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业的成长与变化--从空间的角度看_经济增长率论文

我国流通业的增长和变化——基于空间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我国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506(2011)03-0033-07

一、引言

以批发、零售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狭义流通产业(以下简称流通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加值在西方国家的比重近20年来一般保持在12%~14%之间,我国也在7%~9%之间(黄国雄,2005)[1]19。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逐渐打破了计划体制下效率低下的局面,流通产业逐渐成长为先导产业(刘国光,1999)[2]10和基础产业(黄国雄,2005)[1]20。1979年-2009年,我国GDP总量由4 062.6亿元增加到343 464.7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增长了约15倍;流通业增加值则从200.9亿元增加到28 984.5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增长了约26倍,占GDP比重最高曾达9.9%。与第三产业其他行业相比,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始终保持在20%左右[3]。

现有文献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生产和流通的关系。一类从总量上和作用路径上讨论生产和流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日益密切;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会加深,导致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上升。很长一段时间里,“生产决定论”在我国理论界占主流。这种观点认为,生产决定流通而不是流通决定生产,流通仅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而已,因而被放到了无足轻重的位置[4]。但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践证明商品流通已经逐渐不再是商品生产的附庸,而成为生产的强劲支撑和动力。因此,这一理论逐渐被放弃,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流通的作用,强调流通的反作用和主导地位。刘国光(1999)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将由社会再生产中的末端行业升位为先导行业”[2]11,即“流通先导论”。陈文玲、林梦琦(1999)[5]指出,我国的流通业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朝阳产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导向作用日益明显。李海舰(2003)[6]认为,传统体制下是大生产、小流通,流通是生产的一部分;当前我国是大流通、小生产,生产成为流通的一部分。黄国雄(2005)[1]20认为流通力和生产力同样重要,流通力不足会导致销售不畅、商品积压,直接制约产能发挥,甚至导致产能闲置。周勤、朱有为(2005)[7]通过对1952年-2001年我国商业和制造业总量关系的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工商关系已经进入以商业为主导的时期。庄尚文、王永培(2008)[8]基于2000年-200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证明了流通对生产有很大的反作用,流通领域的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生产领域的运行状态,为流通是生产的先导提供了经验证据。

另一类文献将城市和商业联系起来,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西方学者从空间结构研究流通问题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商业地理学或商业空间学里,并形成了以中心地理论为研究重心的新古典主义学派、数量革命引领下的空间分析学派和以消费者行为研究为导向的行为学派这三大理论流派。三大流派虽然在研究方法与重心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其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理论和城市商业空间选择理论两大方面[9]。1980年以后,我国商业地理学的研究从宏观转向微观,出现了大量城市层面的商业空间研究,如对城市化进程中商业的空间结构的研究(罗彦,2005)[10]、对城市商业结构演进的研究(乔家君,2009)[11]、对商业业态变迁和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关系的研究(何丹,2010)[12],等等。

由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对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增长的过程中,有关流通业的空间结构变迁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对1993年-2009年我国流通业的空间结构进行初步的描述和分析,以期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流通业空间结构变迁的基本关系。研究该问题的意义在于,许多发达国家已进入服务社会,中国的服务业也正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飞速发展,从空间的视角把握流通服务业的规律,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流通产业,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和流通业的良性互动①。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中,笔者按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经济板块来研究我国流通业的空间结构。这样做是基于以下几点:1.虽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多数文献是按照三大经济区域来划分我国的经济地带,但近些年来我国区域开发政策主要是按照四大板块来进行的,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这表明,四大经济板块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是有明显差别的,按四大经济板块来分析,有助于和国家的区域开发政策保持一致。2.四大经济板块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都差别较大。如东部地区轻工业发达,长期以来加工业占相当比重,市场化程度较高,而东北地区的重工业较发达,装备制造业占相当比重,市场化程度较低。这些差异,很可能导致四大经济板块在经济增长和流通业的关系方面有所区别。

