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论文_黄依利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论文_黄依利

(广东电网公司梅州供电局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已经形成的状态检测信息,在设备维修工作开始之前,以设备原有的寿命为依据,对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有效地检查的过程。变电检修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电力系统中的主要故障,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使用寿命,为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变电设备

1 检修模式的发展历史

从检修模式的发展历程看,其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故障检修和预防性检修。最早出现的检修模式是故障检修。它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所以也称事后检修。这种检修模式只检修那些已经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正常运行的设备。它不仅需要付出很高的维修费用,而且还因此耽误生产,所以检修效果不好。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检修也逐渐产生新的模式。到目前为止,根据检修的技术和目的,出现了3种检修方式:状态检修、定期检修以及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状态检修是通过巡视、检查、试验等手段,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定期的检查,然后根据这些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检修计划。

2 状态检修法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

2.1 隔离开关的检修

一般情况下,隔离开关经常出现两种异常现象:载流回路过热和触头部位过热。出现载流回路过热现象一般是由于在设计隔离开关时,载流接触面的面积裕度较小,活动性接触环节多,极易出现接触不良而导致的。一般隔离开关过热经常出现在触头和接线座部位。此现象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触头部位过热产生的原因一般有:触指夹件锈蚀严重、触指弹簧锈断等造成触指松离触指座,触头部位的制造工艺差,安装调试的方法不当,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等。引发接线座过热产生的原因有:接线座与触头臂接触不良。在检修时,经常出现连接接线座与触头臂的紧固螺母松动。一般是由于接线座的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并且在安装前,没有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接线座与引线设备线夹接触不良。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在安装时,对接触面没有进行足够的打磨和可靠的连接,在铜铝接触时,没有采用铜铝过渡材料等。由于制造工艺不良或者长时间没有对其进行检修时,也会造成接线座内部载流的转动部位或导电带接触不良现象发生。

2.2 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

下面以一个实例分析继电保护设备出现事故及障碍的原因,进一步说明检修方法。通过对微机保护事故及障碍的统计分析表明,无法用常规方法发现由干扰引起的事故。在正常运行时,看不出任何征兆,因此,必须在进行选型以及投产实验室进行严格管理。装置自身缺陷引起保护不正确。例如,一般情况下,年检中没有保护装置在外加故障电流58A时方向元件拒动这一项目,以及保护在三次谐波故障量切除时有误动情况等。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在继电保护设备检修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开展状态检修时,首先根据设备在巡检、二次通流试验、带开关传动、标准校验等实验的状态评估结果确定具体检修方案;对微机采取有力的抗干扰保护措施;根据状态评估结果分析微机保护可能存在的主要缺陷及事故隐患,把微机保护的重点放在回路与辅助设备的检查上。

2.3 变压器检修

在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时,首先检查变压器在运行时声音是否出现异常。正常运行时,变压器的声音为有规律的“嗡嗡”声。如果出现其他声音,则视为异常声音。一般引起变压器产生不正常声音的原因有几种:突然启动大容量的设备,引起负荷的突然增大、变压器内部零件出现松动、低压线路接地或者短路等。当高低压套管发生严重损伤并有放电现象时,也会引起变压器产生异常声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套管密封不严,从而在成套管进水使绝缘层损坏;套管的电容芯子质量不合格,内部游离放电;套管长时间未做清理,内部积垢严重;套管上产生大量的碎片和裂纹等。其次是检查变电的三相负载是否平衡。当共相负载不平衡时,一般是由于中性点产生位移引起。当系统发生铁磁谐振时,会引起二相电压不平衡;当线相电压不平衡时,一般是由于内部发生匝间或层间短路。另一个常出现的问题是分接开关故障。其主要表现有:触头对地放电,接触不良、触头间短路、触头烧坏、油箱上有放电声等。经分析表明,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接开关触头滚轮压力不匀,弹簧压力不足,接触面较小,触头磨损严重等。当触头接触面积较小时,经受不住短路电流冲击。如果在操作时对接头位置出现错误的切换,会致使开关被烧毁。引线部分故障也是变电机修中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是引线烧断、接线柱松等。分析其原因,一般是由于引线与接线柱接触不良、发热软铜片焊接不良等原因引起。当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避免烧坏用电设备。

2.4 互感器检修

互感器检修时,一般常出现下面几种故障:绝缘热击穿、局部放电损坏、互感器受潮。高压电流互感器在高电压以及大电流的作用下,会造成绝缘介质的损耗,致使绝缘介质温度升高。如果绝缘介质有缺陷,在长期的高电压及大电流的作用下,会造成绝缘热击穿。如果U型卡子卡得过紧,长时间会致使绝缘介质变形。当端屏铝箔没有孔眼时进行非真空注油,电容屏间存积气泡,会致使电容屏间的电压改变分布,个别电容屏有较大的电压场,致使出现局部放电现象的发生,如果未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后果。当互感器的端部密封不严时,会使内部进水受潮,致使互感器内部出现严重的游离放电及沿面放电,对互感器的绝缘介质造成损害。

2.5 断路器

在对断路器检修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断路器拒动、断路器误动、断路器出现异常声响和严重过热等。分析表明,造成断路器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多方面,比如直流电压不在正常范围内,合闸保险内部元件接触不良,低电压不合格,合闸线圈层间短路,二次接线错误,蓄电池容量不足,开关本体和合闸接触器卡滞,大轴窜动或销子脱落等,都能引起断路器拒动故障。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能引起断路器的拒动:合闸接触器最低动作电压过低、直流系统出现瞬时高电压,直流系统两点或多点接地造成二次回路故障,互感器极性接反、变比接错,断路器绝缘介质的绝缘性能降低,造成两点接地等。处理此问题的最佳方法是事先装上备用的断路器,当主断路器出现故障时,投入使用备用断路器,然后检查事故的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使断路器恢复正常。

3 状态检修的管理

目前国内已经基本淘汰了传统的检修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状态检修为主,诊断检修为辅的检修模式。电力系统应该改变观念,加强状态检修管理。以前经常使用的检修模式是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对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检修,而不以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下有较好的检修效果,但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检修成本。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必须认清形势,突破思想,开展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方式,更能体现出现代科技在电力系统变电检修中的应用,而且节省时间、检修成本及人力、物力。

4 结束语

目前,电力生产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不仅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还要尽量节约设备的检修成本。如果电力系统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此,供电企业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加强状态检修的全过程管理,推广状态检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降低设备检修的成本,促进供电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三运,谭洪恩,江志刚.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汪涛.变电设备状态分析及检修[J].广东科技,2012(09):70-71.

论文作者:黄依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论文_黄依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