,基于古籍资料,从名山缘起、资源梳理、历史沿革、总体布局特征、择址特征、景观序列、庭院空间等方面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了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群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宫观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环境空间特征及其内涵。研究发现,半岛低山丘陵宫观园林和环境空间的营造与道教义理关系紧密,且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宫观园林的环境与空间,自宏观至微观视角,依风水理论可分为风水大聚局、中聚局、小聚局、微聚局。在这四重尺度下,宫观园林倾向分布之地,多为风水术在相应尺度下所崇尚的理想环境。不同风水“聚局”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性道教理论、文化的微妙关系。在风水“大、中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布局、择址与齐地古代神仙文化关系紧密。在风水“小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的分布、景观序列表现出与全真道文化、内丹理论的相关性。在风水“微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则主要与全真道组织文化联系密切。除此之外,各尺度下宫观园林选址与环境空间的营造,均表现出倾向海洋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综合历史、宗教、地理、地貌、气象等学科内容,建立胶东半岛山岳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发掘半岛滨海山岳道教文化景观的“海洋”特征,填补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创新——以地域整体地貌区划作为研究范围,以区内群山宫观园林作为研究对象,将风水理论拆分为大、中、小、微“聚局”四重尺度,分别对宫观园林环境空间进行分析。(3)研究方法创新——风景园林学与风水学理论交叉,生成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的4级分层——4重“聚局”;通过“概念拆分,量化分析”的方法,多指标、多角度对宫观布局与择址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李乃翘[6](2019)在《中国古代妈祖服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妈祖信仰肇始于宋代,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经过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妈祖信仰不断绵延,信徒不断增多,遍布中国及海内外华人华侨聚集区,成为全球33个国家3亿多信众所崇敬的女神。妈祖信仰中的服饰艺术研究也是妈祖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蕴含着民间信仰与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等诸多文化因素。妈祖塑像、版画、壁画及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作为该信俗的物化载体,积累了大量的有形文化资源。本文基于图像学的视角下,对妈祖立体塑像和平面图像中的服饰艺术进行剖析,探讨不同时期妈祖造像的特征,分析不同艺术形式中妈祖形象与服饰的变化,比较妈祖服饰中所体现的官民及帝后服饰元素,选取与妈祖同为女神的观音、西王母,论述妈祖与观音、西王母形象及服饰当中的异同,发掘妈祖服饰与形象中反映的共性与特性,以期在妈祖艺术研究领域做出新的探索。
何竞平[7](2018)在《“一带一路”下城市形象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海丝泉州形象广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城市形象广告成为传播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城市形象广告《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广告语言策略。分析认为,该广告在特定的语境下,围绕广告主题采取了恰当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建构策略,并通过三种符号模态之间的互补与协同进行意义共建;广告语篇的语境决定和限制了其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的目的、主题、内容、方法和策略。
邹虎[8](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王惠蓉[9](2018)在《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文中指出“海丝”文化产业特指与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资源相联系的地方性文化产业,该类型文化产业以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文化特质为基础资源,以地方的特殊性作为地方再生资产,更重视商业市场价值及精神生活价值的统一。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创业实践,如何使情感经验、文化传播与地方认同感形成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以此建构优质的“地方感”。论文拓展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相融合的理论视角,是对当前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理论回应,也对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照角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把“地方感”建构视角引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研究,提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应以“地方感”的建构作为核心目标,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性视角。主要创新之处还有:将情感经验、地方认同、文化传播三者相合的文化生产作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一次将福建省以“海丝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作为独立系统的研究对象,建立特定文化产业类型研究的理论架构。论文先对福建“海丝”文化资源进行价值重塑;再整体上分析福建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政策创新路径。在以上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三种类型化代表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理论架构和对策建议,即:①以建构“地方感”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②以文化传播观发展地方性文化产业;③以文化治理观创新地方文化产业政策;④使文化生产的内在冲突性成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⑤用新媒介观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路径;⑥关注小众效应等六大内容。该研究的未来展望主要为:该问题在理论上应与国家形象、国家治理以及文化治理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加紧密地联系,从而拓深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道路。同时,可进一步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完善地方性文化产业与“地方感”建构的研究范式。
