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区域可适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产业化论文,区域论文,可适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农业现代化尚有很远的路要走,而农业发展产业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在以农业为基础或农业尚显薄弱的国度里似乎是同一个过程,产业化的终极自然是农业的现代化。而在我国,由于农业自身的状况、客观决定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相适应,并在区域经济的包容中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经济学认为,产业化是生产中的分工与专业化的产物。在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中,它是锐不可挡的,而在农业发展中却行程缓慢。产业化是劳动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方向,而由小商品经济向大工业发展的进程里,产业化则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途径与手段,它本身已无法作为一种目标而由社会经济去追寻了,这在农业经济中也大致如此。
从我国目前的农业情况看,各地关于农业产业化提法似乎是从适度规模经济的种养植(殖)专业化来定义的。它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种养植(殖)业的可经营性与超离气候条件的园艺性;二是直接面向市场的种养植(殖)规模经济性。在鲁西北地区,当地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通过示范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措施,大面积地开发、培植专业种养植(殖)基地就是如此。农业产业化实际上与各地政府提倡的基地农业相等价。如山东禹城市的万亩韭菜基地、良种牛繁殖基地;梁山地区的十万亩圆葱种植基地等。这种基地型种植农业一方面体现了它的规模,另一方面体现了它的投入——产出效益,是在现代农业上进行产业化生产的过程。从规模上看,其特征是:一、土地种植面积有规模,不是零星安排;二、投资数量有规模;三、管理过程的园艺性操作有规模。且三种规模可实现较好的统一。一般说来,资金规模较大的农业基地,其种养植(殖)条件改善得也比较好。这也为种植的园艺性创造了条件。在山东梁山县境,政府所扶持的各类种植基地,大都做到统一种植、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收运等。田间苗期管理亦能按照严格的园艺标准而进行,三种规模的统一比较明显,并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投入——产出效益甚佳。
基地型农业产业化趋势,来自联产承包家庭责任制后农业自身的发展与转变。一是联产家庭承包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但难以满足农民奔小康的愿望。让农民富起来、走上“奔小康”之路,在粮食生产比较稳定的地区,政府引导、推行基地农业是顺应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愿望。二是目前农村土地制度,包括土地使用权承包制度,在改革开放后的近廿年里实有“大稳定、小调整”之必要和可能。而在农村土地所有制方面,依据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但在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中,农业集体实为乡村两级,这自然使得农村土地所有权富有弹性,为县级政府扶持、指导农业提供了方便,也为乡级政府调整用地结构创造了条件。许多农村地区的“两田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一般都将发展成为基地农业。三是全国各地农村都在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现在的农村经济已不是传统的农业经济,而是既可与农业相联系也可与农业相分离的综合经济,其模式大致有如下类型:一是单纯农业型;二是“农业+乡镇企业”型;三是“农业+乡镇企业+个体经济”型。如果把农业仍作为粮食种植来理解,那么现在的农业也仅为农村家庭经济了。所以当前的农村经济也可视为“家庭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综合经济。在一些农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农村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尚有诸多内在联系,这里的集体经济大都是由家庭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而形成或壮大起来的。农村经济形式的转变及其多样化,必将带动农业走出新路子,改变农业用地结构或种植结构实际上就是农村经济发展、变化后的一个结果。在“两田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地产业”,无外是农民有条件走“优质、高效”农业之路的一种尝试。实行“两田制”的地区、并在“两田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地农业”初始的动因大概是源于农业多种经营与投资分散性的矛盾。农业尚须大量投入,但既定的投入量不但量少且投入分散化,投资效益较差,依据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条件下,一些地区注意把投资集中于适合市场需求、投资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上,并以大田或基地型农业而加以确定,实际上也是农业投资结构在增量上进行调整的结果。从投资效益上引导农业产业化或实行基地种植,势必带来投资多元化,并在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框架内充分发挥土地潜力,改变农村用地结构和种养植(殖)结构。在鲁西北地区,通过“两田制”发展起来的基地农业,基地的开发大致有如下形式:第一,“农户联产”型;第二,“农户+企业”型;第三,“农户+集体”型;第四,“农户+集体+企业”型。极为特殊的还有企业连片开发型,如山东禹城市“禹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工程示范区”就是由城内的棉纺三厂、酒厂等多家国有企业联手承租农村集体土地联合开发、培植基地农业的。
