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第十届全国伦理学研讨会综述_市场经济论文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第十届全国伦理学研讨会综述_市场经济论文

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第十届全国伦理学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学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研讨会论文,第十届全国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庆祝中国伦理学会成立20周年暨全国第十次伦理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23日—26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26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178人出席会议,提交论文86篇。代表们围绕“伦理道德建设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中心议题展开了分组讨论和大会交流。现将研讨中的几个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这是会议讨论最集中、最热烈的一个问题。有人提出建构这样的道德体系要注意八点:1)概括市场经济提出的主要问题;2)研究社会主义道德的框架体系;3)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继承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积极地吸收全世界的文化道德成果五个问题;4)注意研究规范问题如党政干部的道德规范、公民的道德规范、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规范,以及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化问题、西方道德规范体系的借鉴问题等等;5)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法制并行的道德问题;6)处理好道德价值多元化与导向一元化的关系问题;7)赋予道德核心、原则、规范以新的内容,使之不断丰富发展和便于人们接受;8)研究道德建设的功能问题。

有人指出,坚持伦理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三个基本的标准:一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二是在对待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上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在构建社会道德价值的基本导向上,坚持集体主义。

有的人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道德建设现代化,要充分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辩证地解决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确立既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又能体现正确方向性的价值导向;二是要正确处理好道德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调动道德上的一切积极因素,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使当代中国道德准则体系成为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关于道德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

有人认为,市场法律制度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法律制度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它的正常运行是以该制度下的人具有的“文化”水平为前提的。如果行为人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准低于要求,相应的市场法律制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人指出,法律可以建立有效的经济秩序,但不能提供经济运行的动力。因而当把市场经济只当成“法制经济”的时候,至少就模糊了经济动力问题,从而有可能使企业的经济运行走向误区。

有人对传统德治主义与现代法治社会下的道德生活模式作了对比,认为德治主义传统下道德生活模式是:1)道德约束层:重自律轻他律;2)道德施教层:重宣讲轻制度;3)道德分布层:重私德轻公德。这种德治主义的道德生活模式不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需要。法治社会的道德构架应是:1)群体道德优先:道德实施的前提;2)官德重于民德:道德运作的根本;3)权利义务对等:道德赏罚上健全;4)制度胜于承诺:道德建设的保证。

有人提出,要把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认为道德建设领域引进制度范畴,可以弥补个人德性伦理的不足。个人的道德理性是有限的,个人的道德意志也是有限的,必须靠制度的约束,才能从个体的善上升到群体的善。制度的强制性、具体性、明确性有利于道德约束的硬化,同时制度对个体来说具有先在性,人们在遵行制度的过程中,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从必然到自由的超越。由此,可以培养人们遵守规则的意识,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的道德观念相互冲突,善恶是非界限模糊;因此,靠制度比靠道德更有效,也更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有人还指出,当前要解决“流氓致富”和恶意违约之类的经济道德问题,在精神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的同时,要强化经济道德的制度化建设,即用正式制度的形式将一些经济道德准则固定下来,从而变单一的精神约束为精神和制度的双重约束。这样既可以从制度方面缩小各类损人利己行为的生存空间,也可以增强道德约束的权威性和力度。

三、关于干部道德建设和行政伦理建设

有人在论述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时指出,在现代社会只要有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区分,就要维护公共权力的权威性和尊严。我们不能取消权力自身,也不能取消公共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威胁,但是我们可以对权力加以有效的约束,从而把权力的滥用和对私人领域的威胁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对权力的约束大致有三种:法制、制度和道德。从道德角度看,主要有三个环节:1)立德是前提,要建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干部道德规范;2)守德是关键,不仅需要干部主观上的价值认同,而且要有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的社会环境;3)制裁是保证,没有制裁就不能扬善,也不能抑恶。有人指出,当前非常有必要针对干部道德失范和行政腐败现象制定系统的干部道德规范和从政道德法,使干部道德法制化,道德监督制度化。

关于如何加强行政道德立法,有人提出:1)行政道德立法越周全越有针对性,在实践中越能发挥威慑作用和约束作用;2)应该坚持惩治从严的原则;3)必须力求制度条文明确具体,惩治细则界限分明,不给“黑色权力”、“灰色权力”留有余地。行政伦理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人提出,作为公共行政领域和政府施政过程中的行政伦理,有着广泛的思想内容,它包括八个主要范畴,即行政理想、行政态度、行政义务、行政技能、行政纪律、行政良心、行政荣誉、行政作风。行政伦理建设的目的是要在广大公务员特别是行政领导中形成普遍的、完美的行政人格。

