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跃翔[1]2004年在《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太行山雄居华北平原西缘,是海河的发源地。建设太行山森林生态体系,对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和改善老区生产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太行山绿化工程是全国重点林业建设工程之一。 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太行山中段植被的分布规律以及该地区的环境制约因子,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将对太行山绿化工程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使这一生态工程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早日实现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研究: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A、CCA、DCCA等方法,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研究了太行山中段各群落类型、结构及分布格局。用TWINSPAN进行的数量分类,共划分出10个群落类型。DCA排序结果表明,DCA第一轴反映海拔变化,DCA第二轴表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随着环境梯度变化,不同的植物群落在排序图上也有各自的分布范围。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DCA排序格局图与植物群落类型的排序图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DCCA排序大大提高了种与环境的相关性,更有利于排序轴生态意义的解释,但其二维排序图与DCA排序图相比,点的分布更加紧凑、集中,使得群落类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因而如果同分类方法结合使用,DCA在样地和物种排序上的效果好于DCCA和CCA。 2.植物群落的模糊数学排序研究:运用模糊数学排序对样地的环境因子和植被数据进行了直接梯度分析,结合TWINSPAN分类结果,与DCCA比较,模糊数学排序直观的得出了环境因子和植物群落间的关系,分辨率较高。 3.植被的演替研究:本文对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进行演替研究时,选取样地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并且科学揭示了太行山中段地区的群落演替现状和各群落的演替阶段,对各演替阶段今后的演替方向作出推测。 本文通过对植物群落生态关系的研究,不仅对生态关系分析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研究,而且应用已建立的方法分析获得的大量调查数据,揭示了隐含在杂乱浩繁数据中的生态学规律。
李军玲[2]2004年在《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种间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行山中段主峰红岩岭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东南部,左权县境内,海拔2089m,地势由西北斜向东南,东南部山岭高耸,西北部较为平坦,大部地区海拔在1200m以上。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该区内居住有大小村庄若干个,放牛、牧羊及矿产开发对植被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本文以太行山中段植被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及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迭叁个方面深入探讨和研究了该地区群落类型、结构、生态及分布格局,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类型、生境、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优势种的种间关系。 在该地区植被的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的研究方面,运用2×2列联表、x~2检验方法对群落优势种进行总体相关性和种对间的联结性检验,利用共同出现百分率Jaccord指数测定种对间的关联度,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刻画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对生境要求相同或相似的种对表现出显着的正关联;种间关系因群落类型不同而有明显差异。x~2检验呈显着、极显着相关的种对数少于相关分析和秩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优于Pearson相关分析。 在该地区植被的优势种生态位的研究方面,仍然运用TWINSPAN把样方分为8个群落类型,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迭指数公式测定群落中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迭,并分析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越强;生态位重迭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似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高的重迭值,反之则较低;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不一定为群落的建群种。 通过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TWINSPAN、DCA、DCCA排序,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研究了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机制,把植物群落分为8个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的DCCA第一轴基本上反映了土壤水分的变化,第二轴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对群落的干扰程度,物种多样性指数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随人类的干扰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环境因子中,氮、有机质、海拔与第一轴呈负相关,其余因子与第一轴呈正相关,而铜、PH值与第一轴夹角很小,说明它们和水分梯度有显着的正相关,而锰、电导率与第二轴夹角小,说明它们与第二轴相关性大,而磷和第二轴却呈显着负相关。