基地型农业是农业产业化是雏型或原生形态,但远非是农业产业化的典型形式。产业化在产业组织学中它是个系统的概念,涉及到某种生产的专业化、产品市场化。还涉及到与此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及其相互间的兼容与协调。可以说产业化实际上是一定区域内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围绕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而合理的配置并可取得较好的资源配置效率的重组方式。第一,它与一定地区的资源禀赋相联系;第二,它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与社会分工体系相适应;第三,它与区域内的经济功能及其指向相一致;第四,它与区域内的市场及其结构演进过程相统一。满足以上诸要求,产业化或生产专业化的终极形式才能最后形成,并在相当广阔的区域内得到确定。在国际上,如荷兰的花卉栽培与经营;南美国家的咖啡生产与销售;美国农场主的粮食种植与出口等所表现出的产业化特征就比较完整。以此看来,我国目前以基地农业为表现的农业产业化与之相距甚远,它不过是与传统的自然经济相分离,与陈旧的农村土地粗放经营相脱离的一种种植结构局部调整和种植形式创新,或把它说成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更为合适些。这只是我国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阶段性突破的标志之一,远非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全过程。否则,农业的产业化过程也就太短暂了,太容易实现了,这与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也不相符,仍不过是“口号代替现实”的另一种表现,它对我国农业发展危害将更大。
产业化是资源配置合理化,当然也是种区域经济概念。区域性是产业化的一种空间存在形式,没有无区域性的产业,也没有无产业化的经济区域,两者在资源配置的形式与空间组合上是相辅相成的。这从产业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的关联上可看得尤为清楚,从最早杜能的《孤立国》区位圈思想,到后来各种完善的区域理论都是以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配置为对象并由此论证产业化的理论过程。产业化是种区域经济和资源的区域配置有效性含义,道理在于产业化必须有充分的市场,而市场是分散的,产业化一方面要选择集中性市场区域,另一方面也创造出相当的区域性集中市场,从而使产业本身就具有区域特征。另一方面,产业化是种资源配置的优化,要求资源相对集中配置,以实现资源利用规模效益,并节约运输成本;再者,产业化更是一种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化,资源开发、利用概念往往又以区域冠名,由此而使产业化打上区域性印记。我们常讲山西的煤炭,实际含义为山西煤炭产业;广东的甘蔗实为容甘蔗种植、蔗糖加工为一体的蔗糖产业。产业化又是某种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与消费的过程,而这些过程,有许多环节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甚至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而完成的。离开了区域性,不但不能形成产业化,甚至兴不起一个产业。德州的扒鸡是种品牌,也许再经发展又形成产业或实现产业化。这种集养鸡与扒鸡制作、包装、销售于德州地区,使德州地区成为闻名全国的扒鸡生产基地,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化过程。如果德州的扒鸡必须选用黑龙江或海南岛的活鸡与原料,德州的扒鸡制作也就大可不必了。没有区域性,就没有产业化道理就在于此。
区域经济是特定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被一定区域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效益的经济过程的地理形态。一个区域内的资源是特定的、有限的,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消费的方式则是无限的,要由特定时期的技术水平与制度条件所决定。从资源利用或产业的关联性看,在理论上讲,资源及其产品的市场越广阔,对其他产业的吸引力就越大,关联强度就高。而与之相关联的产业,其区域性也将随之扩张,出现产业关联性区域扩展现象。而与之不相关联的产业最终将萎缩于更狭小的区域,甚至蜗居于区域经济的夹缝之中。
因此,一个区域内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某种产业的产业化过程,要么是该产业对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与吸引作用,形成与该产业相关联的产业链;要么该产业具有区域扩展力,可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内实现其产品价值,并在区外地域找到紧关联产业;要么该产业对其他产业有较高的响应力,区域可适性与敏感度皆强,如交通运输业等。就农业中的种养植(殖)看,产业化过程,显然还有以下几步要走:一是种养植(殖)产品的区域、品牌概念的形成,这是区域内的种养植产品被市场广泛接受、占有市场的关键。在齐鲁大地,山东大葱、莱阳梨、烟台苹果已久负盛名,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品牌与区域概念的确立尚须时日,这正说明农业产业化进展是个过程,与区域经济相容也是个过程。二是对品牌产品的深加工及其包装运销,形成产业一体化。一般认为,一个品牌产品形成过程,越是接近最终产品的生产,流动环节其附加值越高,如把衣料加工成服装、把粮食加工成食品等。一个区域若不能将各环节很好的衔接起来,使众多环节溢出境外,特别是附加值较高的环节为他地所控制,该区域将很难实现产业化。因此,农业产业化必须以区域经济为依托,走产业化与区域经济共兴之路,也许较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同时也为各级地方政府发挥领导经济的首创精神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就是本文分析的简短结论。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三农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