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梁溪区上马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000
【摘 要】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区间,2015年8月~2016年8月,选取对象是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的研究对象是25例,对照组采用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相对较高,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抑制患者的凝血指标,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价值。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心病;临床效果
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冠心病,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是指机体脂质代谢紊乱,脂类物质在动脉内膜上堆积形成的白色斑块,造成动脉腔狭窄,血流不畅,心脏缺血,发生心绞痛等[1]。该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心肌缺血,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发病时,心肌活动和代谢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使得患者是心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心律失常[2-3]。为此,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相关数据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时间设定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区间,纳入的研究对象为50例冠心病患者,查阅临床相关资料,选用两种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的纳入对象为25例;排除标准:排除50例患者的过敏史,排除具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50~65岁,平均(55.4±2.8)岁,病程范围(1.5~4.0)年,平均(2.5±0.6)年;治疗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52~68岁,平均(59.3±2.3)岁,病程范围(1.8~4.2)年,平均(2.9±0.6)年。查阅相关临床资料,对5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可展开一系列的对比。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生产批号:国药准字:20130083):每次75mg,每天1次;
治疗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502385):口服,每次100 mg,每天1次;
两组患者均连用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基本的疗效分为,有效标准: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稳定,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显效:患者各种临床症状逐渐减少,心电图变化逐渐稳定,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无效:患者病情无明显的好转,病情不断的加重。
②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
③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研究的观察指标开展有效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采用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平均数n,%表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用x2检验。两组间分析的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明显,即(P<0.05)。
2结果
2.1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注:治疗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2.3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2%,有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黏膜出血;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有1例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胃黏膜出血,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是抗血小板治疗,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差,相对于其他人群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4]。
临床上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减少患者的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生成。阿司匹林容易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状,减少胃肠刺激症状、腹泻和过敏等症状[5-6]。氯吡格雷在临床上属于吩噻并吡啶类抗血小板类等药物,该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使得血小板表面腺苷酸环化酶偶联的ADP 受体 P2YAc进行有效的结合,阻断患者的GPⅡ b/ Ⅲ a 受体的激活,和纤维蛋白原的相结合,进一步的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两种药物连用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7-8]。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将两种药物相结合,综合两种药物的药物疗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96%,另外,两中药物相结合给予患者服用,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降低,只有4%,联系相关研究,联合使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突出。
结合上述研究,临床上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意义突出,抑制患者的凝血指标,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价值,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 黎琳.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出现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4):23-24.
[2] 刘凌琳,司良毅.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YKL-40、NF-κB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6):153-156.
[3] 王强,李子玲,徐平等.氯吡格雷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2):151-153.
[4] 张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用及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2):134-136.
[5] 刘衍霖,张宁,王颖等.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4):2145-2148.
[7] 里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1):2912-2913.
[8] 徐兰芳.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6):92,95.
论文作者:范海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格雷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