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2名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患者出现的院内感染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发生感染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感染与原发病的关系,以及实验性检查资料比较。结果 观察组主要原发病为肾小肾炎、高血压肾病、及糖尿病肾病,对照组主要为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两组原发病与感染比较,P>0.05。Hb、ALB、OKT4/OKT8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P<0.05,P<0.01。CRP水平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了解各危险因素的同时,需要对患者采取正规的抗感染等支持 治疗,包括免疫调节、营养支持、抑制炎性因子、纠正贫血等,控制感染,提高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感染;高危因素;护理
引言:尿毒症在临床上属于肾内科疾病范畴,且是一种较常见的病症。近年来,尿毒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临床上对于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能够缓减患者的症状、延续患者的生命。目前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并发院内感染发生率有提高的趋势,其并发的危险因素和采取的护理措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未并发感染的肾功衰竭透析患者为对照,探讨透析并发肾功衰竭的原因及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发生感染的长期透析患者2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61.4岁。其中高血压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1例,多囊肾1例,狼疮肾病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5例。透析时间为7-26月,平均透析时间为16.4月。对照组未进长期透析而未发生感染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60.8岁。其中高血压肾病8例,梗阻性肾病2例,多囊肾1例,狼疮肾病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8例。透析时间为8-27月,平均透析时间为16.7月。两组患者透析时间、原发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感染与原发病的关系,以及两组实验室指标如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T细胞OKT4/OKT8、C反应蛋白(CRP)比值关系。对照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性,所有数据经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原发病与感染 观察组主要原发病为肾小肾炎、高血压肾病、及糖尿病肾病,对照组主要为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两组原发病与感染比较,P>0.05。
讨论
临床上对于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能够缓减患者的症状、延续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尿毒症患者的各脏器功能均出现衰退,而血液透析属于创性治疗,因此,在采取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时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发生。临床研究表明,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细节化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之所以易发感染,首先与本身的原发性疾病有着重要的关系。此类患者特别是尿毒症晚期患者机体长期持续炎性反应状态、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感染发生的机会。本文中涉及到透析患者的年龄、透析器日复用次数、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水平等因素与此类患者的并发感染有关。本组研究表明,是否发生感染与原发疾病无相关性,但是与Hb、ALB、OKT4/OKT8及CRP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P<0.01。在易发生透析组,Hb、ALB水平显著下降,表明透析患者发生感染,与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有相关性,OKT4/OKT8水平显著下降免疫低下等因素具有相关性。CRP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主要标志物,本研究感染组CRP明显增高,有助于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关于透析的护理,本文主要探讨血透中的护理和血透后的护理
1.血透中的护理
(1)体位的舒适:每次血液透析时间4~5 h,患者肢体长时间限制,给身体和心理上带来不适和疲劳感。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协助患者变换舒适的体位,侧卧时在两大腿之间放一软枕,或按摩不适的部位,摇高床头15°~30°,多对患者进行鼓励,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娱乐方式,以免其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治疗上,将其的不适感降到最低。(2)穿刺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要建立2个通道,一个静脉通道和一个动脉通道,要用16号穿刺针。首先选择好血管,一针见血,千万不要反复刺穿,切勿刺破血管引起血肿,血肿形成后会引起手臂疼痛,甚至血管变硬、变扁,不利于下一次成功穿刺。穿刺时应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进针要快。刺穿完毕后在患者手臂下垫一柔软绒布毛巾,把手臂放在舒适的位置。
2.血透后的护理
透析完成时,在回血时需先确认是动脉穿刺之后再进行拔针,并且询问患者是否有头晕、冷汗等不适症状。回血中使用的生理盐水量根据患者的血液情况进行确定,在进行回血时,需集中注意力,在血液末端进入到静脉壶之后立即关闭血泵,依靠重力作用使残余血液流回患者体内。如果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有出血倾向,例如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牙龈出血,或者是不小心咬破舌头等情况,护理人员在透析结束后可以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鱼精蛋白对抗肝素。
护理实践中体会到,透析期间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很重要,患者出现头昏、头痛时要警惕高血压的发生,有心悸、饥饿感、手足颤动,则令患者进食糖果、饼干等缓解低血糖的可能,此外若是表现为打哈欠、胸闷、面色苍白等症状,则可能是低血压,需立即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进行对症护理。
参考文献:
[1]林文龙,汤立.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4,11(6):1150-1152
[2]艾萍,陈红莲.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06)
[3]连惠芬,刘珊葆.血液透析患者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68-69
论文作者:龙,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肾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尿毒症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