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模块“地理1”的理解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块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地理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虽然各模块以不同的主题而相互独立,但是,共同贯穿着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条主线,并以逐步递进的形式展现为:
“地理1”主要是讲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规律,其演化、发展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才能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究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地理1”在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是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各模块的基础。
二、“地理1”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
“地理1”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结构如右图所示。)
三、“地理1”学习内容选择的基本思路
自然地理是地理学中最经典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学课程的传统内容之一。然而,新课标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新课程理念出发,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的状况,以全新的思路来选择“地理1”的学习内容。
1.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出发,注重培养学生逐步确立人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地理基本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同时大大削减那些对培养现代公民没有实际意义的传统知识。
2.为解决课程理念、学习目标与学科系统知识间的矛盾,实现从知识教学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新课标在设计中采用范例学习(或称“案例学习”)的方法。
所谓“范例学习”,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案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法。例如,关于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课标只选择了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为案例;关于自然条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课标只选择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关于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课标也只是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某种自然灾害为例。
3.“地理1”作为整个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学习的起点,因而需要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要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参阅《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地理1”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不论哪一门学科,关于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需逐步积累的,至于这一学科的学习方法和问题的探究方法,同样要在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步掌握。
四、“地理1”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地理1”讲述的主要是一些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的主要方式;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地理1”是一门关于自然地理概论性的课程。
“地理1”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一个“理”字,关注“案例”的拓展,重视课程内容相互间的联系。
1.突出一个“理”字
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要突出本课程的“地理性”。“地理1”是一门地理课程,因此,尽管其中有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但是必须始终突出本课程的“地理性”。也就是说,在某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可适当引入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尽管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但必须明确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要求学习的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因此必须把握好“度”,不能喧宾夺主。
其二是“说理”。“‘地理1’是一门关于自然地理概论性的课程”,所以,其具有较强的理科性质。因此,对“地理1”中所要求掌握的一些基本原理,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围绕某一基本原理,开展探究式学习,以便能更深刻地理解地理基本原理。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推理、说理的过程。
2.关注“案例”的拓展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为实现从知识教学向素质培养的转变,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很大的突破。这里所讲的“案例”的拓展,是指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材所提供的案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例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可以气候为例,也可以水文、地形、植被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与教材所提供的不同的实例,探究不同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重视学科的内在联系
这里也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重视“地理1”中间的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1”之间的各部分知识并不是各自孤立的知识,其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例如,地球运动与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之间的关系,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世界洋流分布的关系,等等。二是要重视“地理1”与“地理2”“地理3”,乃至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地理1”实施的举例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教材会有多种版本,同时,也基于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这里的举例仅以课程标准为基础:
例:“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本条“标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作用
关于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学中也有一定的要求,只是仅要求学生“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高中地理再次提出这一内容,是要求学生“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即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各种现象,而且还要求能分析这些现象对于地理环境形成的意义。如昼夜更替周期不长,对于地球上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意义;气流和水流路径发生固定的偏转对于全球热量平衡的意义;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与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四季的成因;等等。这是因为,地球运动是“最基本的环境控制因素”的有关事实之一。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地球上的许多现象具有周日变化的特征,使地球上的气流和水流路径发生固定的偏转;地球保持一定的倾斜方向绕日公转运动,产生四季和五带,是导致环境随纬度而不同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正确理解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形成、发展、变化,必须对地球的运动有更深入的认识。
(2)教学建议
①本条“标准”的重点是要使学生能正确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而不是仅仅能说出这些意义。
②有关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不同经线上有不同的地方时这两个内容的教学,可通过教师演示或指导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掌握如何分析说明的。其中要注意的问题:A.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而不是一个恒星日。B.昼夜更替周期不长,对于生命形成与发展的意义。C.关于时差问题。可指导学生掌握区时的换算,但这不是一个重点知识,要把握好适度。
③关于地球上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因而是一个难点。为帮助学生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可设计如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
假设在北极发射一枚火箭,发射时对准的目标是赤道上经度为0°的地方;若这枚火箭1小时到达目标地,问:这枚火箭最终降落在哪里?假如从南极发射,情况又会怎样呢?在引导学生探究上述问题时,教师可用地球仪作示范演示,然后由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演示,展开讨论。通过上述活动,学生还是能较容易地认识到沿经线发现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沿纬线方向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学生难以想象,教师可适当地应用“物体沿纬线方向作水平运动发生偏转示意图”,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讨论。
在地理课程内讲地转偏向力,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地转偏向力对大气、流水运动的意义,进而是对全球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意义。
④关于地球公转轨道,这是一个天体物理学中的问题。在说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不妨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地球上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与日地距离有关。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而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按理1月份应该热一些,而7月份应该冷一些;那么,为什么北半球的夏天在6、7、8月,而冬天却在12、1、2月呢?设置这个障碍,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四季形成的意义。
⑤关于黄赤交角,也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黄赤交角的存在,实际上是由于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始终保持一定的倾角作平移运动而产生的。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演示,理解由于存在黄赤交角,造成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由此产生了二至二分。
⑥关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学生在初中地理中也已学过,有一定的基础。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生活实践中对此的认识,予以恰当的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教师可提示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
θ=90°-|δ-θ|(其中,θ为某一地点的地理纬度,Hθ为地理纬度为θ的这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并规定,北纬的纬度取正值,南纬的纬度取负值),让学生分别求出太阳直射于不同纬度时不同地理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分析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通过计算、绘图、分析,学生就不难得出北半球高、中、低不同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
关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也可设计与上述类似的问题,组织学生计算、讨论。
学生理解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那么地球上四季形成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了。
(3)有关问题的说明
①由于受高中地理课程课时数的限制,这部分的教学时数约为2课时。而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时间相对较紧。这就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调节好教学进度。对于某些不属于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如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的计算和曲线图的绘制,可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
②为突出本课程的“地理性”,关于地球运动,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天文意义,更应使学生明确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如昼夜更替周期不长对生命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和全球热量平衡、水量平衡的意义,以及水体运动发生偏向对地表形态(如对河岸冲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