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对磁共振(MRI)、CT扫描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对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估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多来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磁共振(MRI)检查及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后效果评估准确性比CT更高。结论:MRI检查将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治疗后效果评估中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磁共振诊断;CT扫描;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临床效果分析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诸多的肿瘤中其杀伤力即致死率排名第二[1],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学水平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关的影像学方法在我国的临床上也日趋多样化,治疗手段也不断进步,其中TACE介入治疗是原发性肝癌重要的治疗手段,而将影像学方法应用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术前诊断与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中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2年1月至2016 年3月来本院介入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MRI检查及CT扫描结果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现将研究结果通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6 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数据分为两个组,一个为MRI组,另一个为CT组。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明显升高或呈持续上升趋势,且通常还伴有身体消瘦、精神乏力、脸色淡黄无血色、间断性上腹部疼痛及不同程度的黄疸等临床症状表现。有上述症状表现的患者经过医生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都知情同时还签订了知情同意的协议书。MRI组中40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为35至80岁之间,在MRI组中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1岁。CT组中40患者,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32至82岁,平均年龄5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基本情况也很接近,两组的可比性高。
1.2 研究方法
MRI组,对MR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介入手术前后采用SIEMENS Verio3.0T磁共振(MRI)检查,序列为T1WI、 压脂T2WI、同反相位成像、DWI成像以及动态增强扫描;CT组,则是对另外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介入手术前后采用Toshiba Aquilion64排螺旋CT扫描扫描,扫描常规采用薄层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冠、矢状位重建。通过临床诊断及病理对照,观察两组术前诊断符合率以及介入治疗术后评估肿瘤是否残留的符合率,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然后对其研究和探讨。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手术前诊断符合率及术后评估肿瘤是否残留的符合率得到以下结果:MRI组患者的术前诊断39例正确,1例误诊为转移瘤,诊断符合率达到97.5%;MRI组术后评估肿瘤是否残留39例正确,1例诊断部分肿瘤残留通过穿刺活检证实无肿瘤残留,诊断符合率97.5%。CT组患者的术前诊断36例正确,2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例误诊为血管瘤,1例误诊为转移瘤,诊断符合率为90.0%;CT组术后评估肿瘤是否残留32例正确,另8均为诊断为无肿瘤残留,经临床观察或病理穿刺证实有肿瘤残留,其诊断符合率80.0%。通过对两组研究数据的对比,MRI检查对原发性肝癌术前诊断符合率高于CT扫描,对TACE介入术后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残留符合率MRI检查明显高于CT扫描。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隐蔽性强,大部分肝癌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时多为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不理想,生存率低,而如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其治疗效果明显。原发性肝癌治疗为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其中TACE介入治疗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CT、MRI等影像学是我国当今对于研究、诊断原发性肝癌及疗效评估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方法和手段[2],结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对原发性肝癌的观察和研究,然后对诊断及其患者的临床的具体实际疗效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对比合理分析[3]。CT对原发性肝癌的三期扫描极为适用,在动脉期肿瘤会变现出相对明显的增强效果即为强化,观察患者的影像可以明显的看到其影像呈现为一种低密影,而对其强化时则会呈现出一种均匀或者不均匀的形态[4]。对于患有原发性肝癌的瘤灶,我们可以通过肝动脉早期就摄取对比剂,这样的强化作用超出了肝脏的正常表现,这样就会导致肝的实质密度会使得均衡变大[5]。在病灶的一面血流的速度会相对于其他器官要快得多,而另一方面因未能继续摄取到对比剂,其通过CT值观察得出将迅速下降。处于延迟期的肿瘤区的病灶密度出现明显的下降。应用CT扫描技术有效的加强动态扫描时间密度,通过CT扫描影像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肿瘤在CT影像上呈现出快进快出的现象。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部分病例具有假包膜改变,同时我们也能发现肝内子灶及门脉癌栓等继发征象。在TACE介入术后评估中我们主要观察病变局部碘油沉积的密实程度以及病变内部是否存在强化区域来判断有无肿瘤残留,但由于碘油沉积本身为明显高密度,如肿瘤残留部分面积小碘油沉积可能掩盖局部强化征象。
目前,MRI分平扫及增强的方法,并快速增强动态扫描是当前我国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项常用的技术手段。由于MRI具有多参数成像,其诊断原发性肝癌时能比CT提高更多的信息。原发性肝癌在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且信号往往不均匀,还可通过同反相位技术判断病变内部有无脂质成分,通过DWI序列检查判断病变有无弥散受限,平扫一般就能鉴别肝内常见的一些病变,如海绵状血管瘤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特别是肝硬化再生结节基础上伴发小肝癌的诊断意义十分巨大,相对CT扫描只能观察到密度的改变有非常大的优势;由于MRI检查无辐射,MRI增强扫描采用动态增强扫描,能将正常组织及病变的强化过程全方位实时反映出来,而且强化的对比度明显高于CT扫描,MRI在假包膜、肝内子灶及门脉癌栓观察方面也优于CT扫描。在TACE介入治疗后,肝癌组织术后主要病理成分为凝固性坏死或者玻璃样变,临床基体表现为组织失水,因而在 MRI影像中显示出信号不强,而患有肿瘤病灶的组织则表现出较强的信号。通过对动态增强扫描加以充分利用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在肿瘤残留动脉区,通过摄取供血对比剂所呈现出较强的信号,而在肿瘤坏死区则无增强的表现。碘油在MRI影像上并不呈现任何信号,可以有效的排除来自于碘油的干扰,从而将肿瘤组织残留及坏死的基体情况清楚的在影像中反应出来,另外也通过DWI序列验证病变内部是否存在弥散受限来判断有无肿瘤残留。
综上所述,在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TAEE介入治疗术后临床效果评估中,MRI检查比CT扫描能通过更多的信息,所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在具体的临床中更具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赵秋盛.CT扫描与磁共振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6年第3期.
[2] 李舜.CT、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第19期.
[3] 王君东,杜伟.CT、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疗效的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3期.
[4] 谢敏.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J].中外医疗,2013年第23期.
[5] 张天柱.CT、MRI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年第10期.
论文作者:刘海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肝癌论文; 原发性论文; 肿瘤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磁共振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