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问题论文,港澳台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新兴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是目前港澳台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早在80年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即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将一国或一地区作为经济单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是依靠原始的劳动力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工业社会是围绕生产和机器这个轴心为制造商品而组织起来的;后工业化社会则以服务业为基础,将商品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大多数劳动力不是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包括贸易、运输、金融、研究、娱乐、管理、保健、教育等行业。贝尔还论证,美国是全球首个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这一理论曾引起争议,但无论如何,它为探讨目前港澳台社会的转型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
(一)港澳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
香港自1840年以来,一直是由英国人统治的华人殖民社会。50年代,香港只是个自由港小商埠,城市范围小,主要靠转口贸易发展。自60年代初期始,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潮,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范围也迅速向新界地区的农村扩展,同时,经济进入转型期,除传统的转口贸易之外,制造业开始兴盛。由此香港不仅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口,而且是一个人口密集和工厂林立的繁忙都会。60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香港的现代工业更是进入全盛期,服装、玩具、钟表、鞋、塑胶花、手电筒、搪瓷品、电子产品等产量迅速增加,成为世界主要出口中心,步入了新兴工业社会的行列。
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香港社会经济结构再度转型。这种转型不仅表现在制造业逐步由过去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更表现为制造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服务业所取代。制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由1970年31%降至1980年的24%,1993年的11.4%;制造业工人数目也由1971年的72.8万人降至1994年的43.8万人,其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则由1971年的47%降至1980年的38%,1994年的14.3%。相反,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由1970年的60%升至1980年的63%,1993 年77.4%;其就业人数也由1971年的63.9万人增至1994年的221.4万人, 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率亦由1980年的34%升至1994年75.9%左右。社会结构的核心之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1反映了香港1970年至1995年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表1 香港三大产业比重变化 单位:%
资料来源:莫大喜吕漫妮:《深港产业结构比较分析》,《澳港经济》1995年第10期;《香港1995》。
表中可见,从70年代起,香港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日趋衰微,在GDP的比重持续下降,1995年仅占0.2%;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于1970年达到高峰后,亦逐步下降,由1970年37.1%降至1995年的20.6%,下降50.0%;而第三产业却逐年攀升,由1970年的60.7%升至1984年的67.5%,1990年的74.7%,1995年更是升到79.2%。与此相联系,香港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见表2)。
表2
香港的工作人口在各产业的份额分布 单位:%
产业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4
第一产业
5.5
4.3
2.7
2.1
1.8
1.0-
渔农业 5.2
4.0
2.6
2.0
1.8
1.0-
矿业
0.3
0.3
0.1
0.1- - -
第二产业 46.6 53.6 51.4 49.5 42.7 35.7-
制造业39.4 47.3 45.3 41.2 35.8 28.2 15.3
电力煤气及食水 1.0
0.6
0.5
0.6
0.7
0.6
0.5
建造业 6.2
5.3
5.6
7.7
6.2
6.9-
第三产业47 40.5 45.3 47.1 55.1 62.8 75.9
批发、零售、出入口、酒楼及酒店业 16.7 16.0 19.4 19.2 22.3 22.5 32.1
运输仓库及通讯 6.3
7.2
7.3
7.5
8.0
9.8 12.1
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 -2.6
3.3
4.8
6.4 10.6 11.4
社区社会及私人服务 24 14.7 15.3 15.6 18.4 19.9 20.3
其它
0.4
1.6
0.6
1.3
0.4
0.5-
资料来源:林江:《走向21世纪的香港产业结构及其政策》,《中国人地区的经济协作—华南与台港产业互动关系》,饶美蛟主编,广宇出版社1995年3月;《香港1995》。
表2显示,香港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从70 年代以来日益呈下降趋势。1981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已跌破50%,到1994年成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制造业就业比重降至15.3%,相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呈扩大之势,1971年为40.5%,1986年突破50%,进入90年代以后,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更快,1994年其就业比重已高达75.9%。这表明,香港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速率正在加快,香港社会正处在由新兴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之中。
