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王金星

王金星

(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汇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肌肉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盆底肌肉恢复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增加盆底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盆底肌肉的恢复效果,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出现状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310-01

子宫颈癌在手术之后常常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盆底功能障碍[1]。通常情况下,由于手术操作不当会对盆腔底部组织造成病变或损伤,导致盆底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功能减弱,从而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肌肉松弛等多种症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选择了91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研究和分析了盆底康复训练在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手术的50例患者,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6.97±7.62)岁,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共有25例患者,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5.23±8.65)岁。实验组共有25例患者,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6.45±8.23)岁。两组患者在病情轻重、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上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宫颈癌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盆底康复训练。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具体内容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凯乐尔运动,让患者保持坐立、站立或平躺的姿势,将呼吸调整至和缓状态,吸气时缓慢,并收缩臀部肌肉做向上提肛运动,紧闭肛门、阴道以及尿道,上提时间保持5~10s,然后慢慢呼气,每天进行2~3次,每次时间在15~20s之间。凯乐尔运动[2]非常简单,但是需要长期的坚持,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在出院之后也要每天坚持盆底肌肉训练,不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以此来了解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的进展情况,对其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护理人员还应该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采用生物反馈技术,由患者的主治医生测定并评估患者的肌肉纤维以及盆底肌肉功能的损伤类别,按照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试验方案,其中包括条件反射、电生理刺激、生物反馈等等。每周进行2次,每次至少间隔1天,10~15次为1个疗程,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在6个月之后准时回医院进行盆底功能检查。

1.3 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和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压力性尿失禁的评定标准为:患者取截石位[3],检查人员使用食指、拇指将小阴唇分开露出尿道口,嘱咐患者用力咳嗽,观察其尿道口是否出现排尿情况,在此过程中告知患者不要有意识排尿,无尿液溢出时为阴性,有尿液溢出时为阳性。将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分为3个等级:经过训练之后患者的盆底肌肉可以持续对抗5s以上,能够完全收缩,视为显效;经过训练之后患者的盆底肌肉可以轻微对抗,持续时间在2~4s之间,收缩次数2~4次,视为好转;训练之后患者的盆底肌肉持续对抗时间小于1s,不能收缩或仅能收缩1次,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23.0对数据加以处理,P<0.05表示数据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见表。

实验组患者在6个月之后有1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所占比例为4.00%,参照组患者6个月之后有7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所占比例为28.00%,经过卡方检验P=0.0206(<0.05)。

3.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不仅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不需要特殊器械,适应症广泛,手术操作方便,视野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在盆底康复训练中,电子生物反馈技术以生物信息表达、生物工程为原理,用高自动化高科技治疗仪辅助,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原理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增强其收缩能力,抑制膀胱反射性抑制,完全控制尿失禁,并提高盆底肌肉的弹性和力量。通过Benin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盆底肌肉恢复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情况也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增加盆底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盆底肌肉的恢复效果,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出现状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宏,童茜,杨凌艳.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56(14):112-114.

[2]曹蕾.宫颈癌术后护理及饮食指导[J].中国保健营养,2017,41(18):189.

[3]彭婷.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及远期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状况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32(12):19-21.

[4]褚春香.康复护理提前介入结合术后强化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17(6):806-809.

论文作者:王金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王金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