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适应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英语教师论文,初中论文,原因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教育新课程已在全国推广,作为新课改主要内容之一的英语新课程也已在我国城乡中小学实施。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如何,能否胜任,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客观的研究和深入的了解。出于这一目的,笔者于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在地处我国中部的湘南益阳农村中学进行了调研。本研究虽是区域性的,但其结果无疑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英语新课程在中小学,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实施的现状。笔者在现状了解、问题查诊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实施适应性的可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课改的意识不强
“无论改革来自学校的内部或外源,最终决定改革是否合适的是教师。”[1]但调查显示,27.4%的教师对新课改的态度是“观望等待”,9.1%的教师在“得过且过”,另有9%的教师“说不清”。这说明,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中许多人尚无主动参与新课改的意识;一部分教师在新形势下仍无动于衷,学习意识、研究意识淡泊;还有部分老教师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等现象。
(二)专业准备尚不充分
新课改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调查显示,在农村中学,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第一学历所学专业为英语教育的仅占22.2%,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英语专业教育。这种状况导致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队伍在素质上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育观念落后,许多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尚未完全理解,对新课标内涵的把握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在认识上、行动上与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差距。其次,知能结构不合理、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水平较低。虽然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学历已基本达标,但知识结构以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都还未达到新课程实施所要求的水平。第三,面对新课程,许多教师缺乏业务学习和提高的动力,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上,不愿或没有精力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素质上的上述欠缺,使得农村地区英语新课程的实施难如人意。
(三)认识与行动不尽一致
据国外一项研究报告的描述,一项变革方案被采用后,研究者将方案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分解为12种具体行为,用测量工具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观察测量,结果发现,教师的行为只有16%符合方案所要求的行为模式。[2]在本项研究中,许多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也表现出了上述特征。在调查中,教师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时,能够顺应社会主流意识,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当遇到困难、受制于各种因素、触及现实问题时,却又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不能自拔。对于新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有的教师也有所认识,乐于接受,但在行动上却很难适应,有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过去。由于目前的中考、高考仍按原来的方式进行,所以教师们在教学中还是把追求中考、高考成绩作为首要目标。虽然许多教师知道评价学生不能仅凭考试成绩,但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却仍以书面测试成绩为主。可见,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涉及的一些教育观念是认同的,但他们自身并不具备这些观念,或者即使认同这些观念,也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观。
(四)教学研究能力较低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只有通过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才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质的提高,才能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但调查显示,53.9%的教师没有参与关于新课改的校内研讨;58.7%的教师在工作之余没有与同事讨论新课改的有关问题。
正如同类研究指出的那样,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参与课程开发并不是他们习以为常的职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缺少必要的心理和经验准备,缺少足够的时间和财力支持,甚至缺少合作和沟通所必要的比较融洽的人际关系、交流技术直至能够表达自己实践经验的语言,参与课程开发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挑战”的成分恐怕大于“机遇”的成分。[3]在本项研究中,虽然大部分教师已意识到参与教育研究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但由于其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故主动参与的精神大大低于被动适应的心态;由于其课程开发能力有限,故对课程实施中的许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由于在科研方面缺少系统训练,故教师们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强势地位
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以及教师评价机制由应试主导的现实,使得新课程的理念和举措受到了顽强的抵抗,这种抵抗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首先,就农村学校而言,无论管理者多么开放,但在公众面前必须保持一个底线,那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学校层层下达升学指标,分数成为衡量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这对学生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这种状况农村教师感受最深,如不改变,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有效实施新课程恐怕很难。其次,由于书面考试操作简单,从显性的公平来说更易被公众接受,社会和家长均希望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正是由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正是在这样的评价标准导向、督促、激励之下,疲于应付的英语教师们很难有精力、动力去创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参与课程开发、从事教学研究——消极应付新课程可能是他们必然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抓应试”即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明显是升学及其考试机制的改革未能与课程改革同步。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相应变革,如考试机制等,然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却是,与新课程实施相匹配的许多措施改革滞后,致使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时困难重重。
考试作为一个指挥棒,对于新课程实施已经构成一个巨大的羁绊与束缚。正如我国一些有见识的课程研究者所提醒的那样,只要国家的中考、高考仍然保持原来的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4]
(二)教师培训效果欠佳