笔者将1993年以来我国流通业的空间结构变迁分为两个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在中观层面,将分析随着四大板块的不平衡增长,流通产业增加值在1993年-2009年间在四大板块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结合数据的可得性,设计了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四大板块的流通业份额、四大板块的流通业增长率和四大板块的流通业相对增长率。第一个指标是存量指标,度量四大板块在我国流通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变化情况;第二个指标和第三个指标是流量指标,度量四大板块的流通业增长情况;第三个指标的计算公式是用各板块的流通业增长率减去该板块的GDP增长率。这样计算是因为:各地的经济增长率差别很大,单纯比较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意义不大。如果能控制住各地的经济增长率,比较各地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会更有意义。

在微观层面,将分析随着四大板块的不平衡增长,流通企业在四大板块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结合数据的可得性,设计了四个指标进行分析:法人批发企业在四大板块的分布比例(1999年-2009年),法人零售企业在四大板块的分布比例(1999年-2009年),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在四大板块的分布比例(2005年-2009年),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在四大板块的分布比例(2005年-2009年)。在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分析中,笔者将不仅试图刻画这种空间结构的变化,还试图对这种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行初步的解释。

三、流通业增加值在四大经济板块的空间分布及变化

流通业的增长在中观层面主要表现为流通业增加值的增加,由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的不同,地区流通业的增长和当地的经济增长并不同步,有时流通业的增长要快于总体的经济增长,有时又明显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增长。本文将中观层面的三个设计指标列成图表,以反映这种空间结构变化。

如图1所示:1993年-2009年,流通业在四大经济板块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是:东部地区持续上升,从52.7%增加到60.1%;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平稳下降,东北地区从11.8%下降到8.7%,中部地区从16.8%下降到15.6%,西部地区从18.7%下降到15.6%。从份额上来看,东北和西部地区下降较多,但自2005年开始,四大经济板块的变化均开始放缓。同期,四大经济板块经济总量的变化规律则是:1993年-2009年,东部地区占全国GDP的份额持续上升,其他三个经济地带则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东北、中部、西部地区。这期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2005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持续下降,东部地区持续上升;2005年-2009年,东北地区基本保持不变,东部地区则平稳中略有下降,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所提高。可以看出,四大经济板块的GDP份额和其流通业份额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流通业份额的变化趋势明显滞后于经济份额的变化。从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经济增长和流通的关系更像是经济增长推动流通业增长,而不是相反,流通业作为先导产业的作用还没有较好地体现出来。

图1 1993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流通业份额变化情况

说明:图1~图8的数据均来源于1994年-2010年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如图2所示,1993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的流通业增长率基本呈U型结构,先降低后提高,和这一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保持一致但略为滞后:1993年-1994年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的现象,1996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直到2000年我国经济一直是平稳增长;2000年后,我国又处于经济的上升通道,实现了快速增长。分板块来看,2000年前,东部板块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其他板块,2000年后,与其他三个板块的差距变小直至被超过。这和图1的显示是一致的:2000年前东部板块的高增长率使东部的流通业增加值份额持续增加,2000年之后,东部板块的增长率优势相对其他板块有所减少直至被超过,但由于绝对值较大,其流通业增加值份额仍然在增加,但增加幅度在渐渐放缓。

  图2 1993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流通业增长率变化情况

如图3所示,与流通业增长率变化情况相似,1993年-2009年我国四大经济板块经济增长率也基本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倒U型。与图2对比可以发现,四大板块经济增长率和流通业增长率的变化不同之处在于:2000年后经济增长率逐渐提高,而流通业增长率从2003年才开始逐年提升,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了稳定;200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但流通业增长率仍然在上升;经济增长率变化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一段时间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又持续下降,而流通业增长率连续性不强,高低交错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总体趋势与经济增长趋势保持基本一致。对比后仍然可以发现这一现象:流通产业增长率变化与经济增长率变化方向一致,但略为滞后;根据前因后果的基本规律,经济增长与流通业增长的关系更接近于经济增长是原因,流通业增长是结果。

