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梁立红

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梁立红

(湖北省荆州市传染病<胸科>医院 湖北荆州 434020)

【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咯血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混着的咯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咯血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225-02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肺脏受到侵袭而导致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症状,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正常呼吸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和失血性休克等,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上对肺结核的诊断标准,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在23~75岁,平均年龄(46.18±7.24)岁。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21~74岁,平均年龄(46.12±7.3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要求。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其中主要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生异常变化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主治医师并协助其采取有效的措施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1.2.1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其中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要保持微笑服务,尽量让患者感觉到舒适,从而给患者留下较好的印象,便于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护理人员要想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发病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合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患者的情绪变化,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不良情绪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消除不良情绪。

1.2.2认真对待患者的心理需求 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优于患者发病后很容易受到同事和朋友的疏远,引起其在入院前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导致其出现自闭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主要是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并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尽可能让患者与其家属多接触,并且要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关怀,让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从而帮助其消除孤独感,满足其心理需求。

1.2.3健康教育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肺结核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同时,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强调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让患者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更好地完成相关治疗,提升其治疗效果。在患者存在不良情绪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节,让患者能通过自身的调节缓解不良情绪。

1.2.4针对性护理 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引导的方式,其中主要是尽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引导产生抵触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要通过资料的查阅找到与患者情况相似并且成功治愈的案例,将其作为典型案例为患者讲解具体的治疗过程中,突出该病例治疗过程中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咯血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完成,总分为100分,分值在90分及以上时视为非常满意,分值在60~89分时视为基本满意,分值在60分以下时视为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咯血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发生咯血,咯血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12例发生咯血,咯血发生率为30.00%。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咯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23例,基本满意的有14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18例,基本满意的有12例,不满意的有10例,满意度为75.00%。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

3.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低热、盗汗、乏力和消瘦等症状,并且会有胸痛、咯血、咳痰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的观察,其在发生咯血后很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其正常治疗。因此,在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措施,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提升其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护理方式,其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从而让其更好地接受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对于肺结核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要掌握其心理状态,了解其不良心理后及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量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患者的需求,从而让患者得到更大的满足感。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护理人员介绍良好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提升的重要性,促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并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完成相关治疗。

本研究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咯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心理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徐绍萍.心理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6,(22):3521-3522.

[2]刘德维.舒适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3):1809-1810.

[3]俞海颖,常芬.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可行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86-87.

[4]陈梅英,徐爱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4):86-87.

论文作者:梁立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梁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