教师培训质量或效果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调查结果看,教师培训作为一种外在的指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使他们初步了解并认同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目标,意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但具体培训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性、胜任力的提高,甚至影响了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其一,忽视了课程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从国家到地方层层递进式展开,不惜人力物力,投入巨额资金,选派专家学者全方位关注和参与,然而这些工作无论做得多么完美,都无法代替真正的“教学实践活动”。加之,我国教育理论学院式的传统使之与现实教学相去甚远。教育理论大多是专家学者的内心“独白”,课程研究者与教师缺乏心灵的沟通与共鸣,他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于国外理论的引进或“某种新理论”的阐释,教师只是这些高深理论的旁观者,殊不知没有教师主体性的参与,学院理论就不会与教师的“本土理论”融合,更不可能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教育哲学”。其二,培训的覆盖面不够广泛。新课改开始后,由于条件限制,有关部门还无法对所有教师都进行培训,师资培训主要是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和试验区部分教师培训班,许多一线教师没有机会参加。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接受培训的人数实在有限,即使有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也因工作任务重而难以出行。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专家倡导校本培训,但许多学校实际上无暇展开。教师不能外出培训,就不能及时了解和获得新观念和新信息,从而影响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充实,导致他们不能高标准、高起点地参与新课程的实施。其三,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太符合教师的需求。大多数教师培训的内容以教育理念的传播为主,这本无可厚非。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深入研究学科内容或课堂中的具体问题,只停留在对“纲要”和“课程标准”解读层面上的培训就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教师培训的方式上,专家们更多采用讲授、报告或讲座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特有的经历、兴趣和需要。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专家一再倡导参与式培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和观摩以及行动研究等,但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专家讲授或讲座仍是主流。
(三)新课程本身尚存缺陷
新课程是对原有课程的变革,而课程实施则是为了把这种变革引入实践。因此,课程本身的特性就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变量。倘若课程是与现实需求和公众认识相吻合的,课程目标与手段的关系是明确的,对课程实施者的要求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课程质量是高且易于使用的,那么课程实施就会比较有效。[5]新课改试图吸取当今世界上优秀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成果,无论是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调整,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但是,新的课程方案并非按照理想设计就可获成功,是否切实可行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即使那些被社会广为接受的教育改革方案,还是存在一个可行性的问题。[6]新课程更多地借鉴了发达国家或我国发达地区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在发达地区实施和推行,但是否适合广大农村地区却值得讨论。目前教育理论界对新课改在理念上的“西方化”、举措上的“城市化”倾向所提出的批评看来不无道理。
(四)教师心理不适及压力过大
教师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超负荷的工作量、学历提高的需求、对专家指导的渴望、对培训内容与方式的不满,使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处于一种高压力且矛盾的状态中,阻碍了他们对新课程实施的热情和投入。这种矛盾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自我否定产生的痛苦感。新课改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发达国家或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借鉴而在全国推广的,这势必使农村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观念、改革举措与传统的、教师们已习以为常或根深蒂固的理念、观念、举措等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巨大的反差,要求他们迅速“转变”,立刻“适应”,马上“胜任”,这意味着以前熟悉的许多东西要被抛弃、被否定,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痛苦感。这种痛苦感如不能有效调适,教师们便会产生对改革的消极心态,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其二,自我素质欠缺引起的焦虑感。新课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处理学科内的综合知识和跨学科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驾驭多种教学方式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然而,当许多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深切地感到自身素质与之相差甚远,难以适应改革的种种要求时,便会产生无助感、焦虑感。其三,新型师生关系引发的不适感。我国传统教育在师生关系上以“师道尊严”为本质特征,而新课改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为本质特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改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学校中,由于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管理人员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存在一些认识上或行为上的偏差,教师有时得不到学生及其家长起码的尊重,致使一部分教师因觉得“不公”而产生对新课程的不适感。其四,相互矛盾的现象带来的茫然感。新课改的总目标是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实现从关注知识掌握向关注学生和谐发展的转变。但从当前的实践看,“新课改开展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也抓得扎扎实实”。这种两手准备的现象在农村学校比比皆是。由于英语在升学考试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现象在英语教学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在农村中学更甚。英语教师不知是应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尽快适应,还是固守原有的应试考试技巧应付升学,因而产生了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三、改进建议
笔者认为,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或胜任力,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新课程研制的质量
1.重视新课程实施条件的地区差异。新课程实施的路径是由国家级实验区向省级实验区过渡,最后在全国推广。实验区课程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因为精心选择的实验学校乃至实验教师保证了实验人员内部的需求与动力;高质量的培训保证了实验人员的素质。当新课程在全国范围推广后,就很难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这些条件,尤其在农村更难保证。譬如,新课改从教学方式上特别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对于基础设施和优秀师资严重不足的农村学校来说,很难做到新课改倡导的“师生互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再如,新课改倡导教材多样化,但在多样化的教材中,没有一套是专为农村学校编写的。教材的编写主要集中在教育比较发达的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基本上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此类教材自然影响新课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
从理论上讲,同一个课程方案,对于不同的实施者或在不同的条件,很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发展水平之间、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课程实施的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必划一,应该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学校,应在实施的进程和水准上提出不同的、有差别的要求。