张金屯, 孟东平, 席跃翔[3]2008年在《自组织神经影射网络排序及其在植物群落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自组织神经影射网络(SOFM)对复杂问题和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功能,其特征完全适合植物群落的排序研究。该文介绍了SOFM的基本原理和排序分析过程及方法,并应用SOFM网络排序对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进行了排序分析。其计算过程在Matlab 6.5神经网络工具箱中实现。结果将68个样方排列在SOFM拓扑空间,排序轴反映了明确的生态梯度,能够反映植物群落间的生态关系,生态意义明确,符合植被实际,表明SOFM网络是有效的植物群落排序方法。在SOFM排序过程中也很容易进行聚类,有利于群落分类和排序的结合。
杨振荣[4]2012年在《山西沙棘群落数量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植被在水平地带上有逐渐的过渡性,在海拔梯度上形成明显的垂直带谱,对研究黄土高原植被分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的影响,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灌丛生态系统在山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沙棘灌丛在山西省范围内广泛分布,不但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对植被恢复、保持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为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沙棘属( Hippophae),属半阳性树种,耐高温、低温、干早、贫瘠、盐碱、风沙等恶劣的环境,是典型的山地落叶阔叶灌木之一。沙棘灌丛在山西省分布的主要地理位置是36°26′-40°33′N,111°51′-114°26′E,海拔800-2100m的丘陵山地。沙棘对不良气候的抵抗力较强,并有保土、防风的效能,可作分布区内山地荒山造林的树种。因此,对沙棘群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山西的恒山、太行山北段、太岳山、吕梁山等研究区域的47个样地165个样方,调查结果表明:山西沙棘群落内维管植物共203种,隶属于54个科,159个属。沙棘群落区系成分复杂,各类成分并存,其中以温带成分占优势,表现出种子植物种的多样性和属的地理分布型多样性等特征。群落外貌以地面芽为主。本研究应用TWINSPAN分类将调查的165个沙棘样方划分为10个群丛,分别是:Ⅰ沙棘—针茅群丛、Ⅱ沙棘—披碱草群丛、Ⅲ沙棘—披针叶苔草群丛、Ⅳ沙棘+黄刺玫—白莲蒿群丛、Ⅴ沙棘—草木樨群丛、Ⅵ沙棘—野燕麦、Ⅶ沙棘—粗齿铁线莲、Ⅷ沙棘—龙牙草、Ⅸ沙棘—委陵菜、Ⅹ沙棘+土庄绣线菊—披针叶苔草。DCA排序图第一轴反映了光照梯度,第二轴反映了土壤水分。DCA研究结果表明制约沙棘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土壤水分。通过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研究了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沙棘群丛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反映了该区植被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按不同群丛类型划分,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草本层高于灌木层,均匀度指数灌木层高于草本层,表明草本层物种丰富而灌木丛物种分布比较均匀。
沈利娜[5]2008年在《峰丛洼地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研究》文中认为峰丛洼地生态系统是岩溶区最贫困、人地矛盾最尖锐、石漠化最严重的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峰丛洼地可持续生态系统任务艰巨。植被恢复是重建该生态系统的首要任务,遵循恢复生态学原理和植被的演替规律,采用自然恢复与人工诱导恢复相结合是恢复和重建该退化生态系统的有效技术方法。系统研究峰丛洼地植物群落的恢复演替在岩溶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岩溶学、野外生态学方法,在多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分类学、数量生态学、微生物学等方法,从植物区系、种群、群落生态学、土壤学、微生物学、恢复生态学和系统生态学等角度,对弄拉峰丛洼地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数量分类与排序、物种多样性、群落关系、土壤微生物等,同时对群落环境进行了细致调查并首次采用PCA分析环境主导因子,目的在于研究南亚热带峰丛洼地恢复演替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结合峰丛洼地各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南亚热带峰丛洼地恢复演替的特征和趋势,旨在为岩溶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系统重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要点如下:1.