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转变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观是针对传统发展观(工业文明发展观)提出的新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无限、自然界净化能力无限、科学技术进步前景无限假设前提下的“无限发展观”①,是单一经济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的。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一味占有、掠夺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种种危机,直接破坏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相对于传统发展观而言,可持续发展观包含如下几方面本质内容:(1)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有限发展观”。②它意识到自然资源有限,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发展的限制,要求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资源、生态系统长期承载力和发展能力的范围内;(2)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整体优化的发展观,它将经济—社会—生态看作一个有机的复合系统整体,将社会发展看作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实现;(3)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立在人类“类意识”觉醒基础上的发展观,它注重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利益,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要求社会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且要注重维护、修复、重建自然生态系统,使子孙后代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4)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既反对单纯追求物质财富满足的传统发展观,也反对放弃发展,“生态至上”的发展观,主张发挥人的主体性,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代内平等、代际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的不同,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是一次社会文化的根本变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三大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一、三大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基础上,以人对自然的占有、掠夺为特征,它不仅带来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系统失调,造成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困境,而且片面发展人类的认知理性、工具理性,将人性理性化,还形成下人性的异化。从根本上变革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生产方式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是单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包括生态生产、知识生产。自然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料,而且本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构成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生态生产包括生态环境的维护、修复和重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知识、信息的利用,不仅能提高对物质与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实现物质资源在经济过程中的有效循环,减少生产过程对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浪费。知识的生产包括发展知识型产业和整个产业体系的知识化。
传统粗放型生产模式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产品数量的扩张,是一种高消耗、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的生产模式。可持续发展要求采取集约型生产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高。
传统生产力将生产工具的进步作为生产力提高的内生变量,而把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从传统生产力到可持续性生产力的转变,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数量、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内生变量,它要求将自然生态因素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纳入到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其二、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知识、信息将逐渐取代资本、能源而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其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不仅对于解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自然生态问题,打造“绿色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具有积极作用;其四、科学管理对于生产力要素的协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同样的人力、物力、技术条件发挥最大效能,有利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实现;其五、对于生产者要素来说,将更强调人的智力因素。
传统生产方式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视为公共资源,不计入生产成本,因而各经济单位都想尽一切办法从公共资源中获取财富而不管环境的整治,结果势必导致“公有地悲剧”,自然资源的损耗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必然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主要是要求将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经济机制,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调整市场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的主权和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机制,使责权利落到实处;二是建立绿色价格体系,建立资源、生态环境有偿使用机制,在产权和责权利明确的基础上,按市场经济规则建立起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市场交换体系,以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按有偿使用和完全补偿原则,通过开征相关税收等经济手段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的目的,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结合起来。
2、生活方式及其变革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以消费方式为主的消费模式和生活追求。传统生活方式是一种片面强调物质生活满足的“消费享受型”生活方式,多消费、高消费、奢侈型消费、挥霍型消费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这种消费方式、生活追求与传统生产方式相互促进,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与此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也并没有给人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给人们的健康、幸福造成危害。由于过度消费,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环境污染对于癌症、呼吸系统、肠道系统疾病也难辞其咎;对物质生活的片面追求,还导致了精神生活的空虚,导致了人的畸形发展,使人成了感官的奴隶、商品的奴隶。
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生活方式,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其一、从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和自然关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出发,选择合理、适度的生活方式,减少乃至消除非基本消费、浪费型消费、挥霍型消费现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将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限制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长期发展的承载力基础上;其二、从自身健康出发,选择科学的生态型生活方式。如选用环保产品,选择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生活、工作等。这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产业结构朝有利于生态方向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三、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正确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结构。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整体,本身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精神需要。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不仅不是人的最高生活目标,而且会影响人自身生命系统的平衡,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应自觉调整生活结构,追求“全面的生活方式”、“平衡的生活方式”,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
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转变依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①要求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念,崇尚节俭美德,明确反对高消费。实施全民教育,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活追求和行为方式。建立相应的道德规范,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②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具体建设上。如膳食结构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发展高转化率的节粮型的动物产品和食品加工业。提倡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供气,以节约能源。在农村推广省柴灶,大力发展沼气。发展以公共电、汽车和地铁为主的交通工具。③以法律法规规范消费,如规定包装技术标准,提高废纸、铝、纸板、废塑料、玻璃包装材料的回收率。④建立废旧物品资源化加工生产体系;⑤以税收调节、限制人们的非基本需求等等。