香港由新兴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还突出地表现在近10数年来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资讯中心和旅游中心的步伐加快。1994年,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已由1985年的第13位跃升到第8位。香港的货柜运输量居世界首位,1994年货物吞吐量达1.41亿吨。香港机场的客运量居世界第三,货运量排名世界第二。1994年访港游客由1985年的344万人次增至930万人次,1995年更是突破了1000万人次。1994年,香港每千人拥有的电话线达到506条, 每千人拥有的图文传真线路达到41条,国际电话时速达到13.04亿分钟。1994年底, 香港共有148家银行,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银行中的85家在香港营业,还有155 家外国银行的附属机构,在世界最大50家证券发行机构中,也有多达30家证券公司在香港上市。从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及世界四大黄金市场之一。凡此种种都表明,香港已迈入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社会发展阶段。
澳门社会,与香港社会大致相同,都是自由港——小型开放性经济实体,由萄澳政府管治,其经济和产业结构基本上与香港“一体化”。长期以来,澳门是一个国际赌城,其产业基本上是“以赌为生”的单一结构,素有东方蒙地卡罗(东方赌城)之称。现代工业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是澳门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984年,澳门的工业产值占本地生产总值36.9%,不仅是最大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然而,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澳门工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下降。据澳门统计局统计,1987年澳门生产总值中,出口及制造业比重为29%,旅游业为26%,建筑业及公共工程为5%,公共行政为5%,金融财务为6%,商业及其它服务业占26%。而目前, 工业比重又降至25%左右,已退居旅游博彩业之后。其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也持续下降,1990年为6.5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1/3强,1992年则降至5.5万人,已不及就业人口的1/3。相反,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博彩业、 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84年的55%升至1990年的66%,在本地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已达到56.7%。这说明,澳门工业的主导地位已被以旅游博彩业为主的服务业所取代,澳门与香港一样,正处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之中。
除上述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之外,港澳社会结构的其他层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人口增加, 老年人口比重明显上升。1994年香港人口已达614.9万人,比1984年增加13.2%; 出生率不断下降,由1984年的14‰降到1994年的12 ‰, 人口自然增长率则由1984年9.6‰降至1994年的7‰,但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则由1984年的7.2%升至1994年的9.3%,老龄化社会的特征更加突出。(2 )就业人口显著增长,本地就业人口的实际收入普遍上升。1994年,香港全港就业人数共300万人,本地就业人口的实际收入持续上升,1994年, 香港人均收入在亚洲名列前矛,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家或地区之一。(3)社会福利、尤其是住房问题明显改善, 教育进一步普及和提高。1994年,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已由1966年的893 名增至14300名。〔1〕(4)社会阶层与人口流动,妇女、 家庭与职业角色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移民现象更加突出,成为社会生活的一大特色。据有关资料分析,80年代初香港移居海外者平均每年2万人左右, 1987年增至3万人,1990年达到4.1万人,1992年更增至6.6万人, 1994年约6.2万人。与此同时,回流移民,海外专家和外籍劳工日益增多, 仅1994年,香港就净流入4.2万回流移民, 海外专家和外籍劳工在过去10年间移居海外的人口中至少又有12%返回香港。〔2〕(5)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5年和1988年中英、中葡两国联合声明正式生效,香港、澳门相继进入政治过渡期,以及香港政府推行所谓“政制改革”等,使民间社会日益政治化,政治团体与政党纷纷出现,政治争论与政治改革成为香港大众媒介最关注的事项和百姓的热门话题。百余年来所养成的政治冷感积习,逐渐加温融解。
港澳社会的转型,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是:(1 )结构性失业和就业不足率上升。根据香港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1994年香港劳动人口的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分别为2.3%和1.1%,但到1995年4—6月,香港的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分别升至3.21%和2.1%, 创下香港近九年来失业记录。香港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的上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总劳动力人数的增长大于就业人口的增长,工资成本上涨等,但香港的社会经济由制造业为主导向服务业为主导结构过渡,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制造业的逐渐萎缩,势必导致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服务行业,然而一些劳动力未必能适应这种转移,于是出现了“结构性失业”,促使失业率和就业率不足上升。(2 )通货膨涨高居不下。通货膨涨率由1985年的3.5%冒升至1995年的9.2%,严重危害了香港的竞争力和制造业基础,也威胁着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服务中心的地位。(3)过渡时期如何保持香港澳门政局的稳定, 如何顺利实现政权移交以及民众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也尚待落实和解决。(4)社会阶层的重组、人口的移入与外移、 外籍劳工的社会适应以及老年化趋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的心态变化与普及中华文化、犯罪与社会治安,妇女的就业机会与模式、劳资纠纷等问题,都亟需解决。
(二)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
几十年来,台湾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在发生激烈的动荡和变化,其中最为显著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这种改变经历了两个时期:
一是从50年代到80年代,台湾社会由农业社会改变为工业社会;由低度开发的地区发展成为现代化地区。这可从下面几组统计数字看出。1952年,台湾农业占其生产总值的35.7%,到1978年降至12%,相反,工业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1952年的17.9%升到1978年的40.3%。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口值的比例在30年间几乎完全对调,工业品所占比例由1952年的8.1%升至1978年的89.1%,而农产品所占比例则由1952 年的91.9%降至1978年的10.9%。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人口由1952年的52.87%降到1979年的32.23%,非农业人口则由1952年的47.13%升至1979年的69.77%。这种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增长。从1952年至1979年,台湾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1%,人均国民收入由1951年9345 元新台币增至1979年的48967元新台币, 是世界上长期维持高速增长的少数国家或地区之一。
二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台湾社会经济结构再度转型,由新兴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突出表现在:
(1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纺工业向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重化工业升级的同时,服务业比重逐年扩大,日益成为带动台湾经济成长的支柱产业(见表3)。
表3 80年代以来台湾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表 单位:%
年份 合计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81 100 7.4 50.5
42.1
1986 100 5.6 47.1
47.3
1987 100 5.3 46.7
48.0
1988 100 5.0 44.8
50.0
1989 100 4.9 42.3
52.8
1990 100 4.2 41.2
54.6
1991 100 3.8 41.1
55.1
1992 100 3.6 39.9
56.5
1993 100 3.7 39.0
57.3
1994 100 3.6 37.4
59.0
1995 100 3.8 36.8
59.4
资料来源:台湾《国民经济动向统计年报》,1995年5月。由表3可知,从80年代以来尤其是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台湾的农业产值和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逐年递减之势,而服务业的比重则呈逐年上升之势,在1988年突破50%以后,1995年更达到了近60%,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十分显著。
(2 )台湾由新兴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还突出地表现在台湾民间投资的方向和趋势上。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台湾民间投资多集中在服务业和营造业,被视为台湾经济命脉的制造业投资却在走下坡路。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统计,台湾厂商制造业投资和年增长率1986年曾达到36.2%,次年就降为19.5%,至1990年更跌进谷底0.1%,后在政府推动下略有起色,1991年升至7.2%,1992年达到10.7%。与此相适应,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由1986年的39.7%降到1993年的31.64%。以服务业投资促进后工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
(3)台湾由新兴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还可从其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中看出。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除了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之外, 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亦呈逐年递减之势,由1980年的42.4%降至1993年的39.1%。相反,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并超过了工业部门,1990年占46.3%,1993年更占近50%,这也表明,台湾正处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之中(见表4)。
表4 80年代以来台湾就业结构变动情况表 单位:%
年份
合计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80
100
19.5
42.4 38.1
1990
100
12.8
40.8 46.3
1991
100
12.940
47.1
1992
100
12.3
39.6 48.1
1993
100
11.5
39.1 49.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
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还表现在社会结构的其他层面如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结构、社会阶层等的显著变化上。
(1)人口结构。截止1994年底,台湾地区总人口达2113万人,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93‰,比1980年的18.6‰下降0.867个百分点,总和生育率为1.8,这表明人口生育水准已降至替代水准以下。在人口结构中,受中等以上教育者迅速增加,受初等教育者逐渐减少。1993年满6岁以上人口受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者占13.1%,比1979年的6.8%增加6.3个百分点;受中等教育者占48.7%,比1979年的35.8%增加12.9个百分点;受初级教育即小学教育者占31.1%,不识字者为6.06%,其他为1.1%,均比1979年下降。可见总体教育水准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在台湾人口变迁中,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据有关资料,1980年台湾老年人口(65岁以上,下同)约占总人口的4.5%,但到1994年底,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升到7.35%,比1980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台湾老年人口的增加及其比例的提高,一方面与人口生育率下降有关,另方面则与人口生命余年的延长密切相关。1978年,台湾人口生命余年为男69.2岁,女74.3岁,到1994年,男已延至72岁,女延到77岁,大大高于世界人口平均余命水平。台湾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其社会的发展,另方面亦造成老年人口增加所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例如老年年金需求量的增加,医疗制度的改革及设施与服务的扩充,健康保险成本的加重,家庭及社会对无自主行动能力老人的安养安排问题等等。此外,受高等教育者失业率过高以及低生育率可能造成劳力短缺,等等。
