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特殊教育学校 王珊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教材编排的理解,对学生知识状况的掌握,对复习方法的选择和复习内容的设计以及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等方面有关,如何搞好复习,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课
探究色彩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 固发展的重任。当今,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优势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那么,我们如何也让复习课充满探究性色彩呢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比较与类比、假设与推理、 对应与转化等,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解 题能力 。如:水 果 店运来 梨和 苹果180千 克,已 知 梨的1/4与苹果的2/5相等,梨和苹果各多少千克?教学时引导学生把关键句转化为梨与苹果质量的比是8:5,再按比例分配,就显得简单多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供探索内容进行探究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过程。鉴于这样的认识,设计出适合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课堂学习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探索性学习内容的设计包括问题的设计、练习的设计等。
1、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如果没有问题就没有了探究的对象。
正如 爱 因斯坦 所说 :“ 提 出一 个 问 题 比解 决 一 个 问题 更 为重要。”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就应该注重探索 性问题的设计。
如:我在复习“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后,就提问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基本性质与它们类似?”学生想到了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教师就将这几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一起进行了复习。
2、 练习 的设 计 要变“ 模仿式” 为 “实践 式 ” 。“耳 熟能详”、“熟能生巧”长期以来被许多教师奉为宝贵的“经验”和成功的“法宝”,于是,复习课中,以解“模仿式”题型为主的题海战术被理解为理所当然,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探究式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获得各种水平的解答,每个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体验到思考的欢乐和学科的美感。
例如:在复习“有余数的除法”,教师设计了一道练习:爷爷患病需长期吃药,医生嘱咐爷爷每天吃6粒,爷爷要外出9天,爷爷带有50粒药片的一瓶药够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 一道具有参与性、开放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练习,这道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的学生回答:“6乘9等于54,爷爷9天得吃54粒,而一瓶药只有50粒,不够吃。”有的学生回答:“50除以6等于8余2,只能吃8天,还余2粒,不够吃 。”还有学生回答:“把50粒药平均分成9天,每天只有5粒多,不够吃。”通过练习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得到发展。
3、练习的设计还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封闭型练习只重视正确答案的唯一性,问题情境只涉及儿童学过的知识,因而对学生的思维没留下空间。开放型练习不是单凭数学知识本身就能获得合理、科学的解决,也不是获得一个结论、一种方法,而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已有的经验、价值与情感去获得问题的解决,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获得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例如在复习“统计的初步知识”这一课时,我没有安排填统计表、制统计图的练习,而是针对现在商店里买东西优惠方式多种多样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购物方案,自己选择商品,自己选择优惠方式,最后得出最佳购物方案。这些练习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十分有用。
三、加强比较辨析,合作探究,取长补短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倡导合作交流,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所谓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目的的过程。在复习课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
通过学生在展示、汇报、交流、比较、评价、反思中展示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反复建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展示学生的才华。
如六年级总复习中‘数的整除“一课,概念很多,我就以小组为单位,先让他们进行整理,绘制出一张网络图,再组织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进而对自己小组的网络图进行补充、修改,不断地完善。整堂课教师穿针引线,学生相互启发,使得本来枯燥的概念课”活“了起来。
总之, 在数学学习中,学 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知识上的盲点,在总复习时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知识上的盲点及产生原因,切实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比较辨析,利用对比题组、错题辨析、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形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干扰,防止混淆,使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辨析能力。
论文作者:王珊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探索者论文; 知识论文; 爷爷论文; 能力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