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钟祥市 钟祥市中医院康复科 431900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采集9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情况;治疗后生存质量。结果:针灸组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情况相似,P>0.05。干预后针灸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针灸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相关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疗效
脑梗死为脑血流障碍所致缺氧缺血疾病,可出现脑坏死,产生相应功能区障碍,出现认知降低、运动障碍和言语、吞咽障碍。研究显示,中医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效果独特。本研究探讨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9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男性、女性各有26例、19例,年龄53-75岁,平均(65.73±5.14)岁。体重43kg-81kg,体重平均值(59.12±1.42)kg。
针灸组男性、女性各有27例、18例,年龄52-75岁,平均(65.71±5.15)岁。体重43kg-82kg,体重平均值(59.11±1.54)kg。
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头部:本神、四神聪、率谷、百会、风池;风池。上肢:患侧手三里、内关、肩臑、曲池。下肢:解溪、丰隆、委中、足三里、外膝眼、粱丘、血海、三阴交、内膝眼、血海、环跳。针刺得气后,留针半小时,1个疗程为2周,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FAM)、吞咽功能情况(VFSS);治疗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各项评分)。
显效:无后遗症,康复良好,生活自理;有效:遗留轻微后遗症,康复较好,生活需他人协助:无效:完全他人协助生活或植物生存、死亡[1]。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涉及的计量、计数数据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比较
针灸组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为祖国医学“中风”范畴,多数患者可出现后遗症,如运动障碍、吞咽障碍和认知障碍。中医对中风有独特治疗作用,其中,针灸在脑梗死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2-3]。头部是督脉、手足三阳经交汇部位,经头针针刺本神、四神聪、率谷、百会、风池可醒神开窍。上下肢取穴可有效改善肢体血运,针刺可对大脑皮层的抑制情况进行缓解,消除炎性因子,促进脑组织恢复,从而恢复肢体活动等功能。除此之外,针灸可以处进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善,增加患侧血流,营养脑组织和神经,提高抵抗力,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4-5]。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显示,针灸组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情况相似,P>0.05。干预后针灸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吞咽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针灸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相关功能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茹.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3):270~271.
[2]潘先明.脑卒中早期实施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的体会[J].医学综述,2013,19(3):571~573.
[3]李晶.早期针灸配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85~86.
[4]马国良.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61~467.
[5]罗玉华.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6):184~185.
论文作者:王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针灸论文; 后遗症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脑梗死论文; 肢体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