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组织人才现状及启示论文_张哲

中国国际组织人才现状及启示论文_张哲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当前,中国在国际组织中代表名额不足,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研究匮乏。因此需要一批政治素质高、外语水平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进入各大国际组织任职,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国际话语权,谋求国家利益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文章以当前国际关系格局下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为出发点,定位我国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的根本目标,进而确定我国需要培养和输送的国际组织人才主体,并为输送这类人才进入国际组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组织人才;人才培养;人才输送

一、国际组织人才研究综述

国内学界对国际组织人才的专门研究较少,大部分从属于国际组织的内容,并没有进行单独的归纳总结。有限的资料中多数也是对于国际组织人才中的研究人员部分进行的综述,而缺乏对国际组织雇员以及后备人才的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改革路径》一文中提到:在国际组织中有一定数量的代表,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能主动参与政策制定,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宣传本国理念、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尤其需要在国际组织中开展公共外交,消除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与环境,赢得沿线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更多的参与和支持。国际组织内的中国职员是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籍国际职员在国际组织中分布最多的是低级的事务性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非常匮乏,总体影响力有限。[1]以联合国秘书处为例,2014年副秘书长、助理秘书长以及二级主管和一级主管高级别官员总数为357人,中国籍高级官员只有11人。[1]

国际组织职员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方式、理念、价值观等融入国际组织的日常工作,而且能够提高国家在国际组织内设置议程能力和议事决策能力。[3]

刘宝存和肖军认为只有通过在国际组织任职,参与具体运作,更好地掌握国际组织的游戏规则,才能扩大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饶戈平认为,中国在重要国际组织中担任高级官员和技术雇员的人数太少,比例太小,与大国身份很难相称。中国欠缺可以胜任国际公务员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国际组织中许多预留给中国的名额,或者因缺乏适当人选而暂时空缺,甚至拱手让人,或者因代表资质欠佳而形同观察员。[4]

中国近年来在国际组织中相对积极的参与是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然而根据联合国维和行动部2001年对维和人员的历次月度统计,中国在各维和区参加维和行动的人员总数一般维持在100多人的水平,明显少于美、英、法、俄等国家。[5]此数据表明,至少在21世纪初期,中国参与维和的人数还是明显不足。2001年11月19日至12月7日,来自印尼、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中国的16名警官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和英国举办的区域维和民警培训班。[6]

二、中国国际组织人才现状

(一)中国国际组织人才的基本现状

英国学者托尼▪麦克格鲁曾用“扭曲的全球治理”来描述当前国际组织中代表性的严重失衡。[7]

在外界看来,中国仅以学习者的姿态,在国际组织中的符号作用大于实质作用。[8]

中国欠缺可以胜任国际公务员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国际组织中许多预留给中国的名额,或者因缺乏适当人选而暂时空缺,或者因代表资质欠佳而形同观察员。我国亟需全面、系统地了解联合国系统的人才标准,并建立起一整套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储备、输送与任用的体系,提升中国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9]

(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

也有一些高校开设新的以到国际组织就业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和项目,探索新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合作开办了国际组织人才教改实验班。

(三)国际组织人才输送方面

采取与国际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形式,建立国际组织人才输送渠道。

目前我国国际组织人才的匮乏以及在培养方面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已成为制约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的瓶颈,从战略角度考虑并加快国际组织人才建设已成为我国全面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的当务之急。

三、中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蒲俜认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应该更加重视实务层面,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为今后进入国际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对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启发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经过在国际组织中融入、适应、学习和磨合之后,应更加全面深入参与全球事务,增强塑造和制定国际规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其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加强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将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发展的需要。

由于国际组织对其员工的要求较高,其职员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出色的外语能力,具备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需要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培养模式,针对其能力特点设置课程,实现特殊化培养。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采用“3+1+1”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本科前三年学生修读语言课程和国际组织通识课程,在语言方面实行“英语+西班牙语”双语培养,在出国前达到语言要求;在国外学习的第一年继续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学习,学校为学生安排前往国际组织实习的机会;在国外学习的第二年修读硕士课程,攻读硕士学位。

腾珺等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15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674份招聘说明书,按照招聘机构类型、职级,共抽取了134份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同时选取了6名国际公务员和2名国际组织外部专家进行了半结构访谈。研究结果发现,联合国专门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应具备以下5方面的素养:(1)正直、尊重多样、崇尚专业的价值观,这是国际组织职员的内在文化认同;(2)结果取向、客户取向和团队取向的思维方式,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基本工作方式;(3)灵活开放、抗压、外向、尽责、敏锐和注重细节的个性特质,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个人外交魅力;(4)交流技能、人际交往与合作技能、计划与组织技能、科技技能、学习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国际可迁移能力,是国际组织员工的核心胜任力;(5)专业的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安身立命之本。这5方面的素养对我国当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本文作者还认为有必要将“全球胜任力”上升为未来我国国际化人才战略思考的高度,思考当下中国教育国际化,特别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10]

国际组织员工是当代国际化人才的典型代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必然需要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服务。然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从小抓起。

如何加快培养全球治理人才,特别是适应国际组织需要的尖端人才,让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加自信、从容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是当前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国际化人才应该与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机结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如合作创新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国际可迁移能力”(“国际可迁移能力”是指诸如组织、计划、决策、风险承担、人际交流、科技意识、学习意识等一系列能力)的培养还有待改进。这需要一个创新的教育思想来承载这些“可迁移能力”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建立国家协调机构

建立跨部门协作的国际组织人才培训和管理的专门机构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选拔、推荐的重要基础,有助于通过政府力量形成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