2.加强新课程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教育改革方案的可行性问题涉及社会为教育改革提供的各种客观现实条件。新课程方案的实施除了要考虑其必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外,还要论证其可行性。教育改革方案的可行性问题,首先应考虑该方案实施要求的条件是什么,然后考虑社会能够提供的客观条件如何,再进一步对二者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这个教育改革的可行性。[7]无论是改革方案的要求,还是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我们需要着重考虑制度环境、成本效益、师资力量、技术条件等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可能制定出合理、可行并能有效实施的课程方案来。因此,新课程在推进时,应注重可行性论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可行性。如若不注意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况,把部分学校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作为榜样在全国推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很容易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态势。
3.听取来自农村学校一线教师的意见。课程设计者和课程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与对话对新课程的实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课程研制人员可以与教师交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举措,给教师提供有利于课程实施的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和实施新课程。而他们也可从教师那里获得关于课程实施的有益反馈,从而改进和完善新课程。因此,各级英语课程改革调查组和研究员应深入农村学校,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弄清一线课改现状,获取课改真实资料,倾听教师对英语新课改的认识和困惑,了解教师实施新课程面临的问题和需要及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在搜集第一手鲜活材料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决策,采取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改进举措。
(二)引导教师主动适应新课程
1.提高农村教师对教育变革的心理承受力。第一,减少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过重的外部压力源。例如,应尽快完善与新课改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如新的考试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等。再如,课程设计者要深入教学实践,加强与一线教师的密切合作,反思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教师切实的指导和扶持,以减少教师在实施中的困惑。第二,教师自身应自我调适,形成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心态。教师应调整认知偏差,努力在真正领会的基础上认同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以理智宽容的心态看待新课改进程中暂时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正确对待自身素质的缺失,以主动积极的态度适应新课改。
2.教师应主动提高专业素养。首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英语教师应通过对课程理论的深入学习,摆脱对旧教育模式的思维定势和情感惯性,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及时的、经常性的反思,全方位领会和把握英语新课程的理念,完成角色的转变。其次,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应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除了要有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再次,强化自我发展意识。教师应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批判与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自身的发展意识必须仰仗外界的各种支持。
3.提高新课程培训的效果。第一,在培训模式上,坚持学历教育与新课程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第二,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专家讲座、课改研讨、经验交流、专题研究、参与式培训等多样的培训方式。第三,在培训内容上,力求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问及“您认为初中英语教师最需要哪方面的培训”时,37.4%的人表示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23.5%的人表示需要“教学技能的培训”。加强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技术与技能培训已时不我待,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培训一批熟悉广大劣势学校实际的课改骨干,到基层学校去借班借学生示范操作,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8]第四,培训者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力求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培训者要经常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新课程实施的状况,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一线教师进行现场讨论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使培训真正服务于新课程实施。
(三)改善新课程实施的内外部环境
1.改革升学考试制度与方式。访谈中有教师反映,新课改的理念固然美好,但有哪位校长敢无视社会及家长对分数的追求而无所畏惧全力改革?又有哪位教师敢漠视中考、高考而不去全身心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备考?可见,升学考试改革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新课程顺利实施的瓶颈,升学考试制度与方式的改革是多么必要。新课改必须与考试体制改革同行,尽快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升学考试制度与方式。
2.改革农村学校管理体制。要使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学校顺利实施,必须打破农村学校传统的管理制度,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此,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农村学校领导应在生活中给予教师关心、爱护和帮助;在教学中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在工作中正确对待教师的缺点和错误,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新见解,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在这种民主的、和谐的氛围中生活与工作,教师便会产生主动积极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的愿望。其次,应构建发展性教师考评体系。具体来说,在考评中应重视过程评价,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过程进行经常性的评估,在评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督促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考评内容上,应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予以考虑。
3.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氛围。此次课程改革显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定关注,但公众对其核心理念和改革措施并不十分了解,即使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对其理解也各有偏差。因而,加强新课程的社会宣传,引导人们改变传统观念,形成改革共识,关注并投入到这场改革之中,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此,首先,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加新课改信息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暗示”或引导公众了解课改、支持课改、参与课改,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氛围。其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定期进行家长培训,改变其旧有观念,引导家长及教育相关群体关注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和“每位学生发展”的新课改,并在心态和行动上全面支持这场改革。再次,拓展宣传的广度,不仅在教育报刊或教育电视节目中,还应在其他影响力更大、受众更多的媒体上进行新课改的宣传、造势。在媒体“轰炸”、舆论“造势”下,全社会对新课改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会不断提高,同时也会使教师形成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等,从而主动地适应新课程。
标签:初中英语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 培训方案论文; 新课改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