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北京 100031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及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在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夜间酸反流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14 年1月至 2016 年 12月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100例老年 RE 伴夜间酸反流患者分成埃索美拉唑组及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组,每组患者 50 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第 4、8 周的临床症状和食管炎病变,对治疗方案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第 8 周的临床有效率、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第 4 周(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组第 4周和第 8 周的临床有效率、食管炎愈合率和食管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在治疗老年 RE 夜间酸反流的临床疗效上优于埃索美拉唑。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法莫替丁;反流性食管炎;夜间酸反流;疗效评价
前言: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系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甚至纤维化,内镜下常可见食管粘膜破损(即食管糜烂)的疾病[1]。RE占胃食管反流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鉴于老年人生理及身体机能水平的下降,RE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特别是夜间酸反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尤为严重[3]。
目前,临床上针对RE的治疗药物有很多,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及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在治疗老年RE夜间酸反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帮助。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老年RE 伴夜间酸反流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内镜确诊,并符合RE临床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存在食管、胃、十二指肠肿瘤或有手术史、食管狭窄、近期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者;合并心、肾、肝、脑等严重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研究前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0.70±5.60)岁。采用随机数字发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组及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组。其中埃索美拉唑组患者50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70.55±5.50)岁,胃食管反流症状等级轻度10例、中度25例、重度15例,内镜下RE分级(洛杉矶标准)A级31例、B级16例、C级及以上3例;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组患者50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70.50±5.45)岁,胃食管反流症状等级轻度11例、中度24例、重度15例,内镜下RE分级(洛杉矶标准)A级30例、B级16例、C级及以上4例;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埃索美拉唑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每日两次,20mg/次;埃索美拉唑组联合法莫替丁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每日两次,20mg/次,法莫替丁口服,每日睡前一次,20mg/次。分别于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若疗效治愈,即达治疗终点,否则继续治疗至第8周,至第8周末观察结束。
1.3 监测指标及疗效评价
分别于治疗第4周和第8周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内镜检查食管炎症病变:
①临床症状[3、5]:治疗前后均根据患者烧心、反酸、夜间酸反流等食管反流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偶有症状、常有(部分影响生活)、不能忍受(严重影响生活)一次给予0分、1分、2分和3分。有效即为临床症状好转(评分下降)或无症状(治疗后评分为0),无效即为临床症状未好转(评分无下降)或恶化。
②内镜下食管炎病变等级[6]:参照洛杉矶标准内镜下食管炎症分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为0级;条状或点状糜烂(长度小于5mm),无融合现象即为A级;有条状糜烂(长度大于5mm),无融合,即为B级;病变融合,但小于全周3/4,即为C级;病变广泛糜烂,想和融合并超过全周3/4或出现溃疡即为D级。疗效判定:愈合即治疗后分级为0级,有效即治疗后病变等级下降1个及1个以上级别,无效即治疗后病变等级无变化或发生恶化。愈合和有效数合计为总有效数。
1.4 数据整理和统计
研究所得结果经校对后通过SPSS19.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第4、8周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第4周(P<0.05);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组第4周和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结果见表1。
注:与第4周比较,aP<0.05;两组比较,bP<0.05。
2.2 两组治疗第4、8周内镜下食管炎病变比较
两组治疗第8周的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第4周(P<0.05),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组治疗第8周的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而两组第4周的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2。
注:与第4周比较,aP<0.05;两组比较,bP<0.05。
3 讨论
RE即为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反应,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和反流,临床上主要通过内镜检查确诊[7]。内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食管粘膜破损、糜烂和(或)溃疡。RE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其主要是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和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反流物中胃酸对食管粘膜的损害最为严重[8]。临床研究发现,中老年、吸烟、肥胖、精神压力大及饮酒是RE的高发因[9]。老年人作为RE的高发人群,发病主要有胃液返流引起食管潴留所致,临床症状已胸痛和烧灼感居多,反酸症状较少见,付账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及代谢机能的下降,临床耐受性较差、抗反流机制差,因此治疗老年人RE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控制胃酸的分泌[10]。
控制胃酸分泌的主要药物有H2受体阻断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M1胆碱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应用范围最广[11]。埃索美拉唑是的S型异构体,也可通过抑制壁细胞中质子泵而特异性减少胃酸分泌。与奥美拉唑不同的是,埃索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高于奥美拉唑,可适用于糜烂性RE、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以及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等[12]。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在治疗老年RE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减轻患者夜间酸反流方面,发现两组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第4周,提示上述两种方案均可改善患者反流症状,且持续8周治疗疗效优于4周。特别是改善夜间酸反流症状方面,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在治疗老年RE伴夜间酸反流的疗效上优于埃索美拉唑单药组,临床上可试行推广。
参考文献:
[1]Wang RH. From reflux esophagitis to Barrett's esophagus an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 21(17): 5210-5219
[2]Akcil G, Dogan I, Cengiz M, et al. The role of interleukin-1 gene poly-morphism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J]. Turk J Gastroenterol, 2014, 25 Suppl 1: S81-85
[3]王智凤,柯美 云,蓝宇.正常人和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昼夜食管PH和动力变化 [J ].中华消化杂志, 1998,18 (4): 242一243
[4]Kawami N, Lwakiri K, Sano H, et al. Effects of aging and acid reflux on esophageal motility[J]. Digestion, 2015, 91(3): 181-186
[5]Rassbach W, Rubenstein JH, Elkins M, et al. Age-based differe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sophageal eosinophilia[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5, 3(1): 81-87
[6]Roushan N, Zali F, Abtahi H, et al. Reflux esophagitis in war-related sulfur mustard lung disease[J]. Med J Islam Repub Iran, 2014, 28: 30
[7]吕生福,马正义,董卫明,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 30(6): 805-806
[8]Moraes-Filho JP.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 Arq Gastroenterol, 2012, 49(4): 296-301
[9]Nam SY, Choi IJ, Ryu KH, et al. The effect of abdominal visceral fat, circulating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leptin levels on reflux esophagitis[J].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5, 21(2): 247-254
[10] Hunt RH, Yuan Y, Scarpignato C. Editorial:healing of refractory
reflux oesophagitis--an ongoing unmet clinical need [J].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4, 40(8): 987-989
[11]Khinchi P, Saha S, Saraf SA, et al. Combination therapy of gam-ma-aminobutyric acid derivative promotes proton pump inhibitor based healing of reflux esophagitis in animal model [J]. Pharmacol Rep, 2014, 66(1): 165-168
[12]Teng M, Khoo AL, Zhao YJ,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someprazole i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 J Clin Pharm Ther, 2015, 20(4): 209-217
论文作者:蔡照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食管论文; 法莫替丁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症状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