(2)城乡结构。近年来,随着台湾由新兴工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台湾人口高度都市化的趋势更加突显。据有关材料,1952年只有27.5%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1978年升至45.4 %,而到1994年,台湾地区的都市化程度则高达78%,大大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成为世界上都市化最高的地区之一。而且,台湾的城市人口绝大数集中在台北、高雄、基隆、台中和台南等五个大城市。这种都市人口急速增加和愈来愈集中于大都会区的趋势,既反映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业的发达,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即一方面,造成许多乡村人口外流,农业耕作与经营遇到困难;另方面,人口过分集中于都市又衍生出许多都市社会问题,例如住宅与交通拥挤,房地产价格暴涨、公共设施不足、空气污染、环境脏乱、娼妓色情泛滥、犯罪事件与危险事故频频发生以及城市贫民生活无着落等。1994年,台湾因车祸及公共灾害造成的意外死亡占人口死亡总数的11.45%,高居十大死因前4位,便是典型例证。
(3)家庭结构。近年来,台湾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其主要特征是:家庭平均人口减少,职业妇女大量增加,离婚率不断上升,核心家庭与单亲家庭日渐增多。据统计,1979年台湾平均每户人口为4.86人,1994年已减至3.7人,有单亲家庭19.2万户,平均每25户中就有1户单亲家庭,由此而出现的单亲者少年约35万人。离婚率逐年上升,非婚生子女迅速增加,也成为愈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4)政治生态发生变化。80年代初期以来,台湾的威权政治体制逐渐松动,实施数十年的戒严令也于1987年解除,特别是近年来,进行“宪政改革”,岛内的政治生态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化促使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民众参与政治,使民主气氛空前高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暴力政治盛行、行政效率低下、黑金问题、贿选问题等等。
此外,随着台湾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都市文化的影响及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亦发生了重大变化,轻劳动、重享受风气甚浓。除大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人流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和愈益老化现象不说,近年来连从事加工业、机器制造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也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从事生产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趋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台湾当局引进外籍劳工,但又引发非法、非劳犯罪等社会问题。
(三)未来发展预测
1、就港澳而言,在未来15年里,有可能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
随着“九七”“九九”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祖国,长期的殖民统治将结束,过去窒碍其发展的政治因素也会逐步消失,部分香港工业家将会改变短期行为,扩大对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投资,促进港澳地区的工业升级,但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趋势不会改变。港澳地区相继回归祖国,不会动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及旅游中心的地位,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高水平的服务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目前存在的结构性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高居不下等社会问题,不致于继续恶化,但在短时间内亦难有较大的改善。劳资冲突、社会福利、老龄问题以及民众的社会心理适应与整合等在一段时间内将会更加突出,社会流动和阶层变化的速率也会进一步加快。但最最关键的问题是“港人治港”能获得成功,使港澳地区企业家和人民在继续维持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保持经济繁荣和稳定。
2、就台湾社会而言,与港澳社会相比,有一定差别,但同样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趋势不会改变。
1993年台湾当局推出的“亚太营运中心”设想,清楚地表明在未来发展中,将国际性服务作为重要方向,促进台湾顺利向服务化社会过渡的意图。另外,一项研究亦表明,在未来若干年内,台湾的社会经济资源将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集中。使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予计到2000年有可能升至64%,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也将达到65%,相反,农业、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滑。2000年,农业比重将降至3%左右。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将降至34%,工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则降至32%左右。其中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降至26%,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将降至23%,制造业将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力,与服务业的结合将成为主要趋势。〔3〕与此同时,妇女的就业机会将显著增加,并将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核心家庭和单亲家庭将会进一步增多。人口生育率趋降和生命余年延长的结果,在未来20—30年里,劳力供应短缺和人口老化现象将更显突出。人口将会进一步向大都市集中,由此可能带来的一些难以尽快解决的社会问题。“台独”与反台独在一段时间里,将会成为台湾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并成为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
注释:
〔1〕〔2〕《香港1995》
〔3〕参见周英《两岸经济互补的若干思考、《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