2.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国际组织人才发展的需求,在若干高水平大学试点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并以此为载体加强涉及国际组织的重点学科建设,强化这些学科与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就业方向。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应从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入手,除了专业知识外应注重在课程和教学中融入从事国际组织工作的特质、能力与技能。这其中包括国际组织所公认的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如专业精神和尊重多样性)、核心胜任力(如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以及管理胜任力。

在这一方面,近年来,一些高校也在做出努力与尝试。例如: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10年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项目采取夏令营形式选拔优秀本科生,项目班学制3年,一年国内课程学习,一年海外留学,半年左右到国际组织及相关机构实习,半年至一年撰写学位论文。“每名项目学生拥有语言文化导师(英语、法语)、专业导师、国际组织实务导师3位导师。导师组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专业化、个性化的联合指导。”(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办公室负责人李爱国)。成立于2011年的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利用对俄办学70余年的显著优势,与俄罗斯合作高校共同打造了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起了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专业+俄语”的对俄战略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做法值得向全国高校推广,对于培养国际复合型专业人才大有裨益。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在本科阶段独立成班培养的“国际组织人才基地”实验班,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厚的国际商务、法律、管理及法语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3.打通国际组织人才输送出口

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是一种重要的政府行为,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

在国家层面,2014年,教育部设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有组织、成批量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电信联盟等派出实习生。根据去年出台的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选派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和艰苦地区补贴,资助期限为3到12个月。

人才出口问题不是单靠高校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高校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并建立稳定、多样、有效的实习就业新模式。国家要贯通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出口全过程,在学生实习、就业的选拔和推送方面开辟更多绿色通道,给予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示范项目政策和专项经费支持。实习方式和目的地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国际组织总部及驻各国办事处,也可以到一些大型NGO组织,以及利用大型国际会议、论坛等机会,让学生们在其中从事服务性或志愿者工作以积累经验。

为了减轻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的后顾之忧,还要积极研制配套措施,在学籍学分、弹性学制、户档派遣、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加合理的政策,做出系统性的制度安排,鼓励和支持国际组织人才的成长,减少学生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4.加大力度培养选拔专业人才

由于国际组织对人才的学历需求大多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国内高校可以增设有关全球治理方面的硕士专业,或者增设国际事务管理方向,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国际组织要求,使推送工作更加顺畅。

以往我国国际职员大多具有外语和国际关系等学科背景,虽然语言是从事国际组织工作的必要前提条件,但随着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需要更加侧重培养能够胜任在各领域国际组织工作的专门人才,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强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加大力度培养和选拔专业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是短期内改善我国国际组织职员代表比例不足问题的有力举措。这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选拔公共政策、法律、金融、卫生、教育、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优秀专业人员,通过专门的培训和实践,使其掌握和积累多方面技能与经验,为我闻政府推荐其进入国际组织任职做好准备高校是开展国际组织人才研究与培养这项系统工程的核心基地。国际组织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实践能力。加强与国外高校以及国际组织的合作,是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打通本硕博培养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与国际组织相关的选修课程,增加学生对国际机构的了解与认知,也可以为全球治理培养潜在的后备力量。与此同时,具有丰富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师资是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依靠专业师资外,还可积极聘用在任和卸任的国际组织职员作为师资的补充,通过授课、讲座、实习指导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国际组织工作经验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从而提高培养计划的国际化程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

到国际组织实习实践是促进高校学生熟悉组织运作、理解国际规则以及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高校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高校学生赴主要国际组织进行实习。例如参与联合国的青年专业职员实习计划,选择国际组织中的合适部门,与其建立长期对口联系,大批量输送优秀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进行工作实习,为这些志愿者以后到国际组织应聘正式职位而争取到实践经历。

5.完善信息提供服务

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对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6.建立新型国际组织

近年来,很多国家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中“倒逼”国际组织作出变革,扩大代表性,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尤其是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们参与国际组织的能力和积极性,这些都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进入国际组织提供了机会。除此之外,我国还需要另辟蹊径,通过建立新型国际组织,增强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这将会改变西方国家对国际组织“垄断”的状况,也必将有益于我国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使用。当前,在成功创建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以及一些可转变成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我国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加速推进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瑞士正是通过“国际组织第一都”[11]的优势,才培养出相当多的高素质国际组织人才。

总之,政府应加强规划,从强化研究、培训人才、普及宣传入手,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研究、教学机构,组织专家制订出一个中长期的规划;设立综合的或单项的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投入充足的经费,对世界上重要的、特别是关系中国国家利益的国际组织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建立与各重要国际组织秘书处的联系;创办人才培训项目,抓紧培训国际组织的教学、研究人员,培训在国际组织工作的国际公务员人才;在尽可能多的大学开设国际组织的公共课,并把国际组织列入相关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组织编写面向公众的有关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的科普类著作和文章,利用新闻媒体扩大有关国际组织的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宝存,肖军.“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改革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8,8.

[2]阚阅.全球治理视域下我国的国际组织人才发展战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6,12.

[3]BFIO.Arbeiten bei internationalen organisitionen,[J].Deutschland,2015,8.

[4]饶戈平.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J].中国法学,2001,12.

[5]唐永胜:《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9月14日。

[6]新华网2001年12月8日。

[7]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8]Margaret Karns and Karn Mings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he Politics and Process of Global Governance》,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10.

[9]焦以璇:《国际组织急缺中国人才,中国如何发力》,载 《中国教育报》2018年。

[10]腾珺、曲梅、朱晓玲、张婷婷:《国际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联合国专门机构专业人才聘用标准研究》,载《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第78-84页。

[11]闫温乐、张民选:《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载《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第107-112页。

作者简介:张哲(1995-),男,河北张家口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

论文作者:张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中国国际组织人才现状及启示论文_张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