3、文化形态的转型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文化可分为社会风貌、社会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其中文化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层面,它具体体现为自然观、价值观、科技观、发展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内容。在这里我们从自然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思维方式几方面论述文化观念的转型。
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观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机械论自然观,它将自然界看成由各种实体要素构成的机器,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主客体的对立,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自然观,它以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理论充实古代有机整体论自然观,将人—自然—社会看作统一的有机系统整体。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一方面肯定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肯定人的社会实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作用。主张发挥人的主体性,在认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观是建立在近代人本主义基础上的价值观,它片面强调人的生存目的和价值,忽视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只承认自然物在满足人的需要时所体现出来的工具价值,是一种“工具性价值观”、“消费性价值观”。④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肯定自然生态的价值。一方面,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给人类自然资源,而且其本身的存在状态、存在质量直接关系着人类生存状况和生存质量,具有生态价值。另一方面,生命有机体的自组织自调节活动,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具有潜在的价值性,人的价值是从生物的潜价值发展而来的,是生态系统价值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价值既与其它生物的价值有本质区别,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人自身的价值,而忽视或否定其他生命的内在价值;工业文明价值观只看到环境的工具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不仅肯定环境的工具价值,而且肯定人与环境一体的“环境价值”。环境的工具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环境的对象性价值关系,指自然环境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工具价值;“环境价值”反映的则是人与环境的一体性价值关系,环境是人的有机组成部分,伤害环境,即是伤害人自身;维护、修复、建设环境,即是维护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要求我们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将两者统一起来,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础上,满足人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工业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则是建立在人类“类意识”基础上的价值观,它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认为人的社会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类的价值高于国家民族的价值,要求关注人类的整体利益,实现代内公平;关注人类的未来利益,实现代际公平。
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观以近代人本主义为基础,单纯强调科学技术作为改造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工具价值,片面强调科学理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作用,忽视价值理性对科学技术的规范作用。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观要求将科学技术放到人—社会—自然复合系统中加以考察,以价值认识规范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发展方向。主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既要合乎人自身的目的和需要,又要受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的限制,维护、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工业文明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机械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它将事物还原成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实体,以部分的性质说明整体的性质和存在状态。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则是一种系统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它将事物看成内在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运化的有机整体,注重从系统的整体状况把握内在要素的性质和状态;近现代思维方式片面强调认知理性,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将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结合起来,以价值理性规范人的认识实践活动;近现代思维是建立在主客对立基础上的对象性思维,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是对象性思维与人与自然一体的存在性思维的统一,它要求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既要从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又要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本然性联系考虑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三方面的实现依靠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变革。本部分结合三大转变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述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1、生态可持续发展及其实现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系统内部生命与环境系统之间的持续转化和再生能力,即自然生态过程永续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变换能力。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求将生态可持续发展放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考察,既应反对不顾生态环境存在发展状况,片面强调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也应反对单纯强调保护自然环境,主张回复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状态的观点。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应立足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片面理解生态可持续发展。
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根源,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括方式和文化观念。
其一、生产方式的转变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为节约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应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变量,征收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环境资源使用收费、税收和其他相关费用,实现资源环境成本内在化,促使市场朝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仍将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节能技术、资源替代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节约资源、优化环境具有重要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并且能在高效的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模式,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产业化是大力发展生态保护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包括环保设备制造、环保服务业等。产业生态化即国民经济各行业资源使用生态化,生产工艺、技术、流程生态化,消费生态化。⑤
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填、促进可持续发展上起主导作用。有的学者从五个方面全面概述了政府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即(1)运用资源税、污染费等经济手段来促进环境和资源的保护;(2)建立国家环境审计制度和环境知识库;(3)防止自然灾害,加强社会安全;(4)提供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国家战略;(5)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新型社区。⑥同时,要使市场经济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必须将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控制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的主权和产权制度,建立绿色价格体系,制定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法规,规范、约束企业行为,引导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其二、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从根本上说,生态的不可持续性是由不合理的消费造成的。传统“消费享受型”生活方式必然消耗巨大的自然资源,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必须对人与自然关系有充分的道德自觉,意识到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担负起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道德使命。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相应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环境保护、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使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大众的伦理行为。
建立新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应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将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中。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方便袋,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节约水电,充分利用旧物品,选择绿色产品,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品为主,选择骑车或坐公交车等等。
