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郑蓉

初中政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郑蓉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在思想品德课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即要重视思想品德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师

爱国主义教育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精选提炼教学内容,把爱国主义精神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在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的过程中,最根本的途径是教材。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持有较高的敬业精神、责任感,精心备课,将教材讲透、讲活;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掘教材知识,发挥课堂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举例来说,在初三《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整个教材化为分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中国近代史是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史、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等四个板块,以从不同层面,有序的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

再如,我在初二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的重点归纳为: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真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视角理解,爱国主义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斗争中,对中华民族的存亡发展所发挥的效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中心、教学作引导的教学观念,并综合采用讨论、演讲、专题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二、紧密联系实际,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为此,对初中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状况,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进行教育教学,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有的放矢,落到实处。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小见大,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爱国主义行为是伟大的壮举,青少年学生无法落实到行动。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行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归宿,爱国认知和爱国情感只有外化为具体的行动,才有真正的实际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爱国主义行为可以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通过具体的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收到成效,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加深爱国主义情感。如可以鼓励学生立足本职为祖国明天而勤奋学习;开展社会调查,帮助学生完成时事小论文;在学生中开展“我为班级争光彩”“我为学校作贡献”等活动。使中学生真正地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把小爱变成大爱,这样就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爱国主义行动之上。又比如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爱国就该什么都靠本国,什么都是本国的好,表现为一定的排外心理;或者认为祖国辉煌的历史只是过去,现在我们落后了,祖国没什么可爱的,表现为一定的崇外心理。这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应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当代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把时事政治素材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来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政治课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时事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的综合性、明确的导向性和心理的吸引性。显然,时事政治素材能及时、真实地反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反映党和政府对国际国内大事的态度;能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爱国主义思想;能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荣誉感,塑造健全向上的人格。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方向性,即教师要挑选事关国家、民族和改革开放的大事,切忌小题大做、夸夸其谈。在教学中要坚持强化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教育,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独特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与其他学科协调,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应

就其思想政治课是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这一角度而言,初中其他各学科的教学,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涓涓细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政治课教学要和历史、地理、语文等各学科相协调,突出国情教育。在时空方面,从历史学科去了解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以及近代中国由于科技落后备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屈辱史等。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们懂得,要使祖国富强,就需要有献身精神。作为学生,就要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勇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这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在空间方面,从地理学科去了解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地域辽阔、人文景观等。初中地理课教学能激发学生“江山如此多娇”的思想感情。另外,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如升旗、集会、游戏)也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各科教学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由于初中生比较好动,对于有趣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要想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将我国的历史和国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例如在“保护家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大量的我国的壮丽山河和美丽风景,然后讲述清朝的衰弱,然后将中华民国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中间发生的事件进行简单讲述,重点讲解前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的英雄事迹和爱国典型人物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例如朱自清、邱少云等的爱国故事。教师只有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成为了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关键的学科吗,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思潮,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出爱祖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建忠.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18(10):96-97.

[2]张君武.“中国梦”视野下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浅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21(39):20-21.

论文作者:郑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  ;  ;  ;  ;  ;  ;  ;  

初中政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郑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