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德育概念研究的现状与趋势_道德教育论文

我国德育概念研究的现状与趋势_道德教育论文

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现状及论文,理念论文,趋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学校德育改革研究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这既源于人们对学校德育长期实效性低下的思考,也出于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的要求。在众多关于德育改革的研究中,德育理念的研究成为一个亮点,有关德育理念的研究成果也异常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德育理念是德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是进行德育改革的起点和关键,也是德育改革最终结果的评判依据。回顾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并分析近年来的总体发展趋势,相信将对我国德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一、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理念研究的出发点

一个新的德育理念的构想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有来自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德育自身本性的思考,二者是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综合近年来我国德育理念的研究,可以发现其研究的出发点集中在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上。

1.对德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受西方学者“生活世界”概念的影响,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德育脱离了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德育领域的共识之一。因此,对德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成为近年来多种相关德育理念推出的直接源头。

道德与生活本是相融一体的。因为道德是一种调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说到底是关于生活的规范,道德本身即来源于生活。同时,道德是一种关涉人之生活,确切地说,是关涉人之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活动,道德是为了生活。生活世界是道德产生的土壤和最终归宿。因此,学校德育必须是一种生活,必须为了生活,必须在生活中进行[1]。“生活化”是德育的逻辑起点[2]。但是,我国的学校德育却长期脱离了生活世界。有论者指出,制度化教育的产生,使学校教育与生活分离,使科学知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唯一的追求。学校德育在这种科学视野中与生活割裂了,表现为:道德教育的主知主义盛行;道德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和科学化;道德教育方式的科学化;道德教育形式的体制化和工作化。这导致学校德育在失去生活底蕴的同时也失去了人文性[1]。也有论者将上述受科学化和技术理性影响的学校德育概括为“知性德育”,即知识德育、思维德育、德育的知识化[3]。针对德育与生活的本然联系及以往我国学校德育严重脱离生活的弊端,众多论者都主张生活德育的理念。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德育就是一种生活,德育要在生活中展开,要以生活的方式进行。而生活不同于科学,它是活动的、实践的,是体验的、感受的,而不是科学认识和理性思维的。德育回归生活,向生活展开,就不能以科学化、知识化、理性化的说教以及灌输、思维训练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个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了切身体验时,才能理解和内化规范。因此,道德需要实践,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4];道德也需要体验,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5]。基于这一点,活动和体验成为德育研究的热点,亦有论者提出活动德育和体验德育的理念。

2.对德育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人,德育本应考虑人的德性发展的需要和特点,但是以往的学校德育却造成了严重的“无人”现象。有论者指出,既往的学校德育把受教育者当成物,施行的是非“人”的教育,这表现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施行非人的规训与约束;把人作为工具打造,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肢解人的整体性,片面强调对人的某些部分进行测量和量化;否定人的能动性,把人看作是客观物体,是没有生命的,是消极被动、需要接受教育的对象等。因此,论者认为德育应从这种“物化”的形态中解脱出来,走人性化德育的道路[6]。

也有论者更为具体地指出,这种“无人”的德育是一种无视个体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德育。它具体表现为:把道德片面的视为对人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对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虚空、低俗,缺乏感召力;将学生看作单纯的道德规范的被动接收者,采用灌输方法;片面强调学生对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结果造就出的是一些唯命是从、唯书唯上的奴性的社会公民和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的伪君子[7]。因此,论者提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理念,这不但是对现行学校德育“无人”弊端的矫正,也是对我国现时代社会发展对理想人格要求的回应。因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的自由和权力确认的体现,也是多元社会中价值冲突和价值迷失对人的道德人格冲击的必然要求[8]。

德育“无人”现象的另一个表现即是在德育中对个体生命的遗忘。有论者指出,生命与道德是息息相关的,因为道德的源头是对生命的自爱,道德的原则是生殖的原则,而生命的热望是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动力。学校德育的失败就在于,道德教育忽视了生命的存在。道德教育应从个体的生命出发,引导生命获得意义[9]。对生命关注的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对20世纪人类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类生存灾难的认识和反省的结果。有论者指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生物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的主导世界观逐渐由物理学机械论转向生物学生命论,人被从“机械”的牢笼中解救出来,回到“生命”的怀抱。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观也必将从机械论转向生命论,德育也必须回到人的生命之中,遵循人的生命健康之“道”,以人的生命健康成长为目的[10]。因此,生命德育的理念近年来也凸显出来。