柯彬彬,张镒[10](2017)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文中指出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遗产廊道进行保护开发的重要基础。旅游价值评价是进行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前提。在分析影响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的因素基础上,构建了由目标层、指标层、要素层和因子层4个层次,共32个评价指标组成的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模型。然后以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价值提升对策,希望能够实现遗产资源应有的经济价值,实现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和科学开发。
二、泉州老君造像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泉州老君造像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整体价值及要素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专业指导文件所提示的系列遗产认知与保护方法 |
2 基于世界遗产名录主题框架探寻遗产的价值研究方向 |
2.1 10—14世纪是世界海洋贸易网络及东亚和东南亚社会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重要发展阶段 |
2.2 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世界海洋贸易的国家口岸脱颖而出 |
2.3 价值研究方向分析 |
3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整体价值综述 |
4 宋元泉州系列遗产整体构成 |
4.1 宋元泉州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整体景象概述 |
4.2 泉州系列遗产的组合原理 |
4.3 泉州系列遗产整体的价值特征线索与代表性物证概述 |
4.3.1 体现共同保障贸易运行的官方与民间制度的建筑与场所 |
4.3.2 体现独特社会结构的世界性多元社群的公共建筑及宗教场所 |
4.3.3 承担贸易运行中枢职能的城市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 |
4.3.4 体现强大的出口商品制造能力的手工业生产基地 |
4.3.5 体现强大运输能力的海陆复合的交通网络 |
4.3.6“产-运-销”功能高度整合的区域一体化空间结构与复合景观 |
5 对照世界遗产价值标准的价值认知 |
5.1 世界遗产标准(iv) |
5.2 世界遗产标准(ii) |
5.3 世界遗产标准(iii) |
6 结束语 |
(2)从翻译功能目的论看旅游宣传材料英译——以泉州老君岩造像和开元寺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功能目的论对旅游宣传材料英译的启示 |
二、旅游宣传材料英译原则 |
(一)以传播译出语文化信息为取向 |
(二)坚持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核心 |
三、泉州老君岩造像和开元寺文化翻译策略探析 |
(一)音译+注释 |
(二)减译 |
(三)编译 |
四、结语 |
(4)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5)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胶东半岛“仙境”之源 |
1.1.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的特殊性 |
1.1.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发展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1 胶东半岛 |
1.3.2 低山丘陵 |
1.3.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 |
1.3.4 宫观风景与园林环境 |
1.3.5 时间范畴 |
1.4 研究现状 |
1.4.1 山岳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
1.4.2 道教及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
1.4.3 道教宫观建筑相关研究 |
1.4.4 道教园林环境相关研究 |
1.4.5 园林美学及理法相关研究 |
1.4.6 滨海山岳景观、滨海道教相关研究 |
1.4.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中国道教与宫观园林发展概述 |
2.1 道教的发展、道派及主要思想 |
2.1.1 “道”的由来 |
2.1.2 道教始祖与老子 |
2.1.3 道教的主要流派 |
2.1.4 内丹道派的发展及其理论思想 |
2.2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发展及特点概述 |
2.2.1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的发展 |
2.2.2 道教宫观的筑建思想 |
2.2.3 道教宫观的文化 |
2.3 道教思想与宫观园林艺术 |
2.3.1 宫观的筑建与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 |
2.3.2 宫观的筑建与符号景观——天人合一 |
2.3.3 宫观的筑建与神仙信仰——人间仙境 |
2.4 小结 |
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自然、人文景观概述 |
3.1 胶东半岛的自然景观特征 |
3.1.1 气候与气象 |
3.1.2 水文条件 |
3.1.3 地质地貌 |
3.1.4 植被状况 |
3.2 胶东半岛山脉的山、水条件 |
3.2.1 半岛总体山、水形势 |
3.2.2 昆嵛山低山丘陵区 |
3.2.3 朱雀山招虎山低山丘陵区 |
3.2.4 崂山中低山丘陵区 |
3.2.5 艾山、牙山低山丘陵区 |
3.2.6 大泽山低山丘陵区 |
3.3 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发展的人文因素 |
3.3.1 道教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
