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也在逐渐的完善。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属于一个复杂的综合建设体系,必须要各个环节联动配合,促使其每项技术都可以保证实施。在此基础上,探究城市道路工程技术的相应管理措施,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才能保证城市工程效益的最大化。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持。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关键;质量控制
引言
在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如期开展,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时正确行使其各项施工技术,就必须加强对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应管理,对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化的监督。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仍有许多不足,对此要对施工技术管理做好分析工作,统筹监管,细致科学化的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
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有效的道路施工管理技术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技术管理;综合施工时期的各个因素,对工程的相关因素都予以考虑,系统化的保证了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给施工区域内的居民造成的不便影响。道路施工技术管理,使得施工技术有了明确的规范依据,有效整合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间的关系,同时促进社会、生态、经济三者间的和谐运转,降低企业的消耗,满足居民的需求、促进社会进步。
2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道路的地理位置对于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
在这个方面,其影响的主要体现就是道路和构造物的连接之处。一般来说,在连接处的路基的稳定性是比较差的。如果在连接之处又发生了相应的破裂现象,那么问题就会更加的严重。对于道路路面的其他地方来说,在连接处的黏土层即使可能发生小范围的沉降现象,那么路面也不可能达到相应的平整度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对于软土路基的严格化处理之后,才可以对于软土路基的质量进行保证。对于路堤来说,高低以及宽度大小不同,那么在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技术也就会有所不同,所以一般路面的形状跟其施工技术有着一定的关联。要想做到路面的平整以及质量的安全,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
2.2沥青混凝土技术
与传统水泥道路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稳定性强,在水泥路面铺设过程中,如果受到重压,则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产生裂纹。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度比较大,粘合性高,不仅能够提升路面平整度,而且由于沥青材料的粘合性较强,因此不易发生断层和分散。第二,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而传统的水泥材料容易产生尘土问题,对于城市环境不利。第三,维修方式便捷,传统水泥路面结构稳定性比较差,在日常运行维护中所需成本比较高,而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方式便捷,只需要在损坏部位重新铺设沥青混凝土即可。
2.3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
在复合式路面工程建设中,技术设计方案是整个施工项目中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整个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的工程质量,先进的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可以使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工程施工更加顺利实施,可以极大地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复合式路面施工建设是城市道路的中心枢纽,在日益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中,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它不仅关系着整个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且关系着整个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设计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要对工程的材料进行管理
包括材料的种类、型号、质量等相关问题,保证其与施工计划相符,并且对材料成本进行实时有效合理的成本控制;其次要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管理,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行设备的检测、维护、保养,保证工程如期开展;再次要对参建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建设管理等级制度,保证工程所需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等其他相关参建人员,进行相关的责任分配,明确各职位的责任,并且多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此外对于每一个城市的道路工程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综合统筹各项施工技术,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建立施工技术框架,在施工进行时,完善每一类框架内的具体技术,并且要建立建全图纸设计变更包括图纸答疑、会审制度,建立相应的道路施工日记、建立工程自查制度,建立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制度;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时必须同步建立工程档案,其中包含工程的各项纸质报告、文件,各项检测、评定资料以及相应的问题的处理方案等,方便总结学习经验的同时也利于工程的审查;对于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也要进行相应的监督工作,监督的具体工作可根据具体工程来设置,但总体上可包括管理工作的效果、进度、科学性等。
3.2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在软土地基加固中比较常用的技术之一。应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前提是要掌握软土的松软度,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城市道路施工的精确性;在确定软土的松软度后,在打桩前要对桩位进行精确的测量;打桩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考虑当地的土质状况,还要考虑道路地基的特征,以选取合适的预应力管桩;打桩完成后,要对管桩的位置进行明确的标记,以进一步强化软土地基。
3.3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所谓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是振动沉管桩和振动沉模壁防渗墙两种技术的有效结合,具有两种技术共同的优点。具体操作是在管桩中间填筑混凝土,而且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了设计强度,之后,在管桩的顶部进行砂石层的铺垫,并且在砂石层的中间还要放置土工格栅,以增大管桩的承载力。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还可以减少施工路程,强化管桩自身的强度,这种技术适合工期较短的城市道路施工工程,并且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其它技术相比较,这种软土加固技术更方便快捷,而且成本较小,在城市道路施工中优点突出,成为当前路桥道路建设中最常用的技术。
3.4沥青混合料离析的质量控制
第一,合理进行沥青混合料及材料控制。要适当控制混合料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使之小于摊铺层压实厚度的1/3。并且,要选择粘附性较好的沥青和集料,减少混合料离析的现象。第二,运料车的运输控制。要在运料车快速装料的过程中,采用三次装料法进行装料。当运料车运料的途中,要匀速行驶,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操作而导致的混合料离析。第三,摊铺质量控制。摊铺机的不正常操作也会导致混合料的离析现象,为此,要将粗集料滞留于摊铺机之中,减少摊铺机两翼侧板收拢的次数,尽量开大受料斗仓门,合理调节摊铺机熨平板的伸长度,使之进料平衡。第四,碾压质量控制。要严格控制碾压温度,依照规定的碾压工艺和参数进行碾压,严格控制喷水量,减少混合料的温度损失,避免温度过低的条件下施工作业。同时,还要严格监测和控制摊铺层的密度、空隙率、压实度等,并采用实时监控和智能化压实方式,确保压实的均匀度。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网日渐完善,在道路施工中,严格依据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所要求的去解决重点问题,控制难点问题,把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起来,确保道路施工的质量,使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有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新成.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2]何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谢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5(21):185+187.
[4]姚润霞.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6):
145-147.
[5]李庆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河南科技,2013(05).
论文作者:范春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路面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