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走向世界不再遥遥无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遥遥无期论文,走向世界论文,中国足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2年年初,中国足球队在奥运会预选赛上失利。于是,坏事变成了好事,国家体委和中国足球协会下决心加快改革的步伐。
足球成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胆子大了,步子快了。过去是先破后立,现在是边破边立、先立后破。
1994年年初,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说:“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突破口的任务已经完成”。
中国足球突破的是什么?
那么,中国足球究竟突破了什么?又是如何突破的呢?
——俱乐部一步到位。职业足球俱乐部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1992年以前中国足球界研究的是俱乐部体制在中国是不是适用,而到了1994年的年底,中国足球界全面组建了职业足球俱乐部,就连解放军这样的纯军队的球队,也组建了职业足球俱乐部。我们暂且不细究中国的俱乐部与欧洲俱乐部有多大的差距,仅就形式而言能有些进步也是来之不易的。
——门票分成成为现实。对于足球俱乐部来说,门票收入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而我国的足球多年在计划经济下不是经济行为,而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的需要。”实现门票分成后,主队比赛可以从门票总收入中得到60%。这样的作法的最大优势是把足球队伍的水平和表现,与他们的收入联系在了一起。自实行主客场赛制和门票分成以来,甲级A组的比赛平均没有低于70%的上座率,多数赛场场场爆满。回想1993年的俱乐部试赛,队伍的经费入不敷出,从门票中的分成连伙食补贴都不够。短短一年时间变化之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市场意识起主导作用。以前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杯名的出售仅仅是象征性的,一年人家赞助30万就像捡了个大西瓜。现在一次性出售杯名1000万人民币,五年内逐年递增;中央电视台用广告时段“购买”了转播权,开了中国电视有偿转播的先河;体育场的广告牌以质论价,今年的赛场除了健力宝外清一色的外商广告;国际邀请赛更是财源滚滚,大牌球队纷纷来华比赛,足球队和足协以及企业三方获益,球迷则一饱眼福……。尽管足球市场的开发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但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已发生了质的飞跃。
——法制是管理足球的最佳途径。从1992年至今,中国足球协会已经颁布了近30项行业内部的法律性文件。不论足球界发生了什么事件,有的俱乐部突然解体(如湖南金象队)、有的俱乐部运动员集体退出俱乐部(如辽宁远东队)、有的队伍多名运动员为了待遇罢练(如沈阳队)、有的队员在球场上打架(如八一队郝海东、辽宁队唐尧东等)通通从足球协会颁布的法上找出处理方式,而且收效甚佳。人的用主观意识处理问题的方式得到了限制,法的权威正在得到树立。
——体能测试、转会制度、国际转会、取消赠票等等,无一不在中国足球的进步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然而,改革的突破口的任务是完成了,改革的深入又是必须的。因为,虽然世界足坛已经有了百年的职业化经验,但是俱乐部在中国还是个不足三岁的仍在啼哭的婴儿,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体能测试的笑话与误区
中国足球上不去,足球圈内外的人士都很着急。到底症结何在?足球的改革是一方面,那么专业上有没有问题呢?于是在专家的倡议下,开始了举国关注的体能测试。
体能测试由足球开头,并发展到了很多项目之中。这说明,此招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特别是对于体力要求很高的项目,是行之有效的,是可以藉此促使运动员和运动队有目的地搞好体能训练。
然而,注意观察了中国足球界两年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测试,发现了许多关于体能测试的笑话和走入误区的可能。这主要表现在:
