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1]2011年在《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外语课堂的师生意义协商互动”是指师生“共同体”在外语课堂教学情境中预见、感知、或体验到理解困难时共同做出努力,对所使用的目的语(外语)进行交互调整,以保证课堂交互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之目的。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言语互动形式,师生意义协商互动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学生对外语输入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外语调整输出,促使学生关注外语的语言形式,提高学生外语使用的准确度及流利性,从而提升外语课堂教学质量。当前的外语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单向控制、师生间缺乏言语交流互动的问题,不仅使课堂教学显得乏味,难以调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而且严重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外语运用能力。外语课常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既具有理论层面的意义,更是改进现实外语课堂教学的需要。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自然调查法、理论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调查了解外语课堂教学中师生意义协商互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探讨、实践验证(行动研究)等过程,对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讨论了本研究的缘起,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介绍了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本研究工作的拟创新之处。其次,通过考量与解读我国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的现实状况,考察了我国外语课堂师生协商互动的实际过程,揭示出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梳理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研究的理论渊源,检视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的整体系统,从多元理论的维度理解与阐释课堂师生意义协商的内涵、功能及结构,对我国外语课常环境下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进行了策略性思考,大胆探索并初步创建了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保障体系雏形。最后,开展行动研究,将理论研究结果应用于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实践,并在获得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师生意义协商互动缺失是当前外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是实现外语教学根本目标的重要举措;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全局性的工作,应当建立起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的激励机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外语课堂教学观,加强教学反思及课堂话语策略意识与技能,增强教师的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的引导能力。本研究的主旨是全方位解读我国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过程及其深层问题,阐释师生意义协商行为的内涵、功能及结构,并就其优化问题进行策略性思考。有鉴于此,研究结果的创新是笔者的全力追求。具体说来,本研究的拟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首次较为全面地透视了我国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过程和相关变量;首次尝试性地从多层维度探析了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行为的内涵、功能及结构;大胆探索并初步建立了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保障体系雏形。本研究在探寻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的内涵、功能与结构及其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创建了优化保障体系,并开展了行动研究,将理论研究结果应用于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实践中。但是,由于博士学习时间相对较短,本研究工作,尤其是实证研究,尚不够深入,有待研究人员做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陈桂琴[2]2013年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地位的确立,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却是长期延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给予文化教学、文化学习以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更谈不上进行跨文化交际。为了真实再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摸清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根源,以便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采取策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综合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应用语言文化学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叁分模式为统领理论框架,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阐述了语言、文化与交际叁位一体的关系,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跨文化教学才能得以实现。研究针对作者从教多年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采取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叁个层面调查了解、深入剖析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问卷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文化学习与运用情况不够理想,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很低。影响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对于文化的定义和认识、学生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观点和看法、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文化信息来源情况、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精力分配情况,其中学生对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影响最大。影响教师跨文化教学情况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学习的态度、教师对跨文化教学内容的认识、跨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含量、文化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或态度,其中跨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师跨文化教学情况的影响最大。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发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在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师自身跨文化综合素养、教师对跨文化教学的认识与教学实践、教材文化内容呈现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对文化学习看法模糊,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两个层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教学理念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文化内容欠缺失衡、教学环境不足、应试教育影响以及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影响等是引发问题存在的的根本原因。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叁个层面内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体系明确阐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必须处理好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英语功用性与人文性、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系列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语言、文化平等观,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影响,树立跨文化自觉意识,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从而解决跨文化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研究打破了以往为数不多,又以零落、散乱为内容特点的跨文化教学实证研究的格局,调查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针对性。研究选取的学校是众多中国高校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状况。研究结果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有益尝试和必要补充,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为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参考。