3.对功利主义德育的批判。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建国后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那么这个词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功利主义”。事实上,20世纪学校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包括前述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和“无人”现象的出现,从根源上来说都是功利主义的弊端显现。如何克服功利主义对德育的影响成为研究者思考德育理念的一个视角。有论者指出,功利主义是我国德育的一个症候群,它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功能观、课程观、过程观、研究观和目的观的定位。这表现为:德育功能急功近利和过高期待;德育课程随社会要求变动频繁;德育过程重说教、重外铄;德育目的强调理性、公正而忽视关怀品质的培养;德育研究的工具主义倾向。功利主义的德育导致德育信度的丧失、效度的缺损和德育地位的下降。为此,论者从解决功利主义德育症候群入手,将德育与美育融合,提出了新的德育理念——德育美学观[11]。

亦有论者同样从对功利主义教育的批判入手,指出“教育的发展虽然受制于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教育也有其自身的本真要求。教育是成人的事业,是完善人性的事业,教育必须重视人的意义世界的建构,必须引导人追求生活的意义,如此的教育才是本真的教育”[12]。因此,教育必须返璞归真,这样德育才能找到根基。

4.对德育与制度问题的思考。以前我们思考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都是从学校德育自身的建设和完善角度出发的。近年来,已有众多研究者将视线从学校德育改革的固定层面转移到制度层面的思考上来,这包括学校制度和社会制度。如有论者指出,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出路不能完全靠学校德育自身的建设,因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道德建设的前提,而当前制度的不道德也是社会道德格局混乱的一个原因[12]。也有论者指出,道德教育从本性上来说,是德性的培育。但这是道德教育的最终成就,在此过程中,仍需他律的扶持与支撑。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主要停留在学生德性养成的层面上,强调学生道德自律的发展,而忽视了德性培育过程中外在约束的机制与功能[13]。之所以出现对制度的关照是因为,众多学者都发现,制度和道德的天然联系,制度对道德的支撑作用[12]。因此,有论者从制度角度思考当前德育问题,提出制度德育和制度教化的理念。

(二)主要德育理念概观

基于上述几个角度,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德育理念的具体设想,现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德育理念。

1.生活德育论。生活德育强调,德育与生活是一体的。德育要从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关照学生的整体生活;德育要在生活中进行,以生活世界为依托,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直观地面对道德问题,解决道德问题,体验道德生活;德育要回到生活,以生活为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并创造有道德的可能生活,提升生活的意义和价值[1]。

2.体验德育论。该理念强调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前提下,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才能获得对道德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的体悟。体验德育悉心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体验者,关注体验者的体验过程;重视关系互动和情绪、情感的作用机制;强调道德教育的情景性、建构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道德发展的知情行的合一[5]。

3.主体性德育论。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育是该德育理念的核心。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主体性德育强调三方面内容:第一,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第二,培养学生理性的和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形成普遍化的教育。为此,它重视对个体的自主、独立和人格尊严的尊重,对学生需要、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珍视,对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构。它拒斥灌输,坚持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7]。

4.生命德育论。生命德育主张,道德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和意义获得。为此,德育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需要,要以学生的生命为出发点,要顾及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对生命的感知、体验和领悟。通过对德育内容和方式进行生命意识的改造,以及通过生命故事的叙述与倾听,使学生在获得道德发展的同时感悟生命的意义[10]。

5.德育美学观。该理念认为,德育中包含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德育美”。通过对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改造,包括对德育活动形式美、对德育作品美和对师表美的审美化改造,使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学生在欣赏中获得道德的成长,实现“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的目标。如此,德育也成为自由的、幸福的事情[11]。

6.制度德育论。该理念强调,解决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的问题,除了要靠学校德育的自身改进,还需要制度的完善。完善的制度建设,将为学校德育的改善提供支撑。为此,制度必须合乎道德性,必须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学校德育应该正视并弥补制度的缺陷,倡导通过道德制度来教育人,通过制度德性达到培养个人德性的目的[12]。

这六种德育理念是我国近年来德育理念研究中较为普遍和影响较大的几种。总体而言,它们体现了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主流取向和主要进展。

二、近年来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趋势分析

基于上述对德育理念研究现状的考察,我们发现,我国近年来德育理念研究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向。

(一)德育理念的研究日益丰富

近年来,我国德育改革正在积极进行,而且在不断深入。德育理念作为德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伴随德育改革的推进,不断受到关注和重视,这就使得近年来我国德育理念的研究呈现出日益丰富的态势。从笔者现有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我国已出现十几种各异的德育理念。上述简要介绍的六种德育理念只是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普遍,而且影响较大的理念。除此之外,就笔者所见的还有幸福德育、互动德育、希望德育、道德整合教育、终身道德学习、学会关心德育等。这些德育理念无疑丰富了我们的德育研究,为德育改革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

