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结核病防治所 山东青岛 266400
目前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控制不当极易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卫生部对此高度重视,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刻不容缓。我院运用PDCA循环管理控制模式,进行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感染管理,通过动态连续的调查、整改、提高,建立起医院感染管理自我完善和不断提高的有效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院感控科监测资料显示,ICU的多重耐药菌阳性标本排全院第1位。以此数据为基础,选择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发的ICU作为研究对象。
1.临床资料
回顾2012年1月至12月感染监测数据,选择我院ICU作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目标科室。目标人群包括院内感染患者、定植患者与入院时已存在的社区获得性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2.方法
PDCA循环模式 PDCA循环模式,又称为“戴明环”,在推行质量管理活动中广泛应用。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对结果进行处理,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2.1 P 计划阶段
2.1.1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为找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对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的相关内容,对ICU进行了现场查看。查看内容包括手卫生依从性、单间隔离措施、医疗废物处置、个人防护用品应用、消毒隔离、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等共六项内容。
通过现场查看,发现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监管力度不够;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管理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对医院感染相关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手卫生依从性低;未及时进行单间隔离或床边隔离;被服未单独处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治疗用药病原微生物送检不及时、送检率低,未及时按药敏调整用药,经验用药普遍等现象发生。
2.1.2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制定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及处置流程,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及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管理;制定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业务培训计划,科室联动感控科对全科医护人员、卫生工人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强化培训,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并使其自觉做好职业防护;严格管理,实行接触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在病房门、住院患者一览表及病历夹等处放置醒目的接触隔离标识,做到全科医务人员均对本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动态心中有数;针对手卫生依从性低,加大手卫生设施的投入,加强手卫生管理,制定手卫生考核办法;多部门联合参与抗菌药物联合整治活动;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体系,每月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奖惩机制,强化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依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D 执行阶段
2.2.1 提高认识,加强医院感染意识 感控科专职人员及时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信息传达到医护人员及保洁人员,提高医护人员防控院感的自觉性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
2.2.2 加强知识培训 为使医护人员全面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强化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对临床医护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同时科室进行深层次再学习及考试,使广大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提高了工作的依从性。
2.2.3加大手卫生考核力度 感控科制订手卫生考核办法,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单独考核,列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给予奖惩。
2.2.4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医务科、感控科、药剂科多部门联合参与抗菌药物联合整治活动,临床药师深入到临床,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使用检查,每月由医务科、感控科、药剂科多部门联合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促使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提高治疗用药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及时按药敏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2.2.5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不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1〕
2.3 C 检查阶段 根据计划及检查标准,科室感控小组每周进行自查,感控科专职人员每日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对每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进行监测,并不定期到临床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每月对各项内容执行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医务科、药学部每月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感控科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整改,感控科复检,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4 A 行动阶段 感控科对监测资料每月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反馈至科室,每季度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资料汇总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以《院内通报》的形式通过OA系统下发。使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和抗菌药物耐药率的情况,以主动采取控制措施。感控科每月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考核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3 结果
通过引用PDCA循环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进行应用,提高了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意识及消毒隔离意识;能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手卫生依从性增加,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临床医生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达到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保障了医疗安全。
4 体会及总结
多重耐药菌传播控制的关键在于医务人员的执行力,相关制度措施的落实,是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本院通过使用PDCA循环模式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管理,并将其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核,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执行力大幅提高,达到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
论文作者:程秀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医院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患者论文; 科室论文; 措施论文; 卫生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