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念:区域主义还是全球主义?_国际关系论文

新观念:区域主义还是全球主义?_国际关系论文

新观念:地区主义还是全球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义论文,新观念论文,地区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当前,世界进入冷战后的时代,我们应创造冷战后时代的新观念,按照新观念建立国际关系的新框架和新秩序。应当建立国家的和世界的“经济优先”观念、国际关系的“非同盟化”和“非军事化”观念、“无主宰的国际秩序”观念。“中国威胁论”者既不懂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念,其所鼓吹的“威胁”论调也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维护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一种“防御”观念,不是侵略别国。中国历史上的“王”、“霸”观念,是治吏民、安国家的观念,不是什么侵略别国和霸占世界的观念。

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时代结束,冷战后时代开始,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新趋势,展现出人类在21世纪的乐观的前景。

但是,冷战后时代的地区的和全球的新秩序尚未建立起来。冷战后时代的新秩序之所以难以建立,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人们还在用冷战时代的观念“范式”来思考和研究冷战后时代的问题,这妨碍着冷战后时代世界新秩序的形成。要想建立冷战后时代的地区的和世界的新秩序,首先必须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抛弃在冷战时代关于世界秩序的旧观念,按照新的观念,建立国际关系的新框架和新秩序。

在冷战时代,国际关系的基本观念是社会制度对抗、阵营对抗和意识形态对抗。而所有这些对抗的“基石”或“支柱”,是军事实力对抗。结果,形成了以军备竞赛和军事冲突为特点的敌对性的国际关系。各类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杀伤能力步步升级,人类面临毁灭性威胁。现在,虽然冷战时代结束了,但是冷战时代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原有的巨大军事实力、巨大的武器市场和军事对抗体制,并没有实质性的削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军事实力的质量有了更大的提高。冷战时代的观念和偏见,已具有习惯的性质,尤其难以改变。这些观念和偏见还大量存在于一些政府官员们的言论中,也体现在实际的国际事务中。在美国国会中,有些人说:“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是迥然不同的,它们将始终相互冲突。”他们把中国视为“专制国家”,从而主张“孤立和遏制中国”。有的政府官员,仍然把“军事同盟”或“安全同盟”作为国际关系的主要体制。美国国防部长佩里说:“日美安全同盟在防止中国扩充军备上是最重要的”,他把美军在亚洲的存在视为亚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北约还在努力东扩,一些国家打着建立“安全伙伴关系”、“和平伙伴关系”的旗号,建立双边的和多边的“安全协议”、“安全同盟”,等等。实际上,这些人仍然把“结盟”、“军事实力对抗”等冷战时代的观念引到冷战后时代的国际关系中来。但是,冷战后时代的地区的和世界的新秩序,绝对不能再以“结盟”和“军事实力对抗”作为基础,而应当以地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和平共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地区和世界的新秩序。为此,我们必须创造新的观念。

1.建立国家的和世界的“经济优先”观念

各个国家都把国家的、地区的和全世界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国际关系的基础。在国际关系中,把经济与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严格分开,将国际关系经济化,并按照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经济活动的普遍规则,发展各国之间的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以各国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作为国际关系的基石,才能逐步建立起与冷战时代根本不同的世界的新秩序。这就是国际关系中的“经济优先”原则。

2.建立国际关系的“非同盟化”和“非军事化”观念

(1)国家之间的“同盟”观念以及由这种观念建立起来的“同盟关系”,是冷战时代的产物。事实说明,任何形式上的同盟关系,无论是二极的、三极的或多极的同盟关系、安全伙伴关系、和平伙伴关系,等等,都具有某种封闭的、宗派的性质,而且往往都是以“安全”作为同盟关系或伙伴关系的核心。这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国际紧张局势和军事对抗。

(2)努力促进国际关系非军事化,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军事实力。全面禁止核试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但是无核国家的共识,也已经成了大多数有核国家的共识,这是国际关系非军事化的最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应当成为联合国的首要的议事日程。如果人类在21世纪大大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或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人类才会出现真正的新时代。

