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英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255000
语文教学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化知识为能力呢?我从以下几点做了尝试:
一、教学内容要开放
听了临淄稷下小学张爱玲老师的讲座以后,我在教学古诗的时候也放手让学生自学了一把。真没想到,学生带给我的是如此大的惊喜。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诵:“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接着提问:“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看到在西塞山前翩翩起飞的白鹭,有的在引吭高歌,有的在和同伴嬉戏,有的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有的……”还有的说:“我看到盛开的桃花在蒙蒙细雨的冲刷下,显得更娇艳了。”还有的说:“我看到有个人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在那里钓鱼呢!”接着我又灵机一动,问学生:“这首诗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愣了片刻,郭钰珂举起了小手,非常自信地告诉我是“不须归”。我听了后,不自觉地对她伸出了大拇指。接着我又问:“‘不须归’什么意思?”学生说:“就是不想回去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想回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是因为看到在西塞山前翩翩起舞的白鹭,舍不得回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的说:“是因为他看到盛开的美丽的桃花,还有在小溪中游来游去的肥肥的鳜鱼。”还有的说:“他在享受飘落的小雨,感受春天带给他的快乐。”还有的说:“他被眼前的美景给迷住了,忘了回家。”还有的说:“他看到鳜鱼那么肥,想多钓几条回家和家人共同分享。”有的说:“作者可能厌烦了官场中的勾心斗角,想远离喧闹,到这里来寻找一份宁静。”还有的说:“张志和除了是有名的诗人外,还是一位有名的画家。在闲游中忽然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他非常兴奋,想把这么美丽的景色印在自己的脑海,创作出得意的作品。”还有的说:“他可能是一位高人,正在等待伯乐发现他这匹千里马呢!”我不禁为学生精彩的回答喝彩,这些都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预想到的。没想到学生给了我这么大的惊喜。
虽然这些答案与教参上的表现作者的悠然自得相距甚远,但我还是认同了这超越文本的思想,因为他实现了课堂的开放,让站在21世纪门槛上的学生与远在唐代的张志和进行交流对话,也许他们不能体会张志和的心情,但这又何妨?如果千古传诵的诗句只有一种理解,那么它的生命或许早就终结了。阅读结果的超文本思想,正体现了孩子们的个性,体现了生命的自由,尊重了学生生命的独立存在。
二、阅读教学要“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这远比教给其某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而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甚至直截了当告知学生结论,只是“授之以鱼”,“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能饱食终生。那么,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了呢?叶老早有精辟的论述:“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已能从阅读中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屋”和“颜如玉”的。
三、写作教学要贴近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四、关于学生课外评价
对于学生的阅读,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1.同伴之间互相评价。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我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非常感兴趣,效果也不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展示的积极性。
2.小组之内互相评价,根据学生读书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评价。学生展示的方式也不同,有的采用朗读的方式,有的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有的用绘画的形式……
3.集体评价。我根据学生读书的情况,也采用了一系列的评价方式,如手抄报展示、讲故事比赛、抢答赛、小测试等等。通过各种方式的评价,激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总之,“学语文”最终目的是“用语文”,我们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论文作者:刘秀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学生论文; 的说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评价论文; 之以论文; 鳜鱼论文; 学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