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档案馆服务创新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档案馆服务创新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档案馆服务创新研究

米永宁

(四川师范大学档案馆,四川 成都 610100)

摘 要: 城市发展形态已经进入智慧城市时代,公共档案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服务中不可或缺,文章通过介绍智慧城市分析其特点,提出智慧城市对公共档案馆的要求,认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公共档案馆需要从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构架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档案馆馆际联盟、创新服务模式与机制、实现免费均等服务、服务城市建设方面提出公共档案馆服务重新定位的思路。

关键词: 智慧城市;公共档案馆服务;服务模式

信息化、全球化和城市化是重塑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1]。智慧城市是面向知识社会创新背景下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形态[2],其目的是实现深度感知、泛在互联和智能融合应用,以创新和共享为特征,培养城市公共价值并为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共档案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机构,是城市为普通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城市普通公民对公共服务要求的提高,公共档案馆在新的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 服务中的作用将越发明显。公共档案馆保存着大量档案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和原始性,具有其他信息资源不具备的独特价值。因此,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档案馆应当创新服务,以提高服务水平。

1 智慧城市对公共档案馆服务的要求

1.1 运用云计算构建档案管理平台

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明确要求有条件的数字档案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相关立档单位提供存储和软件服务,公共档案馆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服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运用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字档案的云管理;第二,使用云计算等技术向立档单位提供云归档服务;第三,对档案利用者提供云利用服务。

1.2 利用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构建数字档案服务平台

移动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已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日常阅读最常见的终端设备。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普通公民越来越依赖于移动网络和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和进行阅读,因此,公共档案馆应该利用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构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

利用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构建档案服务平台,主要指构建档案利用平台,即通过采用智能化的过滤技术,对目标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将符合要求的相关档案内容提取出来,采用应用 (如微博等) 的API接口,完成公共档案馆与利用者的交互,为利用者提供对应的档案内容,或精准推送服务实现档案内容,同时,公共档案馆还可以自主开发面向各类手机终端的应用,把公共档案服务打包成这些应用可以获取的档案信息包供下载、使用。

该组患者采取NMES治疗,应用XY-K-SISS-A型神经损伤治疗仪,具体操作:根据患者症状选择不同治疗位:抬眉困难者针刺患侧额肌;闭眼困难者针刺患侧眼轮匝肌;鼻唇沟变浅者针刺患侧上唇方肌和颧肌;示齿困难者针刺患侧口轮匝肌;口角夹食者针刺患侧颧肌。然后,与治疗仪妥善连接,脉冲频率为1.0Hz,波宽0.5ms,以双向对称波治疗20min,输出强度以患侧肌肉跳动、患者自感舒适为宜,1次/d,7d一疗程,治疗8个疗程。

1.3 运用物联技术构建档案感知系统

智慧城市以物联技术为基础,可以通过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芯片植入技术或二维条码技术等技术使得物体具备某种智能特征。智慧城市中,公共档案馆是重要的节点,要求其具备智能化特征。构建档案感知系统,目的是保证档案建筑更方便利用,保证档案存储设备、管理设备、利用设备与人员的交互更便捷,这样,既能节约整个公共档案馆的管理运营成本,提高档案提供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也能改善档案利用者的利用体验,同时,更有利于公共档案馆融入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背景下,构建公共档案馆的感知系统应该包括:库房建筑自动化感知系统,库房管理感知系统,档案实体感知系统等。其原理是,运用传感技术和RFID标签等技术构建档案感知系统,也就是将感知设备、传输系统和终端执行系统组成一个网,在尽可能少的人工干预条件下,完成公共档案馆档案库房管理、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存储和管理。从档案业务角度看,这个网络中,感知设备负责与档案移交者、档案管理者和档案利用者等对象的交互,包括对命令的理解有执行和相关人员信息的采集;传输系统负责将感知设备采集的这些信息传输到终端执行系统;终端执行系统需要对收到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并能够将分析结果与预定相关参数指标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比对结果做出决策和下达执行命令。从档案建筑和档案实体角度看,感知系统应能保证对公共档案馆库房建筑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和对档案实体智能化管理。

质量检测是保证桩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房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以某高层住宅楼为例,就其桩基质量检测进行了如下分析:

2 公共档案馆服务创新

2.1 公共档案馆服务模式与机制创新

因为n-k≥3,故取a∈ -{i,a1,b1},存在边取b∈EXT (v),b∈ -{i,a1,b1,a},则存在边令集合I= -{i,a1,b1},a,b∈I,根据引理2可知,u′,v′间存在一条内的哈密顿路HP.令