3.3.2 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催生道教 |
3.3.3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分化、发展 |
3.3.4 隋唐五代时期——道教迅速发展 |
3.3.5 北宋时期——道教兴盛 |
3.3.6 金朝——全真道创立 |
3.3.7 蒙元——全真道鼎盛 |
3.3.8 明代——全真龙门支派兴起 |
3.3.9 清代——龙门中兴 |
3.4 小结 |
4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总体布局 |
4.1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调查情况概述 |
4.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时空演变和总体布局 |
4.2.1 至秦、汉时期 |
4.2.2 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时期 |
4.2.3 至金、元时期 |
4.2.4 至明、清时期 |
4.2.5 建造年代不详的宫观分布 |
4.2.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带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特点 |
4.3 影响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的地理环境因子 |
4.3.1 山川大势与风水形势 |
4.3.2 “海上仙境”模式 |
4.3.3 “海上仙山”模式 |
4.4 小结 |
5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
5.1 宫观择址与自然环境因子 |
5.1.1 地形相关性分析 |
5.1.2 水系相关性分析 |
5.1.3 光照相关性分析 |
5.1.4 风环境分析 |
5.2 宫观择址与山水组合关系 |
5.2.1 “环境单元”的基本类型 |
5.2.2 诸山脉宫观群的山水组合关系 |
5.3 宫观择址与道教文化 |
5.3.1 道家堪舆文化——纳真炁,藏“风”又得“水” |
5.3.2 道家仙境文化——仿仙居,一“山”一“仙境” |
5.3.3 道家组织文化——分层级,上“宫”而下“院” |
5.3.4 道家洞天文化——坐环堵,前“宫”而后“洞” |
5.3.5 道家农耕文化——打尘劳,上“圃”而下“田” |
5.3.6 道家美学文化——勾山水,“画”中觅“福地” |
5.4 小结 |
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环境的景观序列与空间分析 |
6.1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内涵 |
6.1.1 景观序列之“意”——“仙、人”对话 |
6.1.2 景观序列之“规律”——“三关三境界” |
6.1.3 景观序列之“组成”——“一关一境一意象” |
6.1.4 景观序列之宏观、微观模式 |
6.2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空间特征分析 |
6.2.1 “三境”与“六远” |
6.2.2 景观序列之空间转换 |
6.2.3 景观序列节点之布局规律 |
6.3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实例分析 |
6.3.1 “三谷”谷前之“戒境” |
6.3.2 “三谷”谷中之“定境” |
6.3.3 “三谷”谷末之“慧境” |
6.3.4 “三谷”景观序列之空间分析 |
6.4 小结 |
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
7.1 宫观园林的规模与类型 |
7.1.1 “溪谷”之内 |
7.1.2 “溪谷”之外 |
7.1.3 宫观之规模分类 |
7.2 宫观园林与风景环境的组合规律 |
7.2.1 轴线与山体之关系 |
7.2.2 风水“微聚局”之环境模式 |
7.3 宫观园林的构成与规制 |
7.3.1 宫观园林的总体构成 |
7.3.2 宫观园林之建筑组成 |
7.3.3 宫观园林的建筑规制 |
7.4 宫观园林的空间特征 |
7.4.1 院落组合特征 |
7.4.2 院落空间尺度特征 |
7.4.3 院落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
7.5 宫观庭院的风水文化解读 |
7.5.1 寻龙、观水与察砂 |
7.5.2 穴地与立向 |
7.5.3 阴阳、四象与五行 |
7.5.4 宫观风水聚局模式总结 |
7.6 小结 |
8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保护与发展对策探讨 |
8.1 保护对策 |
8.1.1 注重地域风景地脉与历史文脉 |
8.1.2 重新划分道教宫观保护单元 |
8.1.3 确保宫观庭院的原真性 |
8.1.4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
8.2 发展原则及对策 |
8.2.1 发展原则 |
8.2.2 发展对策 |
9 结论 |
9.1 研究总结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中国古代妈祖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与基本思路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
第一章 妈祖信仰的源起与传播 |
第一节 妈祖信仰的起源 |
一、妈祖身世之演变概述 |
二、妈祖神格之演变探析 |
第二节 海洋文化视野下妈祖信俗的传播 |
一、两宋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与发展 |
二、元朝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与发展 |
三、明朝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与发展 |
四、清朝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塑像中的妈祖服饰 |
第一节 宋元时期妈祖塑像中的服饰 |
一、宋代时期的妈祖塑像服饰 |
二、元代时期的妈祖塑像服饰 |
第二节 明代至清代前期妈祖塑像中的服饰 |
一、明代早、中期的妈祖塑像服饰 |
二、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的妈祖塑像服饰 |
第三节 清代中、晚期妈祖塑像中的服饰 |
一、清代中期的妈祖塑像服饰 |
二、清代晚期的妈祖塑像服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版画中的妈祖服饰 |
第一节 版印图书中的妈祖服饰 |
一、明代版印书籍中的妈祖服饰 |
二、清代版印书籍中的妈祖服饰 |
第二节 雕版年画中的妈祖服饰 |
一、群神年画中的妈祖服饰 |
二、单神年画中的妈祖服饰 |
三、风俗年画中的妈祖服饰 |
第三节 神像版画中的妈祖服饰 |
一、神符中的妈祖服饰 |
二、观音妈联中的妈祖服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壁画及其他绘画形式中的妈祖服饰 |
第一节 壁画中的妈祖服饰 |
一、元代毗卢寺壁画《天妃圣母像》中的妈祖服饰 |
二、明代公主寺壁画《天妃圣母像》中的妈祖服饰 |
第二节 绢画中的妈祖服饰 |
一、明代《天妃圣母碧霞元君像》中的妈祖服饰 |
二、明代西来寺水陆画《天妃圣母像》中的妈祖服饰 |
三、清代设色《妈祖图》中的妈祖服饰 |
第三节 纸绘图像中的妈祖服饰 |
一、清代《天后显圣图轴》中的妈祖服饰 |