魏雪钦[3]2018年在《“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意在提出一种本真的大学英语学习形态,为反思当下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提供衡量尺度,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提供风向标。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了严重的学习异化之现象,把本应是源于、关于、属于人的,并且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英语学习行为异化为压抑和控制人的外在力量。具体表现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目中无人”或者说是“目无全人”的状态,即英语学习者的主体性存在被遗忘、学习者的精神世界的完整性遭破坏、大学英语学习的意义被片面化、大学英语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化与理性化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英语学习者的内部精神世界被整齐划一的封闭性语言知识所填充,等等。从理论渊源上寻求症结,可以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论哲学观、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的价值理性式微以及工具论语言本质观。为了结束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恢复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本文从“理解”视域出发来寻求出路,提出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各项学习关系之间应该走向理解,从而实现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本真存在,复归英语学习是作为英语学习者与异域文化世界相处的本来意义。本文试图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性,遵循“历史追溯-实证分析-理论阐述-路径构想”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1949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的基本状况,归纳出建国后、改革开放后以及21世纪初叁个历史时期内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的叁种形态,然后分别分析出这叁种英语学习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危机,最终总结出叁个阶段中叁种大学英语学习形态对现实产生的共同的影响是学习者的主体性被遮蔽。接着,本文对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实践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主要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获得反映当下大学英语学习真实情况的系列数据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分析、归纳和概括,最终总结出当前大学英语学习具有这样一些“意义”危机: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自我疏离、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文本的疏离、教师主导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学习者主体性存在被遗忘。通过揭示当前大学英语学习的“意义”危机,反思“意义”迷失背后的深层原因后发现,目前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异化”,因此,追寻大学英语学习的本真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提出在“理解”的视域下探寻大学英语学习的本真。“理解”是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哲学解释学作为一种解读人文科学的哲学,主要通过对各类“文本”的解读,以此探讨对个体生命存在的理解。哲学解释学中的“理解”思想为我们洞察人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意义和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视野。哲学解释学强调在对语言和历史意蕴的解读过程中,关注解释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解读过程中的多元化与差异性。这也为我们追寻大学英语学习本真提供了新的视域。本文提出在“理解”视域下对大学英语学习进行重新审视并不是对现实的大学英语学习进行全盘否定,而是使大学英语学习从“非本真状态”走向“本真状态”,进入澄明之境,使大学英语学习成为大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与实现自我的过程,而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精神世界的机械操作性行为。与此同时,“理解”视域下对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的重新审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途中”。为了追寻“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本真,本文提出从哲学解释学中的“理解”思想出发,重新审视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各项理解关系,以学习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本体论层面上透析大学英语学习走向理解的深层内涵。文章最后部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的:学生与教师之间走向主体性理解是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基础;学生对英语文本的体验性理解是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过程;学生对自我的反思性理解是大学英语学习走向本真的旨归;师生与文本走向理解共生是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的开显。因此,大学英语学习走向理解的目的在于凸显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丰富英语学习者的精神世界,终极目标则指向大学英语学习“质”的提升。
隋晓冰[4]2013年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从传统课堂走向了现代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2007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程中,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为课堂教学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冲击,在学生、教师和环境层面都出现了一些与教改模式不协调的现象,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影响了教改模式的顺利实施。分析并解决这些失调问题,寻找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途径变得意义重大。基于这个目标,本文要梳理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中的不协调因素是什么?(3)这些不协调因素的表现以及产生的根源是什么?(4)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现象的理论和原则是什么?(5)怎样建设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框架?笔者以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研读文献,利用定性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其次,针对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佳木斯大学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研读校本课改文件、深度访谈及课堂观察等实际研究方法和手段,从宏观角度了解该校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师生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总结教学改革过程中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失调表现,按照本文界定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概念:网络自主学习课堂、PPT面授课堂、网络课程选修课堂为研究调查范围,重点从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叁个角度归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问题,分析失调的原因,挖掘影响网络教学模式成功建构的制约因素。(2012黑龙江省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作为重要佐证材料)通过实证研究,失调现象可从学生、教师、环境等叁个层面总结如下:1)学生层面的失调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效果不佳(表现为:自主学习动机偏差;元认知策略缺失;出现情感焦虑现象;自主学习外部监控缺失)。2)教师层面的失调表现为: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实际教学不符;教师信息意识与信息知识不匹配;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失调。