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策探究论文_于化星,申兴东

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策探究论文_于化星,申兴东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9)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安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具备了与世界接轨的技术条件,此外,一些电力安全设备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电力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电力安全管理效果,影响了电力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电力安全管理的意义

第一,便于企业的技术管理及监督。电力企业中的技术管理及监督实际上就是对电力企业所涉及环节的各个部分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包括对设备实际情况及运行状态的监督及管理,更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标准化界限设定。这是一个质量控制流程,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技术进行管理及监督的程度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强化,在此背景下,安全管理的涵盖范围不能仅仅涉及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及安全风险高低评定上,更需要对下级工作流程进行不同形式及层面的评价工作,因此将安全管理与电力企业运行中的生产管理中相结合,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技术管理及监督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第二,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制定的安全预防措施是以以往发生的事故为基础进行的总结性的预防方案,这对于对安全事故进行预估及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安全管理对于造成安全事故的危险点确认,是以事故发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后的结果为依据的,并将同等类型的安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比较严重的事故进行危险点设置,因此这一工作内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因此不难发现,安全管理是以发展现实为前提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危险性预估,这是较为系统全面的危险点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责任分工不明确

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人人有责,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每位员工都需要具备责任意识,但是当前,员工的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尤其是广大基层工作人员,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在发现安全隐患后也不加重视,为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了电力安全管理效果,由此可见,责任分工不明确,未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是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无法引起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甚至会出现发生安全问题后找不到相应负责人的问题,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安全管理工作埋下巨大的隐患。

2、设备全过程管理不力,电网本质安全未彻底解决

电力设备是电力安全生产和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只有设备安全可靠,才能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和电网设备健康运行。在当前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一是部分单位未建立全面质量监督及管理机制,设备设计、采购、监造、交接验收等多个环节存在管理缺失问题。近年来,因设计和生产制造原因,12kV开关柜未设置泄压通道等设备缺陷屡次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二是设备运维质量不高,设备状态检测和状态巡视检查不到位,未注重设备缺陷分析,对共性和家族性缺陷未进行源头治理,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

电力企业中还存在很多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使电力安全管理人员的总体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都不能够满足新时期电力安全管理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致工作人员在电力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会出现管理不到位、无法识别出电力在生产运行当中所出现的问题等现象,最终造成电力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给电力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隐患。

三、电力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分工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尤为重要,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分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电力管理实际情况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相关管理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大重视程度,将责、权、利落实到一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在发生事故后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第二,制定安全责任目标,层层落实,并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以便在发生安全问题后,能够及时查明责任,确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根据电力管理工作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达到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

2、加强设备全过程管理,提高电网本质安全水平

电力设备自身也是电力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对于电力设备的管理需要进行优化,解决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保证电力设备能够为电力安全管理的落实提供基础和保证。一要建立全面质量监督指标分析及通报机制,完善企业各部门协同运转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二是加强设备安全质量管理,从设计、采购、监造、交接试验、运行维护、安全措施等多个环节落实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电网引发事故发生。三是要全面开展输变配设备的分析和评估,组织设备缺陷分析,查找设备缺陷中的共性问题,及时整治设备家族性缺陷,并建立完善缺陷治理记录及档案。

3、落实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电力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因而应加大对电力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应实现电力安全管理的人性化,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意识,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其次,传统培训工作的方式和内容都很枯燥,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电力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训。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各种管理规范制度都有一定的了解,提高电力管理工作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保障电力安全的运行。

结束语

综上,电力安全管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需要通过落实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做好设备管理,确保电力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国武.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要素及解决途径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5,15:67+70.

[2]闫卉丽,王蕴,邵强,孙静.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4,23:161-162.

[3]王军兰.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0:63-64.

[4]郭举富,陈乐,刘鹏.浅谈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06:85.

论文作者:于化星,申兴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策探究论文_于化星,申兴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