二、清代《天后圣母事迹图》中的妈祖服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妈祖服饰的综合性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妈祖与民间妇女服饰间的综合比较 |
一、妈祖与民间服饰之首服比较 |
二、妈祖与民间服饰之身服比较 |
三、妈祖与民间服饰之足服比较 |
第二节 妈祖与帝后服饰间的综合比较 |
一、妈祖与帝后服饰之首服比较 |
二、妈祖与帝后服饰之身服比较 |
三、妈祖与帝后服饰之足服比较 |
第三节 妈祖与其他宗教神像服饰的综合比较 |
一、妈祖与观音菩萨服饰之间的比较 |
二、妈祖与西王母服饰之间的比较 |
第四节 立体塑像与平面图像中的妈祖服饰综合比较 |
一、塑像中所反映的妈祖服饰形制类别 |
二、图像中所反映的妈祖服饰形制类别 |
三、妈祖塑像与图像中服饰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攻读本学位期间本人发表论文 |
攻读本学位期间本人获奖情况 |
致谢 |
(7)“一带一路”下城市形象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海丝泉州形象广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
二、海丝泉州形象广告简介 |
三、海丝泉州形象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
(一) 广告语篇的语境 |
(二) 城市形象视频广告的多模态话语 |
(三) 海丝泉州形象广告语篇的意义建构策略 |
1. 广告语篇的再现意义建构策略 |
2. 广告语篇的互动意义建构策略 |
3. 广告语篇的构图意义建构策略 |
(四) 广告语篇中多种符号模态之间的意义共建关系 |
四、总结 |
(8)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
一、研究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
一、文字书写传承 |
二、前代字书贮存 |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
四、借字 |
五、新造俗字 |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
参考文献 |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
凡例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9)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视角导入与问题的提出 |
三、概念界定暨研究范畴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 |
第二节 产业演化之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理论 |
第四节 地方品牌(Place Brand)理论 |
第二章 福建“海丝”文化资源之价值再塑 |
第一节 文化资源、文化资产与文化资本述论 |
第二节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价值转塑 |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价值再塑 |
第三章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发展 |
第一节 海外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变迁及其启示 |
第二节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解读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第四章 福建“海丝”传统产业转型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基础条件 |
第三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困境与主要矛盾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第五章 福建“海丝”历史街区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与价值建构 |
第二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范式 |
第三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第六章 福建“海丝”古城镇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空间生产”理论与古城镇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古城镇的空间表征与“地方感”特征 |
第三节 古城镇“地方感”建构的机制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地方感”形成的基础问卷 |
附录二: 传统产业转型中“地方感”形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文化产品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人物专访记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语 |
(10)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现状 |
三、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模型构建 |
四、实证研究 |
(一) 研究地概括 |
(二) 数据收集及处理 |
(三) 结果分析 |
1. 综合情况分析 |
2. 不同层级分析 |
3. 不同节点分析 |
五、结论与对策 |
四、泉州老君造像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整体价值及要素构成研究[J]. 傅晶,王敏,梁中荟,任远,王超一.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03)
- [2]从翻译功能目的论看旅游宣传材料英译——以泉州老君岩造像和开元寺英译为例[J]. 郑金海,叶紫晴. 陇东学院学报, 2021(03)
- [3]清源之恋[J]. 朱向青. 泉州文学, 2020(02)
- [4]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5]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D]. 尹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中国古代妈祖服饰研究[D]. 李乃翘. 苏州大学, 2019(04)
- [7]“一带一路”下城市形象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海丝泉州形象广告为例[J]. 何竞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8]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D]. 王惠蓉. 厦门大学, 2018(07)
- [10]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J]. 柯彬彬,张镒. 开发研究,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