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论文_孙国琴

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论文_孙国琴

吉林省前郭县乌兰图嘎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131100

课堂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是锻炼学生生存本领的阵地。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

人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答案是: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

一、精心设计导语

导语的设计在每节课的开头,它的精妙与否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导语设计要精而巧,要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人们说,“开场白”要叫得响,小语教学中的导语相当于“开场白”。有一些老师上课,往往先板书课题,接着解释题意,然后讲读课文,长此以往,未免程式化了,自然平板乏味。导语旨在激发学生审美主体意识,激趣、感受、探求、鉴赏,如此导入新课,自会增强教学效应。导语的样式很多,关键在于我们要因文制宜,不断发掘创造。

二、引导学生参与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教师讲、学生听,谈不上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而成功的语文课应该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就是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运用手段,激发参与兴趣

(1)情感共鸣,诱导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让学生以桌面当江面,以铅笔作战船,共同来找“火攻”的十大妙处,并说明理由。这就活跃了气氛,激发了情趣。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教学《鲸》,可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辅助手段,为学生描述鲸的生活画面。学生被深深吸引,产生了“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的感受。

(3)练中增趣,巩固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海上日出》,可设计按太阳升起的过程画出顺序图,让学生根据图用“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段完整的话,使学生既充满兴趣,又受到训练。

2.多方启发,提高参与能力

(1)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如《蛇与庄稼》,有学生提出:课文介绍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等事物间的联系,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学?这和“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研究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儿做好”这一难点一致,于是教者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学生十分高兴。

(2)让学生参与学法的选择与创造。如教学《蛇与庄稼》,提供画关系图、讲故事、复述、抓重点词句等“参考学习方式”,建议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内容和方法来学习,并鼓励他们创造新的学法,效果非常理想。

(3)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总结与评价。如教学《蝙蝠和雷达》,教师出了一道填空题:人们从( )得到启发,发明了( ),使( )能够( )。学生说出了许多种填法,并发现这是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题,因为许多发明还不了解,新的发明还会出现。如此总结,学生收获很大。

3.发挥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感情因素,注意把师生之情与课文之情、课文之情与词句之意密切结合,内在沟通、情意交融,就得启迪心智、纵深发掘,收相得益彰之效。如果就文教文,不去以情激情,势必平板单调,枯燥乏味了。文艺作品必须以情感人,同样,语文教学也必须注重感情的熏陶,以情育人。在语文教学的航程中,怎样以情为帆呢?

(1)以教师情激学生情。首要的是在师生之间创设一种真诚的、和谐的情感氛围。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位老师一开始就亲切地与学生娓娓而谈,尤其是教者与学生分角色表演文中鲁迅救助车夫这一情节的真诚投入,使扮演“我”的学生受到感染,激起了感情波澜,自然地对鲁迅先生产生了崇敬与爱戴之情。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只是教学的基础,教者还必须以情激情,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2)激学生情,悟课文情。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富有极大感染力与情感性,学生情动于中才能发于外。怎样激学生情悟课文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意境,铺垫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教学《第一场雪》,可先制作幻灯画面,播放悦耳乐曲,动情地向学生描绘雪后美景,让学生自觉地走进画面、走进课文,在迷人的意境中铺垫起浓情,由此导向对课文情的体验,使学生具体感受到雪后景象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那么可爱,进而在心中升起一股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教者情、学生情、课文情于是交融渗透了。

(3)循课文情析词赏意。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凭借字、词、句来表达的。作者是怎样通过字词句表达感情的?这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进而体会并赏析课文所创设的意境。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作为教师,应该让他们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充分释放思维的火花;教师是主导,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然后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应用。要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新颖多样、学以致用的语文学习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孙国琴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论文_孙国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