3)教学环境层面的失调表现为:网络教学硬件环境与改革模式不匹配;网络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个性化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智能化程度不高;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与网络环境不协调;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协调,网络选修课堂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现象等。最后,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优化五项基本原则,笔者在借鉴了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实证探索,试图构建一个“以教师发展、学生自主为核心,生态化课堂教学环境为支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以此框架,笔者试图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现象找到优化的途径。此框架涉及教师发展、学生自主和课堂教学环境生态化叁个方面:(1)教师发展是指构建以优化教师教学观、教师信息素养、建立教学方法多元化理念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师发展框架,以此框架进一步强化教师自我发展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并提出教师自主、智能化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机构培训以及师培内容信息化等四项重要支撑内容。(2)学生自主是指建立以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观、信息素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策略为内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框架。笔者建议从“显性”“隐性”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理论指导、学习策略培训;重视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情绪调节;提出了教师、班主任、教学管理员以及平台技术等全员参与的多元监控体系;创新地组成了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策略群,其中主要有5种大的策略范畴和12种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策略分支。(3)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是指优化硬件环境建设与服务、建设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软件环境的理念,提出了生态融合型多元课程设置、生态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以及个性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见解。本文以教改模式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现象为切入点,在实证与思辨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个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本文研究成果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改模式的完善具有实际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针对学生终身学习、教师发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李云霞[5]2017年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话语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历史发展时间不长,对外汉语教学的事业发展却非常快,近十几年,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汉语迅速走向世界,尤其是在国家汉办大力推动之下,汉语教学已遍及世界各地。这种发展形势一方面促进了学科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学科发展和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汉语教学推广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叁教”(教师、教材、教法)问题的困扰,叁者之中,又以教师问题为核心。选择课堂话语互动这一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课堂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场所,所有的教学理念、方法都要经过课堂这一场域的实践检验。其次,以“交际能力”为标准的语言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学习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话语互动既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也是教师促进学习者语言习得的途径,还是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体现。再次,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所有的知识、能力、素养和智慧最终都会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改变教师课堂行为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果。最后,当前教师的培训中缺少针对课堂具体教学细节的培训,这和学界对课堂本身的关注不够有关,也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研究还不能满足教学培训的需求有关。本研究以话语分析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利用COLT量表对D大学10位对外汉语口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现状进行了描述,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和访谈以及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同时也对本研究成果在教师培训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全文共分六章进行论述。前叁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起点(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第四章以COLT量表为工具,对10位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情况进行观察和描写,并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对运用量表不能细致描述的特殊的话语互动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在第四章描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以当前第二语言教学中较为一致的标准——“交际性”为评价指标,对当前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也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话语互动中,教师促进课堂话语互动的策略和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以话语分析理论和师生访谈为基础探寻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六章是提高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话语互动的策略与本研究的应用建议。策略的提出也是以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课堂话语互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以及话语语境(课堂活动)等方面提出,在提出策略时,以课堂话语互动“应然性”的特点为标准,也加入在对学生和教师访谈过程得到的好的建议和方法。在应用建议部分,主要从和课堂话语互动相关的教师培训提出,希望能引起多方面的重视。本研究一直追求所有的策略和建议都紧密结合学科和课型特点,具体实用,有应用价值。本研究最大的亮点是厘清了课堂话语互动在第二语言课堂中体现的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学习者课堂学习过程的话语互动,一是作为学习者学习结果而表现的话语互动。由此注意到教师对课堂教学交际性理解的局限,指出不但要在课堂话语互动中促进学生的交际,同时也要关注学习者在话语互动中输出话语质量的评价和促进的问题。另外一个亮点是没有局限于提出促进课堂话语互动的策略,而是从教师培训的角度提出了应用建议,还对为更好地进行教师培训而在各级别各层次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分类中增加“课堂话语互动”类别提出了具体建议。
曾小珊[6]2013年在《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是对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教师隐性课程的研究。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为背景,以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隐性课程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章):(1)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了几轮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处于所谓的转型期或“后大学英语教学期”。