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董平

杭州合艺建筑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310007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度假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计划内的消费方式。近年来,观光旅游逐渐被休闲、度假旅游所取代,旅游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度假型酒店的迅速发展。度假型酒店建筑成为旅游区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度假酒店;总体布局;建筑设计;无障碍设计

一、工程概况

1、本案位于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晓于线西侧。项目用地北侧为一山泉通过的小溪和山坡,西侧以及西南侧皆为较高的山坡地,南侧隔一条山溪与一农户相邻。离仙潭村以及南路后洪(原南路乡集镇)较近,交通便利。距德清县县城所在地武康镇中心约20分钟车程。距杭州市中 心约60分钟车程,尽享都市繁华,退居自然生活,演绎临水而居的悠然人生。

一期用地主要为“原富康机械化工有限公司”厂区。总用地面积为5218.82平方米(约7.83亩)

二期用地为一期的西侧的山坡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0266.02平方米(约30.40亩),二期建设用地为点状用地和租用山地。

2、建筑退让:一期用地东侧临路退让用地红线距离8米。

二、总体布局

在项目一期用地保留一栋原始建筑,设计新建接待大厅及两栋客房主楼;二期用地设计了1栋多功能用房1栋配套用房及13栋度假别墅,通过道路环网或步行系统有机结合。根据地形特点,将大厅层设在一期地块相对高处,争取最佳的景观视觉效果。建筑依势设计布局,尊重土地的原有形状,化解内部场地高差,使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形成具有各自魅力特征的个性度假空间。在项目用地北侧设置3米宽登山道,方便附近居民出行农作。临路设计一景观水系,增加场地内空间景观多元性,兼具防洪功能。

三、建筑设计

本案背靠山丘绿地,设计应以景观导入为前提,从整个场地格局及规划设计要求,本案用地适合营造低层低密度建筑,形成一组低层建筑与自然相结合,营造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风光。一期用地由于地形与功能的需要,建筑布局关系强调轴线与对景,形成向外看的格局。建筑形式为新现代中式风格,选材主要以当地的石材、木、竹为主,客房楼为单坡屋顶,将传统与现代建筑材料、工艺、审美等相融合,实现传统建筑现代化,从而形成“现代中式”的风格,简单之下透着丝丝清雅,淡然禅味。二期用地将建筑物以分栋配置,借景造景并用,同时采用在室内与室外特地配置中间区域这一传统院落的建筑手法,阅读不同地形,形成具有各自魅力特征的个性度假空间。

四、消防设计

本工程酒店入口主要车行道路设计宽度6米,满足双向车行要求,园区内设4米宽环形消防路网,道路消防车道有效转弯半径不小于9米;

室外设置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小于150米,消火栓间距不小于120米。

室内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

本项目主楼多栋建筑用室外平台和连廊连接的形式,每栋建筑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建筑之间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楼梯可直接对外,设置自然通风采光。每栋建筑建筑面积均小于2500平方米。

本项目客房部分主要利用室外连廊通过楼梯进行疏散,采用自然通风采光,疏散走道宽度和长度,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均按国家标准的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五、环保与卫生设计

本项目地处旅游胜地莫干山脚下,并且距离老虎滩水库亦不远,故而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措施。酒店属于功能较为复杂的建筑,在运作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污水和噪声,设计中,均采用防尘防污防噪等综合预防、治理措施,排放需达到国家标准。

1、建筑环境设计

(1)污染源概况:

主要污染源来自:厨房、卫生间污水、污物(垃圾),噪声污染来源于设备噪声。

(2)污水处理:

本工程厨房产生的污水均经隔油池后方可排入地下污水处理池,生活污水排入地下污水处理池,经环保处理后可回收利用灌溉苗木和清洗道路等。

(3)噪声处理:

本工程设备设置独立机房,并采用隔震装置和消音装置,减少噪声,凡有噪音的房间采取防噪措施。

2、建筑卫生设计

厨房设有独立变压式排气道,厨房有对外开窗。卫生间有独立变压式排气道。变压式排气道构造为子母道,符合规范要求。项目内设计垃圾收集间一处,并由环卫收集处理。

3、给排水环保设计

建筑内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排入污水处理池,经环保处理后可回收利用灌溉苗木和清洗道路等,详环保专业设计;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排入污水处理池,经环保处理后可回收利用灌溉苗木和清洗道路等。

4、电气环保设计

(1)采用节能低噪音变压器。

(2)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灯具。

六、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无障碍设计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2-2012)设计。本项目为酒店建筑,故而无障碍坡道可以到达酒店各个功能区,电梯也采用无障碍电梯,为所有人提供适合生活居住的设施。

1、建筑入口设有无障碍坡道,坡道坡度、宽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公厕设有无障碍专厕。

3、电梯轿厢深度、电梯门等按规范设计。

4、候梯厅深度大于1.5米。

七、节能设计

根据最新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建筑群,应为甲类公共建筑;故而本项目为甲类建筑。

本项目屋顶采用6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B级),外墙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保温层(详细厚度根据计算另定),外窗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中空玻璃窗(5+9A+5)。

本项目由于各房间布置分散,且房间数量有限,故而拟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

八、结论

建筑师在设计度假酒店时应分析每个项目独特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建筑环境,以提升客人的体验为目标,充分发掘建筑地区独特的精神品质,设计出充满时代气息、与自然和谐统一且富有当地特色的度假酒店。度假酒店强调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韵在建筑设计中的清晰呈现,使建筑与自然浑然天成,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氛围。

论文作者:董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论旅游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董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