从现有这些德育理念来看,它们的提出既有出于对以往学校德育弊端的反思和批判,也有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应对,还有对德育本体论的思考。前述我们归纳的四个研究维度,也只是针对六种主要的德育理念的。事实上,近年来德育理念研究的视角已呈现出多样化态势。这表现在,研究者思考德育理念的视角已突破了学校德育的原有框架限制,制度德育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同时,研究者也表现出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开展德育研究的趋向,如互动德育论、心理契约论、制度德育、德育美学观都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美学的理论,这开拓了德育理念研究的视角,自然也丰富了德育理念的研究成果。

伴随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发展和研究者对德育理念研究的热衷,我国德育理念的研究将越来越丰富。

(二)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德育理念研究的核心主题

自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后,它就成为现代哲学探讨的主要话题之一。随着哲学对“生活世界”概念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概念也逐渐引起教育学尤其是德育研究领域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德育改革的高涨,“生活世界”逐渐成为人们反思和改进德育的重要视角,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也成为德育理念研究的核心主题。

在这一主题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众多新颖的德育理念。生活德育理念是这一研究主题的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同时,随着人们对德育与生活关系探讨和认识的深入,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也成为众多相关理念推出的一个重要维度。如,前述提到的体验德育理念、活动德育理念都是基于对回归“生活世界”德育的思考,或者确切地说,是基于对生活本性的思考而提出来的。此外,人性化德育理念、主体性德育理念、生命德育理念,甚至幸福德育理念,我们都不能说它们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认识毫无联系。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研究者探索德育理念的最重要的视角之一。

但是,我们对德育领域中的“生活世界”的认识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如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生活形态、德育回归何种生活以及在具体德育层面上如何回归生活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必然会激发研究者新的灵感,这将导致更多德育理念的出现。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仍将成为主要的话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

(三)对德育本性的思考日益成为德育理念研究的重要视角

从前述对德育理念研究视角和主要德育理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近年来德育理念的研究已表现出对德育本性思考的趋向。不论是对德育与生活、与人的关系的思考,还是对德育与制度问题和对德育功利主义的认识,都与对德育本性的思考联系在一起。德育是什么?德育的本质是什么?德育的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启迪研究者对现行德育理念进行反思和建构的出发点,同时对德育理念的研究反过来又大大增进了我们对德育相关理论问题的认识。

德育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最为紧密,确切地说,它是受社会、国家意识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教育形式。社会、国家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对德育提出新的要求,而德育作为一种培育人的德性的社会活动,必须积极应对社会和国家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但是,以往我们过多看重了这一点,而忽视了德育自身的独立性问题。德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存在必然有其自身最为基本和普遍的本性要求,即便人的德性要求会随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而对德育不断提出新的变革要求。但德育的本真要求和原始初衷是不会改变的。这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前的道德危机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得力,不得法,而是在于学校道德教育从整体上摆错了方向,迷失了它的终极目标,成为一种“失真”的教育[14]。可喜的是,新近我们对德育理念的研究已注意到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现今对德育源于生活、关注生命、观照主体人的存在和发展、德育活动本性、体验本性、自由本性、希望本性等的思考和认识都体现了对德育本性的认识。对德育本性的思考和尊重已日益成为德育理念研究和其他德育问题研究的重要维度。事实上,如何处理德育自身独立性和社会依赖性的问题,如何确立德育的本体价值等问题,都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尤其在今天这样激烈的变革社会中,这一问题变得更加重要。

(四)德育理念研究的实践转化意识增强

德育理念是德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但理念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和启迪上,对学校德育的实际改进是有限的,而且终究也会因流于形式化和口号化而销声匿迹。因此,德育理念的研究必须实现向学校德育实践的转化,必须落实到学校德育的具体实践改革层面。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对德育回归生活理念的切实贯彻就是当今德育理念研究向实践转化和落实的最佳体现。近年来,研究者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德育理念的单纯构想上,而是伴随德育理念的推出及开展了相关德育模式的探索,如生活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制度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探索表明我国对德育理念研究向实践转化的意识正在增强,我国对德育理念研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理念需要向实践转化,这是检验其效用的根本途径。同时,在理念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也随之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又将推动德育理念的继续完善和德育实践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研究者对这一认识的深入,我国德育理念研究向实践转化的速度将日益增快。

标签:;  ;  ;  ;  ;  ;  

我国德育概念研究的现状与趋势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