但不管改革朝哪个方向发展,都离不开课程改革这一本质所在;而对于课程的研究就必然涉及显性课程这类外显的课程,也应包括隐性课程这类内隐的课程;另一方面,不管改革朝哪个方向发展,都离不开处于改革核心地位、践行课程计划、目标和内容的教育主体—教师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要更新教学观念,要成为创新型的教师,要具有反思意识,要实现角色转变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2)通过对隐性课程研究文献的梳理,研究者发现,对于隐性课程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在于: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并未就隐性课程达成理论上的共识,形成较统一的理论体系;缺乏高质量的切合实际的微观实证研究;过分强调隐性课程情意、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突出隐性课程非学术性的一面;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研究和论述的较多,而从教育者角度论述和研究的很少;极少有对隐性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研究者选取了这些不足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比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进行理论探讨,厘清概念,形成本研究的操作性定义;(2)对某省内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进行实证研究,摸清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现状;(3)分析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要素,总结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特征,提出新时期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积极、正面作用,发挥教师正能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本研究首先探讨了课程、隐性课程以及教师隐性课程的概念,论述了隐性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现状(第二章)。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隐性课程包含在课程中,因此对于隐性课程的研究离不开对课程概念的梳理和界定。经过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从动态实施的角度划分课程,有明目繁多的划分方法,但不利于课程的整体研究;从管理层面划分课程,存在叁级课程状态,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变异的课程,不能包含在这叁类课程中,因此从研究整体和本研究实际考虑,笔者采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划分方法。在梳理和归纳隐性课程概念的产生、定义的类型、功能和特征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论述了外语隐性课程和教师隐性课程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前人研究的支撑。其后,在相关理论(如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的课程创生理念、教育生态学等)对隐性课程的启示下,在前人实证研究的启发下,通过理论思辨、要素分析等,论述了课程实施与教师、课程实施与教学的相互关联和作用,分析了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改变以及在具体实施课程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变异,从而提出这叁级课程背后的第四级课程—教师隐性课程的存在。通过层层梳理和分析前人对隐性课程构成要素的阐述,进行归纳和总结后,自我构建了隐性课程构念,提出了隐性课程的叁个维度,即责任意识,情感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了教师隐性课程二维研究框架(第叁章)。通过理论思辨、构念构建、维度分析等得出本研究的操作性定义后,笔者就此展开了实证研究。首先,制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在二维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参考了相关研究者的调查研究量表,根据本研究的实际,确定了具体的叁级研究维度和变量,自行设计出本研究的调查工具,形成了教师隐性课程问卷调查量表、课堂观察表和访谈提纲(第四章)。问卷调查在陕西九所高校的312名大学英语教师中进行,考察了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的现状以及教师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教师隐性课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首先,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总体水平不高,处于中度状态;其次,总体来说,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与教师性别基本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但与教师年龄、教龄、职称、学校类型、学校所处地域等都存在低度的正相关,即教师年龄越大、教龄越长、职称越高,隐性课程水平相对越高;省会城市高校教师在大部分维度上的隐性课程水平都高于边缘地高校教师;学校级别越高,教师隐性课程水平也越高。稍有例外的是,教师学历和教师隐性课程各因子没有显着差异,但呈现一种U型的关系,即本科和博士学位的教师隐性课程水平稍高于硕士学位教师隐性课程。同时,研究者也对教师隐性课程9个维度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度分析,了解了教师隐性课程的具体差异(第五章)。在宏观了解和分析教师隐性课程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对问卷中较模糊,或没办法深入了解的某些细节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如观察和访谈了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情况、教师课堂组织与管理情况、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访谈了教师对自身职业、自我角色、师生关系、教学大纲以及课外指导学生的认识和看法等,从而与定量研究一起共同解释和说明本研究的结论(第六章)。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和归纳了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的主要特点,即: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知取向位于“享受型”向“发展型”迈进的阶段,客观反映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角色现状;新形势下教师角色转换处理还略显生涩,不够自如,说明教师在思想上需要更加明确,在行动上要不断反思和实践,以达到角色的完善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处于一种较为和谐的层面,但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师生关系状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创新上较为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上的创新以及教学资源的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研究者进而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和教学中教师隐性课程良性发展的主要渠道和要注意的内容,即: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要增加关怀取向,要加强文化取向,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更要关注其非学术性成长,对教师也要施以职业关怀、生活关怀等等(第七章)。文章结尾部分(第八章)回顾了本研究的整体内容,分析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局限性,同时展望了教师隐性课程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何明霞[7]2012年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80年代Henry Holec正式提出“学习者自主”概念以来,自主学习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外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点由传统的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二十世纪90年代,国外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兴趣。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启动,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教学要求》所言:“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学习者自主也是21世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学习,而是在教师、学习同伴和教务管理部门等外部力量介入下的“自我导向、自我计划、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本文是以国内外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如认知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湖北经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以自主学习监控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的现状与必要性、并围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目标、监控类型及原则,自主学习监控内容、自主学习监控策略等内容展开研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多元监控体系的构建设想,即由学生、教师、教务管理部门、教学督导及网络技术监控等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多元监控体系。为论证该监控模块的有效性,本文通过问卷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究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与英语学业成绩相关关系。其实证研究结果论证了以下几个研究假设:(1)学生英语学业水平与元认知监控水平正相关;(2)情感调控策略(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自信心、学习态度、焦虑等情感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与英语学业水平正相关;(3)教师监控、同伴监控及其他外部监控(教务部门、督导、班主任、网络技术监控等)与英语学业水平正相关;(4)自主学习监控(含自我监控和教师的积极介入)与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阅读水平及听力水平正相关。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1)培养学习者自主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2)“自主”与“监控”并非“悖论”,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生态学意义上的“动态和谐、协调发展”的生态共同体;(3)积极适度的自主学习监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业水平;(4)构建“五位一体”多元监控体系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5)为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加强监控策略培训对于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来说同等重要。