四、关于公民道德教育

与会代表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研究,对推动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改变社会不良风气,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人指出,公民道德既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它具有普遍性、平等性、个体性和法律认可性等特征。既是公民基本政治道德素质的体现,又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共同政治基础。有人指出,“五爱”公民道德的提出,既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意志,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必然产物。并分析了公民道德与市场经济道德及私德的关系,认为应该将它们结合起来,以发挥彼此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五、关于科技伦理

有人提出,科技伦理的根本原则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是科技伦理的基本问题。有些人和社会集团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出发滥用科技成果,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越来越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科技伦理所探讨的群己关系,还包括调整不同时代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不但要考虑现代、当代,而且要考虑子孙后代。有人强调求实与创新在科技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具备求实、创新意识的科技道德人格特质为:一是要做老实人,要有客观求实的道德精神;二是要当怀疑派,要求有根据的怀疑;三是要做殉道者,要有为科学真理献身的精神;四是当“知本家”,既是科技园地的开拓者、致富者,又能正确处理金钱与事业的关系;五是做青年学子的引路人。

有的人对工程伦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其有四个方面的任务:1)让科技工作者充分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建立起全面的社会责任意识;2)探讨现代工程活动应当遵循的游戏规划,提供一组能够对工程的价值属性进行自我评价或社会评价与监督的准则、尺度;3)尝试建构一个工程论理学的思维框架,在确立基本伦理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工作者个人的工作道德规范;4)通过对工程科技运用中发生的道德问题的分析,引导人们关注科技的应用,建立起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关心人类共同利益,并自觉约束自己行动的意识。有人还从科学之求真、技术之至善(目的)和科技美方面论述了科技文化对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刻影响和促进作用,认为在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物质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功能和文化功能。

六、关于网络道德

有人指出,网络作为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它同其他科技产物一样也存在两重性:它能造福于人,也会带给人伤害,给生活蒙上令人不安的甚至恐惧的阴影。因此,网络不是一个纯粹技术空间,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充满着伦理问题。今天围绕着人们的网上交易的不可靠性,人际交往的不真实性,以及权利无保证性,皆是人们的道德关系在网上的独特反映。但是网络的特殊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也丰富了现代道德的内容,推动了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首先,网络推动空间的公共性.网上信息的公共性、共享性,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公共意识;其次,网上交往的单一网友关系、平等关系,有助于人们平等观念的形成。

有人具体分析了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1)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侵略”;2)海内外敌对势力的恶意宣传;3)无政府主义的泛滥;4)色情泛滥;5)出现各种道德行为的失范现象。此外,网络文化还易引起种种非人化、孤僻、冷漠、情感疏远、对他人漠不关心、精神麻木不仁等道德冷漠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导引,加强网络主体道德教育和网络专业道德自律,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网络道德气氛,建立健全网络法律规范,等等。

在网络伦理建设方面,有人提出,网络世界虽然特殊,但与网外的现实社会并非完全隔绝,网络伦理本质上与网外现实社会伦理具有同一性。基于这一点,网络伦理建设可以将网内与网外的建设结合起来。

七、关于西部大开发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有人指出,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凸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极富挑战意义的伦理问题,如发展伦理问题:西部的发展应当是一种综合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经济、政治、科技、教育、自然以及文化、伦理、审美诸因素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为基本模式,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尺度和终极目标。又如生态伦理问题:经济发展必须在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中才能顺利推进。当前西部一些地区引进东部或外国已经淘汰的高污染企业,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为此,应提倡“以赢利的方式保护自然”,“以俭朴的方式致富”。再如经济伦理问题:经济公正是西部大开发所呼吁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经济伦理原则.这需要在一系列经济政策上,如共同富裕、经济互利、经济责任化等方面得到体现。

此外,还有政治伦理、人口伦理、水伦理、科技伦理、教育伦理、民族伦理、宗教伦理、传统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代表们认为.对这些问题伦理学界应给予关注并积极参与研究。

八、关于道家伦理

有人认为,道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为一。与此相应“自然无为”成为道家生态伦理的主要和基本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有二:一是顺应自然,二是勿强行妄为。在此基础上道家还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伦理规范,具体可概括为:兼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这就是老子讲的“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生态伦理对于现代社会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人认为,老庄道家的“以事论理”、“以物施教”、“以史为鉴”的道德教化方法,对于当代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道德教化方法曾经使老庄道家学说有着很大的生存空间,使其道德理论成为铸造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养料之一。

标签:;  ;  ;  ;  ;  ;  ;  ;  ;  ;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第十届全国伦理学研讨会综述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