全国田径锦标赛几乎没有哪家电视台感兴趣,而1995年的足球体能测试,却吸引了8家地方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足球运动员的跑根本没有办法与田径运动员相比,12分钟跑3200米的成绩,仅仅相当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二级水平。但它却吸引人,吸引的是喜欢足球的人。
每年体能测试,都可以看到很多“感人的场面”:运动员在测试完毕后倒在场地上,几乎痛不欲生。这样的标准,这样的体能水平,中国足球上不去是正常的。而对于一些对足球了解不多的记者来说,看到这样“动人的场面”,这样的“拼搏”,忍不住大书一笔。而田径教练看了则哭笑不得。
至于误区,我要说的是:有的足球队为了保证运动员体能过关,从田径队请教练员帮助训练。这本无可指责,还应提倡。至少中国足协海埂冬训办为队员请来了教练为个别困难户补课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田径队的教练教足球运动员什么呢?去年马俊仁给辽宁队改了三个跑步的动作,据说提高了90米距离,一个动作30米。信不信由您自己。但记者从辽宁队队员的口中证实了“有这回事”。动作改的好不好呢?如果单纯从测验的角度看是好的、有积极意义的,因为的确对过关有好处。然而,对于运动员的足球专业好不好呢,这就值得研究了。足球运动员的跑是挺胸抬头的跑,为的是便于观察,而马教练要求的含胸跑适合田径运动员,因为他们无须有太多的观察;足球运动员的跑是小臂摆动的跑,因为对抗中摆动大臂只会给自己添麻烦,而田径运动员的跑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进行,摆大臂就是合理的动作了。经过田径教练的指导,我们的足球运动员可能可以过关了,但是年年这么跑,将来他们可能就不会踢球了。
此外年年都要搞测试,俱乐部招来了新的球员,有的是国内的,有的是国外的,大家到了一块,总要有个磨合的过程,这就需要有比较多的时间来练战术。但是,运动员和运动队要过体能测试关,而测试又涉及到了“饭碗”,从教练员到运动员没有人敢忽视。于是,队伍的技战术能力却下降了;体能的改善以技战术水平下降为代价,实在可惜。
美国专家库珀设计的12分钟跑3200米,是美国健康男人的标准,不是足球运动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之差,搞体能测试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转会,中国足球界的新课题
潘毅被球迷堵在训练场的大门口,出不去门了,连损带挖苦的一个劲地骂。“辽宁队的叛徒”,“家乡人的败类”等等。
幸好有教练员王洪礼保驾,否则潘毅真的无路可走了。
球迷们为什么怒不可遏?
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南方的一家报纸透露说“辽宁队前场主力,我国足坛很有希望的前锋潘毅有意转会到上海申花俱乐部踢球。”球迷们喜爱潘毅,不想让他离开辽宁,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气愤,于是上演了前面发生的那一幕。
潘毅挨骂之后又是委屈又是感动的,委曲的是他根本没有转会意向,感动的是他没想到球迷对他的感情这么深。
这种现象不要说在刚刚实行职业足球转会的中国,就连意大利这样的有着上百年职业足球史的足球王国,也曾经发生过球迷为了留住马拉多纳而上街游行的事件。它反映的是一种心态,球迷对球星的感情。
1994年年底,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做了笔“大买卖”,“买”了北京队的国脚翟飙,开价仅15万人民币。这话好像有点损,其实不然。在四川队里,一共有三个原北京队的队员,而其中的两位是免费“赠送”的。
还是1993年的时候,北京队进行了内部调整,一些在队里用处不大的队员,被“分配”到社会上。其中的很多队员都不老,只有25~26岁,正是足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去年联赛前,前国家青年队的赵磊加盟四川队,担任主力守门员,一年联赛打下来,各方面评价不错。在赵的牵线下,原国家青年队的前卫、被北京队淘汰后到了国外踢了近一年的球的陶伟,也自愿加盟四川队,成为川队第二个不要钱的“转会”队员。
赵磊和陶伟都是原中国青年队的队员,都有很好的足球功底。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这么有名的运动员在北京却留不住,反而让四川队捡了便宜?说白了就是没有经济意识,他们看见了运动员的人数多了,队伍的管理有困难,而没有看到只要稍稍等上一年半载,这些队员即使自己不用也可以卖出好价钱。北京足球人才的流失,应该看作是经济现象而不是单纯的足球队伍的人事变更。