图3 1993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经济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4显示了四大板块的流通业相对增长率情况。这是影响各板块流通业增加值在GDP份额中变化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各板块流通业相对经济增长的增长情况。与图2显示有所不同:在整个时期,中部和西部的相对增长率较高,东部和东北地区的相对增长率较低,但多数年份都是正的增长;各板块在2001年-2007年间的相对增长率都有较明显的下降,2007年左右之后相对增长率又迅速提高。前者可以解释为: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流通业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在GDP中所占比重也处在持续增加的阶段②,其中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所以相对增长率比西部和中部低。后者又印证了流通业的滞后性:1995年-2000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在2000年之后进入高速增长期间,而流通业的相对增长率的变化则明显滞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

图4 1993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流通业的相对增长率

四、流通企业在四大经济板块的空间分布及变化

流通业增加值在四大经济板块的空间结构变化,都可以看成是流通企业在四大经济板块经济活动分布的结果。从图5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法人批发企业在全国批发企业所占比重始终在增加,而其他几个板块都有所减少,其中,西部地区减少最多,这和四大经济板块流通业增加值份额的变化很相似。为了进一步确定法人批发企业的比重和流通业增加值份额的相关性,笔者计算得出两者的简单相关系数ρ=0.75,且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相关的,说明两者有较高的相关度。

图5 1999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的法人批发企业数量分布

图6反映了1999年-2009年四大板块法人零售企业数量的分布情况。虽然四大板块的法人零售企业数量都有所增加,但与批发企业的份额变化和流通业增加值份额变化基本一致的情形不同的是,法人零售企业的相对份额变化很小。笔者进一步计算了零售企业份额与流通业增加值份额的简单相关系数,得出ρ=0.15,且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不显著的。这很可能是由于零售业的特点所致:零售业直接服务于消费者,受商圈的限制很大,其数量取决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的分布状况。零售店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而会保持相对稳定。而批发企业服务于生产者和零售商,基本不受商圈的限制,其数量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批发企业和所在板块的经济份额的关系相对密切,而零售企业和所在板块的经济份额的关系相对不密切。

连锁经营是零售业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也是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连锁经营的发展比例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零售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图7反映了2005年-2009年连锁零售企业在四大板块的分布情况:连锁零售企业在四大板块的分布份额和流通业增加值在四大板块的分布份额基本一致,但和流通业增加值份额有明显变化不同,连锁零售企业份额在5年中保持了基本稳定。这一现象也可以用零售业直接服务于消费者、受商圈影响较大来解释。

图6 1999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法人零售企业数量的分布

图7 2005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连锁零售企业的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近10万个商品交易市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尤其重要,已经成为当地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图8反映了2005年-2009年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在四大经济板块的分布情况:亿元以上交易市场数量持续增加,且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和所在板块占全国的经济份额和流通份额大体相当,但与经济份额和流通份额相比较,亿元以上交易市场的份额变化较小,这反映了我国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已经结束了高速增长阶段,正走入整合提升阶段。

图8 2005年-2009年四大经济板块亿元以上交易市场的分布

五、结论

笔者运用1993年-2009年我国流通业的中观和微观数据,分析了流通业的增长和空间结构问题。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我国四大经济板块的流通业增加值份额的变化趋势和其GDP份额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流通业份额的变化趋势明显滞后于经济份额的变化。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和流通的关系更像是经济增长推动流通业增长,而不是相反。

2.我国四大经济板块的流通业绝对增长率基本呈U型结构,先降低后提高,和同期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保持了一致但略为滞后。同样表明近十几年来,我国流通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像是经济增长推动流通业增长,而不是相反。

3.我国四大经济板块流通业的相对增长率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和中部地区其流通业的相对增长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和东北地区其流通业的相对增长率较低。

4.法人批发企业在四大板块的份额变化与流通业增加值份额的变化相关度较高,而法人零售企业、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和流通业增加值份额变化的相关度较小。

注释:

①赵娴(2010)[13]认为,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可以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流通经济分析提供全新的视角,其中,流通产业的空间布局正是这种全新视角下需要研究问题之一。

②Betancourt and Anderson(2001)[14]指出: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因此,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流通业增加值比重会持续上升达到高点,在工业化的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流通业增加值比重会稳定后有所下降。

标签:;  ;  ;  ;  ;  ;  ;  

中国流通业的成长与变化--从空间的角度看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