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代论文,视角论文,领导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1)03-0006-03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问题,揭示了对社会主义如何认识是关系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追求,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建国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各从不同的视角逐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研究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各自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把握其规律,从而更好地预察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美好未来,进一步增强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一、毛泽东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
毛泽东作为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建国后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有:
(一)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视角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思考由来已久,建国前最能反映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是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特别强调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衔接关系:中国革命必须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不容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要有相当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才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文化条件;新民主主义社会要有多种经济成分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政治以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建国初,毛泽东从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情出发,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论,仍十分重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衔接关系,主张我国要先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建国前夕,根据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一起制定了在建国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了一系列有关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分析了当时的情况,根据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渐进关系,认定中国可以通过建立一种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主要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同时,逐步进行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步骤地向社会主义过渡。据此理论,党制定了以新民主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和平改造同时并举为特点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见,建国伊始,对新中国如何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索中,毛泽东十分重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这是他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独特视角。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的视角
建国后,由于毛泽东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历,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没有国内经验可寻的情况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是毛泽东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视角。
1953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其他大量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毛泽东和党中央认为我们已经有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便以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为参照,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平改造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向苏联学习的重大开端。1954年毛泽东在参与“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宪法的起草过程中,也曾借鉴苏联的经验。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确有许多好的经验可资借鉴,但其在20世纪30年代的特殊情况下建立起来的那种权力过分集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也有其缺点,比如:片面地强调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不协调;领导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等等。毛泽东对此较早地有了觉察,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就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注意吸取苏联的教训。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后,毛泽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加上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的初步认识,在党的八大前后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集中反映在他写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文中以及他对八大内容的支持上。
(三)生产关系的视角
毛泽东在思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时,在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上有一个盲点,即特别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认为生产关系越大越公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他在社会主义理论上还有一个兴奋点,即要把广大农民变成一种彻底摆脱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新型农民。盲点和兴奋点的结合,终于在毛泽东的头脑中产生了人民公社这种农村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于是,在“大跃进”的热浪中,人民公社化运动应运而生。在此运动中,“一大二公三纯”的生产关系变革目标、平均共产主义、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成为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毛泽东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理论并试图超越中国现实国情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反映。虽说毛泽东也曾一度觉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弊端并试图克服之,但始终未放弃他对人民公社这种平均社会主义模式的不懈追求。这无疑是他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误区。
二、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走出了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有: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
建国20多年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使邓小平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以前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完全是科学的。1984年,邓小平鲜明地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14页。)1985年邓小平又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16页。)此后,邓小平对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又多次强调。邓小平在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同时进行思索,但他更侧重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而且把此作为认识社会主义的关键性的视角。毛泽东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由于偏重从生产关系的视角来认识社会主义,并没有搞清楚立基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邓小平吸取了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认为只有首先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思索,终于在1992年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全新的概括,从最深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的实践性的视角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不主张空谈,而是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实践性这一视角,注重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有效性,即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凡是符合人民的利益,能给人民带来实际效果的实践方式就是社会主义的,而不单纯追求实践形式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有人从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作用角度把邓小平理论称为“实践社会主义”,这有其合理性。早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怎样恢复农业生产问题时,邓小平就曾借用民间一俗语“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初步表达了社会主义要有实践性的观点,此后邓小平在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直坚持这一观点。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总结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理论,指出改革开放中的实践形式是否是社会主义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70页。)。在这里,邓小平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实践标准的内容,是他认识社会主义时强调实践性的深刻体现。
(三)生产力的视角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在以后的实践中,他却背离了发展生产力的正确思想,反而盲目追求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导致了惨重的后果。邓小平吸取了这一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多次强调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80年5月,邓小平明确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63页。)1985年4月邓小平又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16页。)此后,邓小平又提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72页。)等观点;到了1992年初,邓小平又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归结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内容。可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于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始终,生产力是他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视角。
三、江泽民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有:
(一)创新的视角
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389页。)1998年2月,江泽民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注:《人民日报》,1998年2月19日。)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他们都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科学精神、创造精神的光辉典范。”(注: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6月6日。)可见,江泽民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时是非常强调创新精神的。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比如: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定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等。此外,1998年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创造性地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1条基本经验。
(二)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作为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若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势必会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警示我们必须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注重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1995年9月,江泽民论述了关乎我国社会发展全局的“十二大关系”。此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强调“两个文明”建设不可偏废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39页。)江泽民在此报告中还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指导性的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十分注重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1995年9月,江泽民就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在十五大报告中他在进一步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又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时代提出的课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实施科教兴国则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三)党的建设的视角
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都要求我党下大力气加强自身的建设,以迎接时代的挑战。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党建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邓小平开创的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的理论。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21世纪的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指出了新形势下党建的总体目标,并围绕之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另外,江泽民在此前后还提出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要“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要求,并在此后开展了大规模的“三讲”活动。到了2000年初,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又提出并论述了旨在加强党的建设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此后又一再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我国顺利前进的重要保证,江泽民从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并着重从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视角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由上述可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认识社会主义时各有其主要视角。我们也只有抓住了这些视角才能更深刻更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进规律,信心百倍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