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中的农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农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特殊的发展环境中,中国经济地理学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重视宏观经济问题的特色[1]。与此相应,对研究对象中的微观个体行为体系的关注则显不足。近10多年来,受西方学者的影响,企业(厂商)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受到学者们一定的重视[2-3]。但农户作为农村地区最基本的生产(消费)单元,并没有引起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的重视。然而,中国目前约有2/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地区的发展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大问题。尤其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地区。经济地理学家为了服务国家需求[4],应该关注对农户的研究。
1 忽视农户的农区发展研究
关于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在经济地理学中,区域发展理论和农业地理、农村地理中均有涉及。在区域发展理论中,通用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区域内的产业存在着由农业为主导产业向以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演化。农业只是在区域发展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与此相应,以农业为主的区域也只是区域发展的早期阶段的产物[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为主的区域逐渐被以工业为主的区域和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区域所取代。
在以上假设的前提下,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基于不平衡发展思想,将农业地区的发展置于外围地位。例如,在著名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城市是控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以及类型结构,视距城市的距离而定[6]。同样,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尽管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推进型产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等特性[7],农业部门很难包含其中。因而,增长极实际上与城镇具有密切关联,“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8]。农业部门所在地区只能是接受扩散地区。
农业地区的从属地位在区域之间关系理论中也明显体现出来。在赫希曼(A.O.Hirschman)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中,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与经济发达的“北方”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导致“南方”的发展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推动“南方”的发展,但“北方”则是这种推进作用的主导方[9]。同样,在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中,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也处于不利地位[5]。
农业地理学作为研究农业生产结构与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在从空间的角度研究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关注农业所在区域的发展[10]。相关研究成果除强调合理利用资源条件发展农业之外,在农区发展上则进一步强调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发展战略[11]。对这些发展思路的理论追溯,很易于看出它们与产业演化的规律和区域不平衡发展等理论的密切关联。
在这些有关农区发展的研究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既大多数研究均把农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初始区或外围区,并忽视了农区经济中最基本的单位——农户。与在工商业区域研究中忽视企业作用的状况相类似,没有农户的农区研究也只能是一种黑箱分析。这种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①农户作为农区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元,其经济行为与“经济人”具有很大偏差。不考虑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很难客观反映区域发展取向。②农户实际生活水平,尤其是生活满意程度与统计上以货币计量的GDP并不完全一致,不考虑农户状况,很难客观把握农区实际。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重在“全面”,农区的平均状况并不能代表各个农户、尤其是弱势农户状况。④忽视农户的发展理论,在转变为政策层面时,难以体现当今国家政策一再强调的对“人文关怀”的宗旨。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可持续标准的度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均离不开农户的参与。没有农户的研究结果,不利于相关政策的实施。
农户在农区发展中的意义,在中国以农户联产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生产体制下,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工商业相对落后,农户成为当地经济的最重要经营单元。此外,这里往往受外部影响较小,传统的家庭观念根基较深。农户家庭成员的个人行为深受家庭关系的制约,农户之间的合作行为也与家族姻缘相关联,从农户角度研究农区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2 农户与农区发展
2.1 农户与农区的关系
中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地区,与农户关系十分密切。从聚落类型的角度,农村地区为村庄及其周围地区的集合。农户作为村庄内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活动单元,是农区其他组织形成的基础。在不同地区,由于农业地位不同,农户与农村之间关系亦有所不同。比如,在纯农业地区,由于目前农业生产型企业并不发育,农业生产以农户为经营单位。在非农业经济有所发展但农业仍占主要地位的农业地区,尽管基于农村的企业也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出现,但农户仍然为农区主要经营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农区的非农业活动逐步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这时,农户的地位仍然很重要。一方面,它们仍在农业经营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在非农业(如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经营中,也有一些以家庭为主要单元。只是由于其他经营单元的发展,农户的重要作用会有所下降。