野外调查20个样方,经鉴定共有398个物种,运用TWINSPAN 9次划分,得到11个组,结合群落特点归为10个群丛。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将20个样方的10个环境因子归为恢复条件因子,人地干扰因子,地形因子,坡石因子4个反映样方环境情况的综合环境因子。DCA排序、DC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较一致,DCA二维排序图、DCCA二维排序图结果较吻合,CCA排序和DCCA排序都反映了恢复条件、人地干扰是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地形、坡石因子次之。结合PCA分析,恢复时间、人为干扰、岩性、坡位四个环境因子对群落分布影响大于露石率、坡度、坡向等。DCCA排序空间能够较好地反映群落在主要环境梯度上的分布和恢复演替序列,是最合适峰丛洼地植被的排序方法。TWINSPAN分类,环境因子的PCA,植被的DCA,CCA,DCCA叁种排序相结合,能很好地反映峰丛洼地环境梯度的变化与植被数量特征的响应和相互关系。2.结合恢复条件和数量生态学研究结果将弄拉峰丛洼地植物群落划分成恢复前期、恢复前中期、恢复中期、恢复中后期和恢复后期5个阶段。乔木层多样性随恢复进行基本成线形变化,灌、草两层多样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变化,Pa、Ga和H变化趋势一致,在恢复前期到中后期大体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草两层差异不大,随恢复进行,乔木层与灌草两层差异减小。后期草层物种锐减,呈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南亚热带峰丛洼地植物群落随恢复的进行物种数目和个体数量持续增加,但到乔木层发育时林下植物有一个先发展后消退的过程。5个多样性测度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 Pa与Ga,H与Pa,H与Ga,Jsw与H极显着相关,Pa与Jsw显着相关。对群落总体多样性的研究显示Pa、Ga、H和Jsw有相似的变化趋势,D与其他4个指数变化不同。在恢复过程中对群落多样性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恢复时间、人为干扰强度,其次为岩性、露石率和坡度等地形、坡石因子。群落生物多样性是研究群落恢复演替理想的定量指标。3.在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土层中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土壤微生物总数基本呈现出上层>中层>下层的特点。植被改善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区系,不同群落恢复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微生物总数在上层表现为顶级林>灌丛>乔幼林>灌草丛>草丛,在中层则表现为灌丛>乔幼林>顶级林>灌草丛>草丛,下层表现为灌丛>顶级林>乔幼林。土壤环境决定着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有效N、土壤空隙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土壤pH值、MgO、Al2O等成负相关。长期的演替,使得土壤微生物逐渐适应岩溶生态系统富钙偏碱的土壤环境,并表现出一定的耐碱性。4峰丛洼地存在结构受损和景观受损两种受损类型。次生进展演替和人工经营是弄拉最主要的两大类恢复方式,根据植被和环境可细分为裸岩、裸地、草丛、次生灌草丛、次生灌丛、次生乔幼林、次生顶极林、人工林、农耕地、弃耕地10种类型。根据自然恢复人工经营情况和具体的地貌景观特点,总结了弄拉峰丛洼地恢复演替趋势,综合过去的研究结果,归纳出峰丛洼地群落自然恢复演替的一般特征并以图的形式表示弄拉峰丛洼地自然恢复演替中各植物群落间的关系。峰丛洼地恢复演替的盛行顶极群落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地形—土壤演替顶极,群落植物种类带有岩溶区特点,是植物和岩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李晋鹏[6]2008年在《山西吕梁山南端植被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梁山南端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向暖温带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的过渡地带。采用TWINSPAN分类,DCCA排序法,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对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的生态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74个样方划分为18个群丛,分属于8个群系,2个植被型。其中4个群丛为森林群落,14个群丛为灌丛。这18个群丛属南暖温带性质的次生植被类型,代表了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的主要类型,野外考察表明这些群丛都不同程度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样方的DCCA排序较好的揭示了该研究区域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海拔、坡度、土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向和人类干扰6个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其中制约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是海拔高度和人类干扰,另外,坡向和土层厚度也对植物群落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结合TWINSPAN分类、DCCA分析,对该地区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4个样方共记录了种子植物109种,分属41科91属;植物群落的总体多样性变化趋势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群落结构来看,灌木层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则有下降的趋势(Simpson指数例外);物种多样性指数的DCCA排序图反映了海拔和人类活动干扰是影响该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运用x~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22个优势种,231个种对的种间关联和相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呈显着和极显着关联和相关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低。