足球运动员是特殊的商品,有着很强的主观特性;而运动员的价格与价值很难完全吻合,又构成了它的又一特性。
八一足球队去年有多名运动员转会,其中就有到了大连的王涛。去年的王涛的转会费是10万,大连队买进去轻轻松松。今年王涛要求转会回到八一俱乐部,而八一也想要他回来。两家俱乐部一谈判,按照中国足球协会制订的转会价格计算方式计算,王涛的转会费高达120多万。最后,两个俱乐部以友好的方式谈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66万,这也是1994至1995年度中国足球界转会费的最高价格。
一个在八一队成长起来的运动员,仅仅离开了原队一年的时间,就要由自己的母队以如此之高的价钱买回。这样的结果好像不太合理,然而又无可奈何,因为全国的足球运动员转会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计算转会费的。
在1994年的转会中,闹得最热闹的是辽宁队的黎兵。这位来自贵州的队员,自己提出转会到广州队,广州同意他加盟。但是买卖双方忽略的一个问题,即运动员的转会是俱乐部之间的转会,而不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省市队之间的运动员交流。由于辽宁、贵州、广州三方持不同意见,只好请中国足球协会裁决。中国足协依据转会条例裁决黎兵必须从辽宁转会,并希望辽宁与贵州妥善解决好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
事出意外,黎兵最后完成了转会,但是不是转会到广州,而是转会到了广东队。当黎兵的转会出现了第四者的时候,广州和贵州都有气。贵州欲找辽宁讨公道,广州欲找广东论道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因为黎兵完成转会的渠道和手续完备,并得到了中国足球协会的批准。
走向世界,不再是荒诞的梦想
从1994年到1995年的全国足球甲A联赛以及中国足球队和地方足球队与国外著名球队的比赛看,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已不再是荒诞的梦想。
1993年亚运会上,中国足球队令人吃惊地夺得了亚洲亚军。这成为一个中国足球向上发展的契机。第二年,中国足协推出了首届职业联赛,虽然当时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职业队,中国足协也没有打起职业联赛的大旗。但是,事实上的职业联赛无需名份,只要具有实质就足矣。国际上也是这样评价中国联赛的,日本说中国开展的是真正的职业联赛,尽管国外外援的水平与日本无法相比。国际足联的刊物《FIFA NEWS》上也撰文说,中国的联赛已经迈上了职业的轨道。
职业或非职业本身具有很大差距,其突出特征是运动员以运动生命为代价,有很好的职业态度和很强的竞争意识,职业化同时具有很浓厚的市场经济氛围。这些中国足球已经具备了,只是发展的程度与世界先进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
足球场上反应出来的也是具有浓厚职业特征的比赛,运动员的比赛欲望和竞争意识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比赛的结局也比以往有了更多的不可预料性。大家知道,辽宁队是中国足球的“大哥大”,有着“十连冠”的荣誉和“东北虎”的美誉。但是从1994年起,中国足坛出现了群雄并起的局面,就连四川队这样的在中国足球史上没有什么地位的队伍,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入前六名。到了1995年的头几轮比赛,场场精彩激烈,多数赛场爆满,球市与足球水平同步提高,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
再看国际赛场。去年中国足球队战胜了意大利著名劲旅桑普多利亚队,比分为4比2;而北京国安队则以2比1击败了世界上著名的足球劲旅意大利AC米兰队。由于他们的胜利,中国足球在世界的排名已经从去年的54位上升为37位。而意大利这两支队伍为了挽回荣誉,主动提出要再次访华,与去年的同一支队伍较量。今年6月,中国足球队和北京国安队再次分别与这两队交锋,结果,中国队3比1再胜桑队,北京国安队90分钟比赛与AC米兰踢平,点球决胜负以3比4失利。此外,今年5月17日,来访的英国著名甲级劲旅、刚刚获得了欧洲优胜者杯亚军的阿森纳队,以1比2负于北京国安队。这也是第一支英国球队败在中国俱乐部队的脚下。
这些战绩说明,中国足球虽然与世界强队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足球走向世界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