2.2 农户与农区经济增长
由于农户是农区经济组织中最重要的基本单元,农户的状况与农区经济增长关系十分密切。就单一农户而论,不同的决策能力和家庭人员素质,影响农户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从而决定着农户竞争力的高低。基于地方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对根植于此的农户行为具有迁移默化的影响。农户经济活动的不同区位选择,也影响农户所在地区及其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
不仅单一农户状况影响农区经济发展,农户之间的关系及组合也影响农区总体经济实力的增衰。比如,与企业活动一样,农户经济活动也具有外在性。这种正、负的外在性,影响当地的农户发展环境及其他农户的行为。基于正式联系和非正式联系形成的农户群或农户合作组织,在信息共享、资金流动、市场拓展、劳动力使用等方面为农户提供了发展便利,对农业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3 农户与农区发展取向
在农区现代化的发展途径中,无论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还是农业产业化,均离不开农户的参与。中国的农村工业化,始发于家庭型私有工业和乡镇企业。在农村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家庭在工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既使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家庭(或家族)式管理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在中国中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中,农户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在作者1992年调查178家农村工业企业中,除了一小部分为集体企业外,绝大多数以农户为单元。既使在集体企业中,仍有一部分被有影响力的农户所控制[12]。
城市作为农村非农化的一种重要空间形成,与农户具有密切关系。①城市化可以促使农户向城市(镇)的迁移,从而减少农户数量,缓解农业发展中庞大的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矛盾。②城市化可带来农户中一些成员进城(镇)就业,其收入的增加、观念的改变均对相关农户生活水平和观念行为带来较大影响。③对城市化对农区发展影响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它在促进“精英”农民(农户)离乡的同时,也带来农区人才的流失,从而对农区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并未引起关注。
3 中国农户与农区发展研究评述
3.1 国内研究文献评述
国内学者关于从农户视角研究农区发展的文献十分有限,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分析的相关成果更少。多数有关农户的文献,主要是来自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根据对中国期刊1994—2004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以“农户”为关键词可检索出2926篇文献(2005年2月15日检索)。对这些文献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①从90年代中期以来,农户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既使考虑文献总量增加的因素,仍然可以得出农户的研究重视程度逐步增加的趋势(表1)。②从研究地域范围看,河南、四川等农业大省研究文献最多,除河南外,中部地区的江西、湖南、山西、安徽、湖北也是人们关注较多的省份(表2)。③研究的专题一般以农业技术(农户如何科学养猪、养鸡等、农机操作等)、公司+农户(受农业产业化等国家政策的导向影响)、农户行为研究等为主(表3)。
表1 农户研究文献年度变化(1994—2004)
Tab.1 Changes of Articles in Rural Household Studies:1994-2004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论文数 198 188 191 224 213 270 270 271 416 410
275
表2 农户研究文献涉及的省份特点(1994—2004)
Tab.2 Geographical Locations of Rural Household Studies:1994-2004
省份
河南 四川 福建 江西 河北 甘肃 山东 浙江 北京 湖南
论文数 80
67
60
50
39
39
38
34
33
32
省份
山西 云南 吉林 安徽 贵州 上海 湖北 青海 黑龙江 江苏
论文数 26
26
25
23
22
20
20
18
18
15
省份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广东 辽宁 陕西 宁夏 西藏 重庆 天津
论文数 11
8
7
6
6
5
5
4
1
0
表3 农户文献所涉及的相关专题(1994—2004)
Tab.3 Relative Topics in Rural Household Studies:1994-2004
研究专题 一般农业技术 公司+农产 农产行为 市场问题 生产问题 农业收入
论文数
865 280219
137
124
76
研究专题 投资问题
消费问题 兼业问题 农户政策 社区研究 就业问题
论文数
64
47 41381613
以上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有:①农业技术对农业(户、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不同技术(私人技术、公共技术、半公共技术)的影响具有不同特点,其中私人技术具有较强的排他性、竞争性,一旦与农户结合便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13]。②受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具有两重性:自给性与商品性、经济期望与非经济期望、理性与非理性、一致性与多样性,相应地,他们对农区发展产生着双重影响[14]。③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推进着农区土地利用向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转化,农户受教育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一变化[15]。④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促进了农区发展。基于发达地区一些实例研究表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16]。⑤与以上观点形成参照的是,在农业产业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与农民收入增长联系最为密切的仍然是农业产业,其次才是第二、第三产业[17]。⑥制度安排对农户行为决策空间施以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农村经济运行的绩效[18]。⑦农户通过种植行为选择、农户经营投入及对资源的利用方式等行为对土壤质量和其所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农户在种植行为选择和经营投入上又有明显差别,对土壤质量产生不同影响[19]。