22个优势种划分为5组,同一组内的种类,资源利用方式和生境要求比较类似,而不同组间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清楚的反映了优势种种间关系以及它们在群落构建,资源利用和生态位上的差异。结合以上分析,可以表明吕梁山南端植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的垂直分布格局,在海拔690-1100 m的低山和沟谷中主要分布着荆条和酸枣灌丛;海拔1100-1300 m阳坡和半阳坡主要分布着灌木状橿子栎林,并伴生有少量的侧柏和鹅耳枥;在1300-1570m主要分布着以辽东栎为建群种的森林群落;灌木状檀子栎林的分布,是该地区处于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向暖温带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的交错区的主要标志。
孟龙飞[7]2012年在《山西虎榛子群落数量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属于桦木科(Betulaceae)、虎榛子属(Ostryopsis),具有极强的生活力,窜根性能好,耐旱、耐寒、耐贫瘠,是我国特有优良护土灌木,具有改良土壤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的灌木树种。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量生态学方法,从植物区系和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对虎榛子群落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包括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特征、分类与排序、物种多样性、种间关联和生态位等方面,定量的分析了虎榛子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以期为虎榛子种群和群落的恢复、物种保护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86个虎榛子样方共记录种子植物139种隶属于106属40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38科104属136种。含5属以上的科4科,单、寡种属共53属,这些科、属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23科,北温带分布10科,分别占总科数的57.50%和25.00%。属的分布区类型中,以温带分布占优势,(72属,占总属数的80.90%),其中北温带优势明显(36属,占总属数的33.96%),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的暖温带性质。群落外貌以地面芽植物和高位芽植物为主,显示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冬季寒冷而漫长的特点。(2)应用TWINSPAN等级分类方法把群落86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分类结果很好的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的关系。DCA排序结果表明:样方DCA排序图第一轴基本上反映了各森林群落所在环境的海拔和枯枝落叶层厚度,即从左到右,海拔逐渐升高,枯枝落叶层厚度逐渐变大,但变化不明显。第二排序轴(纵轴)主要反映了各森林群落所在环境样地的坡度和坡位,即从下到上,坡度逐渐由缓变陡。(3)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群丛间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差异,群丛III和Ⅷ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而群丛Ⅰ和Ⅵ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低。草本层对各群丛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贡献较大。(4)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合植物种群的生态适应性对虎榛子群落的生态种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本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种对,灌木层次之。群落各层之间以及群落之间正关联比大于负关联比,正显着率大于负着率,说明虎榛子群落正处在波动期间。依据优势种种间关系结果,结合种群的生态特征,将虎榛子群落40个优势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分别为白皮松生态种组、虎榛子生态种组、蚂蚱腿子生态种组。(5)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Hurlbert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迭指数分别对山西虎榛子群落40个优势种生态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乔木层中白皮松和侧柏的生态位宽度较大,LNB和HNB分别为0.8857、0.0748和0.8708和0.0686;灌木层中虎榛子、黄刺玫、黄栌生态位宽度较大,LNB和HNB分别为1.9143、1.7046、1.3825和0.9964、0.5570、0.2547;草本层中披针苔草和白莲蒿的生态位宽度较大,LNB和HNB分别为1.8367、0.7430和1.7615、0.5680。生态位宽度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能力越强,且在群落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灌木层中生态位重迭最大的是虎榛子和黄刺玫,其重迭值得到0.711,这说明在调查的样方中,二者利用的资源和环境极为相似;草本层中披针苔草和白莲蒿的生态位重迭度最大,达到了0.694,说明二者利用生境的模式在其记录的物种中最相似。