刘红莉[8]2008年在《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传统的英语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为模式,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对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形势,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其中明确表示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时少,而且课堂人数多的弊端,教师要想利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从新生入手,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可以受益终身。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与目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阐述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教育理论上的支撑。第叁部分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四部分为实践研究,对辽东学院非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了解了他们对英语自主学习的态度,使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更有针对性。第五部分从技术和情感层面上提出了英语教师可以具体操作的课堂教学策略。
冯新华[9]2012年在《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亟需相当数量的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跨学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需要那些熟悉外语并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通用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外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为国家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近些年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要求,亟需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列入计划的四项工作中,第叁项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着教育“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思路,我国各地相继有二百多所高校参与了教改试点。同时,为数众多的其他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也进行了类似的教学改革。各地的大外教改在取得显着成效之时,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费时低效”现象。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教学信念的转变,我们必须意识到大学英语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基础课,更应该是拓展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应兼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各种途径都必须是基于对“人”的教育。大学存在的终极理由和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就是要在受教育者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对其进行塑造。通识教育即为“人本”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其“人本”理念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识教育走向,为广大外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教学模式改革有必要转向教学内容改革。信念是行动的开始。以“信念”为切入点,探索通识教育信念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影响是我们研究的主题。教师的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教师的信念决定了教师教什么、为什么这么教,以及如何教。我们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是如何影响其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寻找实现大学英语有效“教”和“学”的可选途径。整个研究由叁个层面问题组成:①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及其实践路径的选择;②通识教育信念与大学英语有效的“教”与“学”;③通识教育信念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叁个方面:社会文化理论、“阈值”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关注的“中介”、“内化”以及“最近发展区”,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对学习者的“帮扶”作用,重视社会中的“文化”在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可替代性。在“最近发展区”开展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阈值”理论提醒我们,处于“后‘阈值效应’”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从“技能”到“素养”视角的转换。当今刚入学的大学生英语水平今非昔比,入学阶段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最佳时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景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要影响。通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对学习情景的认知。对特定的学习情景感知能够激发学习者对先有和当前学习经验的认识,从而影响他们学习策略的选则。通识教育对学习者自我知识的意义建构至关重要。从研究方法上说,这是一次行动研究。选择行动研究方法的理由,在于其具备几个特点:①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动;②它是由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直接参与和开展调查和研究;③行动研究需要一些列的步骤来完成;④其目的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王蔷2002)。行动研究的这些特点刚好适合在大学英语中开展通识教育的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走向,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存在不少争论。同时,研究中所采用的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法,以及将这种教学法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尝试,也具有典型的实验性。而行动研究对新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学生教育和教师个人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将行动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人通识教育信念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法是外语通识课的理想选择。在第一阶段中,我们运用问卷调查方法采集教学效果等信息,评估学生对大学英语通识课的认识,以及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辨性认识。第二阶段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英语教师通识教育动机策略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存在关联性;另一方面是,以英语写作为例,讨论通识教育对英语学习者语言技能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第二阶段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具体的数据从微观层面说明外语通识课的有效性。通过两个阶段的行动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①影响外语教师的通识教育信念及其实践的因素,主要有教师主体、教师认识的对象以及与教师教育实践相关联的外部环境。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法是大学英语课中开展通识教育的有效路径;②对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建立通识类英语核心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英语由模式改革到教学内容建设的根本转变。这也是大学英语实现有效的“教”与“学”的优先选择;③通识教育的实践,尤其是行动研究使教师认识到,语言习得的关键在于学习者的自我认知。