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中医院 黑龙江 富裕 161200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是我国北方常见的多发病,大多数临床症状是咳嗽和咳痰。如果慢性支气管炎得不到及时治疗,阻塞性肺气肿很可能在5年内发生,肺心病可在10年后发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它。
关键词:中医内科、支气管炎、治疗
引言: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它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中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主要是咳嗽,痰和喘息。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和心肺功能不全,该病病程长,恢复缓慢,易复发需长期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病情,加速疾病的恢复已成为临床关注的话题。
1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
由于吸烟,细菌和病毒感染,由粉尘,冷空气和过敏引起的空气污染的慢性刺激,由于呼吸道防御和免疫功能,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和哮喘。慢性,反复和逐渐恶化的咳嗽是这种疾病的突出表现。感染或感冒后症状迅速增加,增加痰量,增加粘稠度,或出现黄色脓性痰或喘息。当与呼吸道感染合并时,哮喘症状可能由于充血和细支气管粘膜水肿,痰液阻塞和支气管腔狭窄而发生。这种疾病主要取决于病史和症状来诊断,在排除其他心肺疾病的前提下,临床上有慢性或反复咳嗽,咯痰或喘息,每两年可诊断三个月以上。用中医理论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他们大多数患肺虚弱,外来入侵病原体未引起反复咳嗽发作,或由于慢性咳嗽,反复发作,或因年老,肺,脾,肾,等不足,引起长期咳嗽,或因吸烟,饮酒等因素伤及肺部,然后形成疾病。长期未修复的病变,肺脏和脾脏对肾脏的损害,所以病情往往伴有哮喘不能平卧,特别是当肾不纳气时。
夏天,三伏贴:“夏季冬病治疗”是根据“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原则。它利用了夏季的高温,身体充满阳气,并且在体表经络有一个旺盛的血液。局部或外部使用一些处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地方恢复疾病。“冬病夏治”属于中医治疗的原则。中药三散膏,白芥子,细辛,甘遂可以温肺润寒,止咳化痰,化痰开窍。细辛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以减少过敏患者的抗原。抗体反应可减少过敏的机会并减少过敏症状。生姜具有清凉和缓解咳嗽的作用。因此,综合使用可以帮助改善哮喘。在三伏的第一天贴敷共三次,大人一次约6至8小时,同时避免辛辣。应用后出现局部红肿或色素沉着,轻度瘙痒是正常反应。
2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分析
2.1慢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生理化学刺激和过敏反应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的慢性炎症。属于中医“外感咳嗽”范畴。《河间之书•咳嗽论》说:“寒,暑,燥,湿,风,火六气,都令人咳嗽。”由于外感六邪入侵,肺阻塞,使肺部造成损伤。推广解决方案,消除邪气,有利于肺部和咳嗽。
2.2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复发,导致腺体增生,分泌过多,磷酸化,稀疏,支气管粘膜上皮脱落,支气管壁破坏,塌陷,变形或扩张,以及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同时,患者的呼吸功能也会下降,表现为气道狭窄,阻力增加,残气量增加等。 如果控制不好,慢性支气管炎可能发展成肺气肿甚至肺心病。
2.3慢性支气管炎也可以发展成肺心病。慢性肺支气管炎从肺气肿到肺心病的发展是一个长达6到10年的慢性过程。在形成一般性肺气肿后,肺泡内压力增加,导致毛细血管腔被压缩,这增加了肺循环的阻力。同时由于呼吸功能不全和缺氧,可引起肺小血管反射性痉挛,进一步加重肺动脉压,肺动脉压增加右心室负担,右心室为了克服增加的阻力,它会逐渐肥大,最终发生右心室扩张至右心衰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早在20世纪50年代,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现代临床研究就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观点。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全面应用中草药和针灸预防和治疗该病。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药理学研究,举办了全国学术会议以促进研究工作的发展。尽管20世纪80年代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并不像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报道的那样广泛,但该研究更为深入,证候分化更加规范,处方药越来越成熟[2]。在临床观察中,除内服中药外,针灸,艾灸,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观察,并提出了各种冬季疾病和夏季治疗方案。除了继续药理学研究外,实验研究还涉及更多方面。例如,肺气肿与肺血流量图的关系,发现应用血液循环方法可以改善肺的微循环,增加肺血流量的作用。另一个例子是确定慢性支气管炎和虚证的血浆环核苷酸含量。观察气虚与阳虚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临床疗效方面,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日益显着。
3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根据中医内科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4类,根据给予不同治疗的每种不同综合征,治疗时间为35天。
3.1肺虚症。患者脉搏微弱,苔薄白。治疗处方为:半夏15g,厚朴15g,黄芪15g,苏子,桔梗,陈皮,木麻黄,百部,杏仁各12g,炙甘草,黄芪,白前各12g。
3.2肾虚型。主要症状是患者呼吸困难,痰多,脉搏变弱,患者常伴有膝关节软骨症状。 治疗处方:山药,党参25克,附子,熟地,半夏,泽泻,白术各15克,陈皮,肉桂,茱萸,甘草各10克。
3.3脾虚型。病人的症状是持续的咳嗽,痰多,食欲不振。治疗处方为:黄芪20克,山药2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五味子,防风6克,甘草3克。
3.4肺肾两虚型。主要症状为干咳,无痰或轻微痰,患者头晕。治疗处方为:太子参30 g,苜蓿,甘草,半夏,陈皮,五味子,各6 g,地黄12 g,枇杷叶10 g,麦冬15 g。
4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或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目前,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临床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咳嗽,痰,呼吸困难,呼吸常伴有喘息和反复发作。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空气中的微粒,灰尘和细菌等可能是疾病的原因。临床上通常由西药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缺点是很容易复发。在中医学中,一般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和哮喘的范畴,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在肺部,其功能与相关器官功能障碍有关,这种疾病非常容易受到内外邪恶的影响,使患者反复发作,在临床上治疗患者更为困难。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处于急性期则被认为主要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则应结合哮喘和咳嗽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患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患者的呼吸系统,所以通常应隔离隔离源。
结束语
慢性支气管炎可以通过中医内科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常使用桔梗,桔皮,白术和黄芪。对于阴虚患者,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补充适量的麦冬,冬季草药用于调理患者的五个内部器官,特别是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着,值得临床关注和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剑波.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北方药学, 2013(5):92-93.
[2] 赵志环.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8):77-78.
[3] 刘素红.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探究. 中外医疗, 2015(9):179-180.
论文作者:邢淑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支气管炎论文; 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中医论文; 疾病论文; 肺气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