3.建立科学的历史观念

要建立和平共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国际关系,必须深入研究各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观念。比如,现在有些人鼓吹“中国威胁论”,除了别有用心的人之外,“中国威胁论”者根本不懂中国的历史和传统观念。据中国的军事史学家统计,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3000多次战争,几乎都是国内战争,没有发动过对外侵略战争。应当说,这是受中国传统的战争与和平观念影响的。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由此而形成中国人的特别强烈的文明自豪感。而中国的传统思想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以懦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的语言有自己的历史含义。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和圣人贤哲,都认为“兵为凶器,战者危事也”,“兵为凶器,王者不得以而为之”。战与不战,均以“义”为准绳,即“兵以义动”。中国的封建王朝,都把武装建设视为国家大事,这是一种“防御”观念,即所谓“修武备,备非常”,“在上者必有武备以戒不虞”。中国的帝王,既反对“好战”,也反对“忘战”。他们认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难平,忘战必危”。兵革的用途在于“救乱诛暴,谓之义兵”。中国地域广阔,长期战乱的经验,使封建统治者们深知,必须“率义以正天下”。“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者无敌,骄兵先亡”,坚持为正义而战。中国自秦汉统一以来,“天下一统”形成了一个不可动摇的传统政治观念和军事观念。中国人所说的“天下”就是指中国,“经营天下,期于混一”是中国封建统治者治国的根本原则。因为,只有国家统一,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安国富民”。“内乱”和“边患”都是军国大事。自汉朝以来,中国以洛阳为“中土”设东、西、南、北4郡,共4海12州。此后,“帝王莫不以中原为正统”。“中”就是朝廷之地,“中”统“四海”,即东西南北中,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下”。所以,中国人所说的“天下为一”,“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并非是说中国人要霸占整个地球。现在的“中国威胁论”者说,中国皇帝的统治就是要求“天下的一切”都要归属于他。认为,中国的传统就是“有大国野心”,“好战”,“胆大妄为”,是“侵略性民族主义”,“现在的中国人也继承了这些历史观念,要霸占全世界”。这是根本不了解中国传统观念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称王、称霸的观念是中国封建帝王的根本的观念,但这个“王霸”的观念也有具体的含义。“王霸无异道,昔三代之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则谓之王。天子微弱,不能治诸侯,诸侯有能率其与国,同讨不庭,以尊王室者,则谓之霸”。可见“王道”、“霸道”,是“本仁祖义”的“先古之治”,是帝王维护国家统一、政令统一、禁暴诛乱的观念,是治吏民、安国家的政治观念,这与儒家的“德政”、“德教”是一致的,是“义立而王,信立而霸”。这是封建的治国安邦观念,而不是什么侵略别国,霸占世界的概念。是“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的观念。把中国古代的“王霸”观念,说成是侵略、好战,是要在全世界称王称霸,是十分可笑的。

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观念有真切了解的人,则作出了与“中国威胁论”不同的结论。美国前国防部长黑格说,“要了解历史”,“回顾历史便可以了解,中国既不是进攻性的,也不是什么国家主义和帝国主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中国对于它认为是其领土的地盘,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捍卫,决不会放弃”。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是中国人传统的“绝对观念”。

4.必须彻底抛弃一国领导和主宰世界的观念

凡是主权国家,国家的主权就是不可侵犯的。主权国家是平等的。在国家之间无法建立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也无法用一个国家的制度和价值观来统一世界。美国总统克林顿认为,“恢复所有美国人的理想和维护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的领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又说,“当我们从工业化时代迈向信息时代,从冷战世界进入地球村时代的时候,我们获得了在国内和全世界推进我们的价值观的绝好机会”,“在国外,我们有责任促进自由和民主”,“我们必须继续领导这个世界”,“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多边主义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这种用推行自己的价值观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思想,是行不通的。把这种观念用于国际关系,是引起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根本性因素。按照“一国领导”的观念,建立“一国主宰”的地区秩序和世界秩序,是不可能的,把“一国主宰”作为世界战略原则,是危险的,至少中国人是这样认为的。只有建立“无主宰的国家秩序”,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上一些国家害怕中国确立在亚洲的“主导权”,害怕中国扮演“亚洲盟主”的角色,害怕中国成为“超级大国”。这些人是用冷战时代的旧观念和偏见,来观察和分析中国,不符合中国的现实,也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有的人把中国视为“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是把中国作为“战略遏制”和“战略对抗”的对象。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发展危险,中国不发展也危险。中国人口多危险,中国进口谷物、能源也危险。劝说中国人改变生活方式,不生人,不吃肉,不吃鱼,不吃粮……真是荒唐!显然,对于此类“中国威胁论”,中国是不屑一顾的。

同样,我们也必须用新的观念来建立东北亚地区的新秩序。现在的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现存的问题,一部分与二战相关,一部分与冷战时代相关。要建立起良性发展的21世纪的东北亚地区新秩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使这个过程成为自然的进化过程,成为自然的“水到渠成”的过程。要从逐个解决东北亚地区现存的迫切问题做起。

(1)按经济的全球化规划,大力促进东北亚地区开放的、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不搞什么“地区的国家集合体”,不搞“地区共同体化”,不搞什么“同盟关系”、“伙伴关系”。而是开展各国企业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开放的经济合作关系是这个地区新秩序形成的基础。这种关系正进一步活跃和普遍化。

(2)这个地区的各国之间,本着“求同存异”,“交欢不交恶”的观念,全部建立友好合作的邦交关系。没有正式的邦交关系,难以开展经济合作关系以及其他关系,也是地区的最大不稳定因素,妨碍着新秩序的形成。

(3)朝鲜半岛的和平和中国的统一,是地区新秩序进程中的重大步骤。朝鲜半岛的和平,是北南朝鲜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两个国家之间只能建立和平关系,不能建立战争对抗关系,对此国际社会应起促进和平的作用。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中国的内政,“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台湾独立”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从传统看,从现实看,都是不可能的。中国统一的最好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因此,按照中国传统的“全国家”、“天下一统”、“天下为一”观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社会应朝着这个方向,创造中国和平统一的良好的国际条件。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人重视“应天顺民”的传统,追求“安居乐业”的生活,中国的统一是不困难的。

标签:;  ;  ;  ;  

新观念:区域主义还是全球主义?_国际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