教师学习理论,尤其是教育理论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研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以信念研究为出发点,研究通识教育和基于内容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目前在我国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对外语通识教育和基于内容教学法的研究大多局限在理论介绍上,缺乏可借鉴的实践性研究。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运用行动研究方法,探索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基于内容教学法结合运用的最优路径。(2)在理论构建上,本文将教育社会学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研究当中,以跨学科视野丰富现有的外语教学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完人教育”,本文以通识教育为内容,以基于内容教学法为方法,探索人本主义的外语教学理论框架。(3)在应用价值上,本文以全新的视角思考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根本原因,指出有效的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前提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明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该由教学形式改革转向教学内容改革。这既是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培育人才的需要,也是国家外语发展规划的需要。
陈月阳[10]2016年在《陕西省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已逐步走向了现代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升问题,归根结底是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其核心途径之一就是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阵地,构建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摆在了首要地位。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队伍中的一员,在教师、学生、办学定位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又兼顾普通高校的特征。本研究结合陕西省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其研究结果对于保证陕西省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逐渐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关注学生及学习进步的教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创设语言交互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以为课外学习提供指导为目的,实现教师、学生、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有效教学观转化为具体网络环境中课堂教学活动和操作程序的桥梁,是将有效教学理论、教育技术学理论、语言学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结果。首先,利用元分析方法从教学特征、文献特征、研究特征叁个方面对国内外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和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对比国内外在该课题上的研究差异并进行评述,发现课堂是提高英语教学和学习质量的核心场所。其次,围绕“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梳理和相关概念界定,将本研究的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定义为以有效教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多媒体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语言教学资源和环境为支撑,教学活动各要素间形成的稳定的教学交互,以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模式化表达。明确了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包括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学活动(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其中,教学活动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层面。然后,依据课堂有效教学的概念和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两层面——两主体”的问卷调查框架,包括教学过程层面、教学环境层面和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根据问卷调查框架设计调查问卷,对陕西省四所独立学院的学生和教师针对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并从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素养)、学生(情感因素、技能因素)、课堂教学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交互)四个方面进行结果统计和分析,发现在学生方面存在课堂学习中存在语言焦虑、英语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低等问题;教师方面存在教师跨文化交际知识不足、忽视课堂多模态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课前对学生主体学习特征的了解不足等问题;课堂教学环境层面存在课堂学习资源类型较少、课堂社会心理环境存在问题等;课堂教学过程层面存在课堂师生互动空间不足、缺乏系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等问题。再次,基于以上的研究构建了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模式中以网络环境中课堂有效教学环境为支撑、以网络环境中有效教学过程为核心,以内外教学监控和评价为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课堂空间的两大主体,以教学活动的驱动促进教学交互的不断运行,增加师生互动空间。复次,本研究以长安大学兴华学院为实验基地,针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进行两轮实验,以验证模式的应用有效性。通过对第一轮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过程的观察、反思,依据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学习过程模型对原有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强调了学生团队中学生间交互过程中团队的认知过程,并再进行第二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提升学生听力和口语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良好的课堂社会心理环境的形成、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说明该模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最后,本研究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认为在今后的实验中将实验研究法和微变化研究法整合使用,加强实验过程中对个体差异的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过程的观察,使得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与优化[D]. 李航. 西南大学. 2011
[2].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 陈桂琴.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3]. “理解”视域下大学英语学习本真研究[D]. 魏雪钦.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4].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 隋晓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5]. 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话语互动研究[D]. 李云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6]. 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D]. 曾小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7].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明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8]. 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刘红莉. 天津师范大学. 2008
[9]. 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D]. 冯新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10]. 陕西省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 陈月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标签:外国语言文字论文; 英语论文; 跨文化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大学英语论文; 大学英语学习系统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隐性课程论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 互动教学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 通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