魏珍[8]2011年在《济源浅山区植物群落特征与鼠类食物组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河南省国有济源市愚公林场,对当地浅山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动态、灌草丛生境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栓皮栎种子雨时空分布和鼠类食物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结合鼠类在不同生境中的数量分布和胃检结果,阐明动植物群落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为动植物相互关系研究、促进森林退化地区的植被更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济源浅山区植物群落种类组成丰富度较低,但科属组成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已经趋于稳定。该地区植物群落主要包括叁个群丛:栓皮栎-荆条-白羊草群丛、黄刺玫+荆条+黄栌+铁杆蒿群丛和铁杆蒿+荆条群丛。2.灌草丛生境中的植物多度随着季节变化波动较大,其中春季多度最高,夏季降至最低,秋季略有回升;植物地上生物量以春季最小,夏季急剧增长,秋季又略有增多。鼠类密度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加,与灌草丛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性。3.栓皮栎种子雨在不同年份的产量不同,种子的败育率和虫蛀率较高;不同栓皮栎个体在同一年份繁殖期基本一致,不同年份间则略有差异;栓皮栎种子雨落地后的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特征即80%以上的种子都分布在东南方向;栓皮栎种子距母树距离的分布为二次分布,且具有很高的决定系数,随着距母树距离的增加,掉落到地面的种子量增大,至树冠边缘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逐渐减小。4.鼠类食源植物多为其分布生境中的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同一季节不同生境中的鼠类食物组成无明显差别;植物群落类型不同,群落中的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就不同,能够为鼠类提供食物的种类和时间就不同,从而造成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的鼠类密度有差别。
金山, 张珍珍, 王昱, 铁军, 茹文明[9]2016年在《浊漳河湿地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文中研究表明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浊漳河湿地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聚类分析可将浊漳河湿地植物群落划分为12个群丛:马唐群丛、狼尾草+稗群丛、香蒲+慈姑群丛、香蒲群丛、矛叶荩草+大蓟群丛、旋覆花+酸模叶蓼群丛、藨草+芦苇群丛、藨草+狼尾草群丛、水莎草群丛、鬼针草+野大豆群丛、水蓼+水芹群丛、红蓼群丛;DCA排序轴第1轴(横轴)主要反映了水质和人为干扰的情况,排序轴第2轴(纵轴)主要反映了土壤水分梯度的变化情况。TWINSPAN和DCA这2种方法对样地和植物种的分类、排序结果一致,能够有效分析浊漳河湿地植物种分布的差异性;在浊漳河湿地,中生和旱生植物群落占调查总数的34.3%,说明近年来浊漳河湿地仍在发挥其作用,但干旱现象日趋严重。
康永祥[10]2012年在《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在黄土高原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北部的丘陵地区,河北北部的山地,山西恒山以南的山地,陕西和甘肃的黄土高原以及秦岭北坡等地,是该区域重要的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本论文根据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的分布特点,通过该区域6个山地(东灵山、灵空山、黄龙山、子午岭、太白山、小陇山)192块20×20m的样地调查,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对该群落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区系的起源和演化、群落结构与外貌特征、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生物多样性、群落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关系及其种间联结性、辽东栎林的更新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群落种类组成及区系分析(1)辽东栎林群落组成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6个地区192个样地中计有种子植物507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76科,238属(恩格勒系统),占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科的51.7%,属的27.5%,种的15.7%,是黄土高原地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森林群落之一;该群落区系科属系数较大,较少的科含有较多的种,较多的科含有较少的种,大于20种的科占总科数的6.6%,而所含种数占总种数31.8%,仅含1种的科占总科数的25.0%,而种数仅占总种数3.7%。