少数学者从农户角度对农区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曾尊固研究表明,超小型农户分散的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20]。郭焕成等则认为农户家庭经营对农村经济的贡献较大,劳动力、生产资料投入、农村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等对农村经济增长起积极推动作用[21]。李小建通过调查河南西部山地丘陵区10县(市)332家农户数据,研究了相关农区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22]。但受调查数据的影响,仅局限于投资项目的选择行为,相关的理论凝练也显薄弱。
3.2 国际研究文献评述
国际学术界和发展援助机构在一些中国农区发展研究中,十分强调农户的作用[23-26]。基于农户的研究表明,地理条件仍然是决定农区区域总体差异的关键因素,但其重要性有所下降;而资本投入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变得十分重要,种植结构的影响也远大于劳动力和其他投入要素[23]。更大范围(含全国6省的1000户)的农户研究揭示了区域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农户收入水平差异起决定作用。因此,欠发达农区的经济改革、区域间贸易开放和要素流动将减少区域间收入差异[24]。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进一步强调制度(包括农区财政制度、土地租用以及农业贸易和投资环境等)对农区发展的重要意义[25]。至于农户以及农户中主要成员在就业上的区域迁移对相关区域经济地位变化影响,则出现两种不同结论。一种认为,随着有技术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区迁移,将加大不发达区与发达区的差异[26];另一种认为民工流将会有助于减缓中国的区域差异[27]。不同研究结论可能与所依据数据和视角不同有关,但也说明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4 多方位开展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研究
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研究,可从多角度进行。以下从四个方面作以分析。
4.1 农户发展环境研究
农户发展行为与所在地区的环境关系密切。山地、平原等不同地理环境,沿海、内陆、以及其他不同流动性(如交通便利性)环境,传统的经济发展积淀所形成的农业、工商业文化环境,以及受全球化和城市化影响所形成的不同观念环境等等,都对农户发展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而农户的具体生产行为,如农户农业生产投资行为,农户合作行为,农户消费行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等,则受当地当时的政策环境、商业环境、收入水平等的重要影响。通过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农户行为特征,可为从理论上揭示农区发展过程及发展差异提供重要参考。尤其是对农户与环境关系的具体量化研究,将十分有助于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人地关系分析[28]。
4.2 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模型
基于农户是发展中国家农区最为主要的经济组织的假设,可以建立描述农户生产、消费和劳动力供应的基准模型[29]。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展至反映农户之间关系的农户群模型,反映城市化和工业化影响的城乡移民模型,以及反映农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模型。比如,可以考虑在农户生产函数中引入家庭资本和当地产业资本。由于存在技术溢出、资源共享、信息成本节约等产业规模经济的作用或农户生产的外部性,农户生产的边际生产率将随农区(村庄)产业资本的增加而增加。这是一种循环积累的机制,即通过规模经济,引起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又可进一步导致规模经济。由此可以解释一些农村出现的专业化经济现象。
4.3 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
在对农户个体行为、农户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建立农户与地理环境关系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可以通过对单一农户与环境关系研究,总结反映农户活动空间的农户活动场论。如农户经济活动空间范围可以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一即定的环境条件下,这种变化也许具有一定规律。总结这些规律,并与企业空间演变规律对比,可望在理论上有所发现。此外,农户间相互作用在农区发展中十分重要。农户间存在着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等关系。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户群可以协调相处,共同发展。研究不同类型的农户群内部关系特点及其形成机理,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理论工作。如果说农户活动场和农户间作用理论均可作为一个子系统研究的话,那么在这些子系统之上,便是农户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它既包括农户(个体和群体)对地理环境条件的利用和影响,也包括地理条件对农户发展的制约。通过研究两者的量化关系,可以为农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4.4 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战略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化目标。就农区而论,它应该包括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差距缩小、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改善等具体内容。与此相关联,在农区发展战研究中,应该考虑农户的行为和发展取向,考虑农户的自身潜力的发挥和弱势农户的发展,考虑农户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相关战略才能符合农区实际,才能达到农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而,由于考虑了农区最重要的发展主体——农户,这些战略也更易于付诸实施。
标签:农业论文; 经济地理学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农村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