其三、文化观念的转变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传统自然观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基础上,以人为主体,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本然性一体关系基础上,不能脱离自然生态系统单纯追求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离开自然界,人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人类在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时注重维护、建设自然生态系统。
传统价值观片面强调自然资源对于人的工具价值,忽略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方面价值。生态科学揭示,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具有多种特殊的功能和无法替代的效用。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能够净化人的废弃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给人们提供生态享受。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人的角度说,自然环境是人的无机身体,其价值与人的价值不可分割。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状态、存在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和未来发展。片面理解生态系统的价值,会毁掉人的生存发展基础。
2、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实现
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能保证后代物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在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并非源于经济系统本身,而是源于生态—经济—社会的相互关联,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随着现代经济的日益发展,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资源环境因素已不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而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变量;同时人类社会的稳定、人的素质也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依赖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或者说依赖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从这方面来说,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条件,也同样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条件。由于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部分对此都有论述,为避免重复,这里对相关内容只作概要论述。
在生产方式方面,应改变粗放型经营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经济活动与生产方式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互重叠的内容很多,经济生产、经济关系可以看作是生产方式的具体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即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内涵式发展即集约型经营,它要求将生态因素、知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变量,强调生态对生产的制约,知识、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在生产关系的调整上,主张将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将市场经济与生态、社会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法律制约、宏观管理引导市场朝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实现的方向发展。依靠科学技术改变过分依赖自然消耗的生产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依靠科学管理实现各种经济要素的最佳组合,使同样的人力、物力、技术条件发挥最大效能。
从生活方式方面来说,应将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引导大众选择绿色消费,选择知识消费,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它求人们改变生活观念,从单纯强调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中走出来,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精神素质,以道德追求、精神追求、文化追求主导自己的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形态的转型来说,它要求转变经济学理念:一是转变经济价值观肯定生态价值和知识价值。就生态价值来说,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能够提供现代生产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而且人类社会生产本身离不开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就知识价值而言,知识有利于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二是转变社会财富观。传统经济学单纯从经济学领域考察财富内涵,只注重物质财富的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财富观则是从“类”的视角看待财富,将对人们成人类福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都视作财富,是一种将生态财富、精神财富纳入社会财富体系的综合财富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财富和精神财富(主要指智力财富)将越来越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三是重建经济学理论体系。将经济学建立在自然生态、社会发展对经济的制约基础上,将自然生态规律、社会规律纳入经济学体系中,并将自然因素、自然规律置于基础地位。注重从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整体高度考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考察经济活动对自然、社会发展的影响,注重建立相应的价值规范以规范和制约经济活动。⑦
3、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其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狭义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本身的协调发展,有自身的特殊内容。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由三方面内涵:其一、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才能促进人们从事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必须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基础上;其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现实实践基础上自身内在本性的自觉和人的本质的现实实现。人的生命系统是生物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高度复杂、高度完善的巨系统,有自身自组织运化规律,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内在本性指生命本身自组织运化的机制、规律和过程,它是人体潜能实现的物质基础。内在本性的自觉既依赖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又依赖于人自身的反观自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静观自身生命、思维运化的复杂过程和规律,实现对内在本性的自觉,能更好地实现内在潜能,帮助自己成为创造性人才;其三、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主体之间平等、公平原则的实现。主体之间的公平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指当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在社会资源利用、产品分配、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代际公平主要是要求当代人维护子孙后代发展的条件,不影响后代人发展的能力。包括维护、恢复、建设适合后代生存发展需要的生态环境,发展有利于后代生存发展的生产方式等等。
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要求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观念。
生产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突出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人是生产力发展中的能动的因素,生产力诸要素的协调、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利用和创新,都离不开人。在当代,人对生产力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的素质、智力资源的重要性上,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要求注重对人的培养,从全社会来说,就是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二是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调整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之间人们利益关系,努力为所有人能够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生活方式方面,既要肯定人们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又要避免片面追求物质生活满足的“消费享受型”生活方式;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追求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将自身潜能的开发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促进时代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
文化观念的转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发展观上,转变过去将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的观念,将社会发展理解为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实现;二是主客体关系上,克服过去将人与自然对立、将人与人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割裂开来的观念。从人—社会—自然复合系统整体高度考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维护、恢复、建设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整体生存发展利益;三是将价值观建立在类意识、社会意识基础上,转变传统个人主义价值观,将个人价值纳入社会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考察,将社会价值、类价值置于个人价值之上,在实现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自身价值的实现。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工业文明论文; 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