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_肖杰,谭志荣,安承达

有关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_肖杰,谭志荣,安承达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创新。建筑工程要想获得高效、持续、稳步发展,就需要技术的支持,现代化建筑业的发展,只有结合创新技术应用,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针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列举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创新

一、创新的必然性

1、在现有企业制度建设的需求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顺应时代的需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措施

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若想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需要完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从而提升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因此施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的特点,制定出严格的适合企业实情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程施工实现有章可循,确保施工过程正常进行,增强企业发展的实力。其次应该全面落实各施工阶段技术管理方案,根据合同约定严格施工,确保每个阶段工程施工能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另外需要对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影响施工过程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并采取积极的对应措施,协调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的交叉过程,确保工程按时按质保量完成。施工竣工交付前,需要对工程进行质量审查,确保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只有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当然不合格的工程立即进行返工,并责任落实到个人,全面确保工程质量。

2、深化成本创新管理

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要想在其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提升企业最终利润。深化施工成本创新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断发展降低成本的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施工步骤,避免不必要的施工支出,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投入成本。在施工前,需要健全施工开支的相关规定,发挥财务部对工程款的监管力度,确保每一笔投入都用到实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预算进行施工,建立监督机制,坚决杜绝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现象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结束后,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将剩余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强化成本创新管理,企业应该从施工技术管理的细节做起,端正态度,实现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

3、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时期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首先需要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企业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高科技人才培养,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措施,激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另外,还应该强化员工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工程质量意识,鼓励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提升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高技术、高素质的施工与管理人才队伍,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企业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4、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在施工管理

这一阶段,技术管理的关键以及最重要的技术过程便是施工图纸会审。图纸会审也是工程项目的施工准备工作之一,经由图纸会审才可以达到对设计图纸进行全方位的熟悉和把握、对设计意图进行初步的领会、对工程的特点还有难点进行掌握的目的,才可以发现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设单位与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三方组成的施工图纸会审小组经过协商,选择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消灭因设计问题而存在的缺陷,保障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工程实体质量。

5、明确管理职责,消除工程隐患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负责人首先应明确职责,对各级人员的权、职、责进行划分,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做到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把设计图从纸上准确地实施于建筑现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譬如说,参与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进行测量计算数据的复核等等。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要求,对凡是可能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技术问题和工程成品质量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到岗到人。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迅速落实到位。其次要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明确施工中各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作为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的标准,从而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6、及时而有效的技术交底

为了进一步把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应当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提出施工技术交底。在工程质量的保证以及对工程的施工进度的保证这一方面,技术交底显得十分的重要。在各级交底情况的检查方面,项目部的总工程师以及方案工程师还有工长等等都对其督促执行。各分部分项工程都应在项目施工前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为施工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并根据施工过程的变化,及时对技术交底资料进行补充。技术交底工作必须要在隐蔽以及特殊的工程当中予以加强。负责人还应当做到把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以及事故的地方进行反复强调,明确所需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等。

7、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不容忽视,以下两点需要特别留意。首先,要组织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核对是否有施工遗漏和失误,施工与设计是否相符。对重点设备和工段应进行重点检查。其次,对施工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管理经验或教训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行保存,对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提出的建议进行系统地存档和整理。

三、结语

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维持好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唯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 王伟勋.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门窗.2016(08)

[2] 牟杰.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3)

[3] 王院正,窦成兵.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初探[J].江西建材.2016(22)

[4] 张伟.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J].中外企业家.2015(15)

论文作者:肖杰,谭志荣,安承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有关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_肖杰,谭志荣,安承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