(2)辽东栎林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又与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温带成分占本区系属数的67.1%,种数的64.1%,热带区系成分仅占20.1%;群落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南北交汇,东西杂居,具有明显的过渡性。(3)在黄土高原,辽东栎的出现要早于上新世,可能起源于中新世到上新世之间,而更新世可能是辽东栎林发展的主要时期;该区系奠基于第叁纪华北古老植物区系之上,通过种间竞争、环境适应形成了以辽东栎占优势的群落结构。2.群落结构和外貌特征(1)地区之间辽东栎林群落优势种的种类组成和外貌特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表现,其主要种类出现与否和辽东栎林群落的地域关系密切;研建的种面积曲线模型能很好反映各地区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2)辽东栎林群落组成种的生活型以高位芽占优势(56-66%),充分体现了森林群落的特点;不同区域之间群落组成种的生活型区别明显。(3)地区间的辽东栎林群落内植物种的生态类型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太白山、小陇山湿中生类型较多,缺乏绝对旱生型植物;而子午岭和黄龙山,旱中生植物的比例较高。3.辽东栎群落类型及其生物多样性(1)根据PCA二维排序结果,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可划分为12个群丛,分别为辽东栎+箭竹+森林糙苏、辽东栎+鞘柄菝葜+鹿药、辽东栎+胡枝子+地榆、辽东栎+杭枝梢+山萝花、辽东栎+水栒子+林地早熟禾、辽东栎+黄蔷薇+白羊草、辽东栎+虎榛子+黄精辽东栎+白刺花+白羊草、辽东栎+土庄绣线菊+小红菊、辽东栎+沙棘+冰草、辽东栎+连翘+地榆、辽东栎+沙梾+唐松草。(2)不同群丛之间生物多样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总体的生物多样性大小顺序为T2>T1>T3>T11>T9>T7>T5>T12>T4> T10>T6> T8。(3)环境资源承载力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密切。环境条件越优越的群落其生物多样性越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北坡>西北坡>东南坡>西南坡>南坡。4.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1)乔木层辽东栎、白桦、油松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值明显大于其它树种,是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的建群种或共建种,其对有限资源的强烈竞争是该区域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2)灌木层中,土庄绣线菊、黄蔷薇、虎榛子生态位宽度值较大,是黄土高原不同辽东栎林灌木层的主要种类,这些种在辽东栎林群落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3)草本层中,主要种群披针叶苔草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广布种,几乎出现于所有调查的样地中,生态位宽度值在草本层中最大,但其对辽东栎林群落分类的意义不大。5.群落内种间关联性分析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主要乔灌木的种间联结性,总体上表现为不显着正关联。在703个种对中,正关联371对,占总对数的52.8%,负关联294对,占总对数41.8%,无关联38对,占4.7%(Jaccard指数);有44个种对的关联性达到极显着水平或显着水平(含正、负关联)。6.辽东栎林下更新特点(1)辽东栎林存在种子更新和萌芽更新2种方式,在人为干扰严重的林分、阳坡、陡坡其以萌生更新为主,而干扰较小的林分以及阴坡、缓坡则以种子更新为主。(2)在林窗更新的辽东栎苗的成苗机会远大于林下更新,其中,开敞度为0.6-1.0的中等林窗更适宜于辽东栎幼苗的更新和成树。(3)黄土高原地区(不含太白山),阴坡和半阴坡的更新苗数量以及更新苗生长状况要明显优于阳坡和半阳坡,其天然更新苗密度大小的顺序为:北坡>东坡>西坡>南坡。
参考文献:
[1].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研究[D]. 席跃翔. 山西大学. 2004
[2].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种间关系的研究[D]. 李军玲. 山西大学. 2004
[3]. 自组织神经影射网络排序及其在植物群落分析中的应用[J]. 张金屯, 孟东平, 席跃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4]. 山西沙棘群落数量生态学研究[D]. 杨振荣. 山西师范大学. 2012
[5]. 峰丛洼地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研究[D]. 沈利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6]. 山西吕梁山南端植被生态学研究[D]. 李晋鹏. 山西大学. 2008
[7]. 山西虎榛子群落数量生态学研究[D]. 孟龙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12
[8]. 济源浅山区植物群落特征与鼠类食物组成研究[D]. 魏珍. 郑州大学. 2011
[9]. 浊漳河湿地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J]. 金山, 张珍珍, 王昱, 铁军, 茹文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10]. 黄土高原辽东栎林群落生态研究[D]. 康永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标签:数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生态位论文; 沙棘论文; 群落结构论文; 物种多样性论文; 多样性指数论文; 群落演替论文; 植物分类论文; 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