智慧城市强调,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应用;要求用户个体参与创新及其角色, 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因此,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档案馆的服务机制与服务模式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造,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即以利用者为本,从利用者利用需求出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应用强化利用者的参与,发挥利用者价值。同时,必须注重服务方式和机制创新。

2.2 公共档案馆对接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档案馆个体可以建设智能化的公共档案馆,构建智能化的公共档案服务平台,并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对接。也可以把一些有条件的公共档案馆组织起来,形成公共档案馆联盟,以增强档案服务能力。单个公共档案馆不能完成的服务任务可以由另一个或其他几个公共档案馆协助完成,通过公共档案馆之间档案信息资源共建,档案人才流通,档案管理共抓,档案服务相互协助等合作模式,增强公共档案馆提供服务能力。

为改善城市供热系统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比例,各类热泵系统逐渐地用于供热系统中。污水源热泵系统为热泵应用的一种,以低品位热能作为热源,从污水管道中提取废热,通过污水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等主要设备,消耗少量的电能,从而实现供热的一种技术。污水源热泵的使用,可以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城区内的排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开发价值,促进城市发展。因此,对污水源热泵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2.3 公共档案馆联盟

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信息进一步开放共享是必然要求,各相关信息服务部门以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式提供公共信息利用势在必行。这一背景下,公共档案馆提供利用接口应该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对接,以实现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地提供档案服务。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充分考虑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兼容性,以相关要求设计功能模块;第二,将可以开放利用的档案信息通过开放接口的平台提供服务,以便利用者通过API接口调用档案资源,以达到以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式提供档案服务的目的。

3 档案信息服务免费、均等

3.1 追求档案信息服务免费、均等原因

智慧城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为普通公民提供普惠服务。缩小普通公民个体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获取信息能力不同而带来的非公平现象。智慧城市更强调公平、平等和正义,这是其强调信息服务均等化的一种表现。公共档案馆在普通公民信息服务中不可或缺,是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机构之一,其在推进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汉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灌溉条件大为改善。大坝加高并对灌区实行续建配套后,引丹灌区由抽水灌溉变为自流灌溉,襄阳市北部253万亩(15亩=1 hm2)农田基本避免旱灾,同时为沿引丹灌区的老河口市和襄阳市襄州区30多个乡镇提供了清洁水源。

智慧城市更重视普通公民在创新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强调公民个人参与创新和城市建设。而公共档案馆是以普通公民为服务对象,为普通公民提供平等服务的现代档案馆,因此,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档案馆免费、均等服务应拓展服务视角。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应重视普通公民对利用服务需求的研究,包括利用服务需求的特点和心理。另一方面,应注意普通公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给公共档案馆的利用服务的影响[3],包括普通公民在公共档案馆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其对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带来的影响。

3.2 档案信息服务免费、均等需创新服务视角

公共档案馆的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要求档案资源公平配置、公平获取。公共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必须“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且应在免费的基础上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 公共档案馆应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4.1 应将公共档案馆建成信息服务机构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始终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使得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价值越来越明显。信息量、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同样是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档案属于信息范畴,档案信息资源属于信息资源范畴,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馆藏丰富的公共档案馆是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应该用信息学的视角看待档案和档案馆的服务,应该用信息管理技术管理档案,按照信息利用要求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公共档案馆将自身建成信息服务机构,既是其在新的城市形态中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合理需求,是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改造公共档案馆,可以避免其死亡在信息的海洋中,有助于其节约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智慧城市背景下,将公共档案馆建成信息服务机构,应该转变被动保守的观念,有效利用网络平台[4]。可以探索以下方式:第一,使其具备政府信息公开中心功能,对现行文件对外展示,获得信息权威继承;第二,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使公共档案馆成为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节点,因此,公共档案馆可以通过档案网站等工具使其成为政策宣传、历史承载、城市市情的重要信息窗口。

4.2 应将公共档案馆建成具备文化休闲功能的机构

公共档案馆的公共性特征使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档案的文化性内涵使其公共档案馆具有更强的文化休闲特征。公共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原始性、稀缺性、独特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智慧城市背景下,普通公民更注重个人文化修养,他们对公共文化机构和公共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档案馆是为普通公民提供服务的现代档案馆,因此,应该逐渐转变保守、神秘的公众形象,摒弃有悖于“公共”与“服务”的传统理念,主动拉近与普通公民的心理距离和现实距离,使自身成为普通公民愿意触及和可以触及文化休闲机构,将自身建设成面向未来的具备文化休闲功能的机构[5]

公共档案馆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价值:第一,有利于拉近公共档案馆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距离感,破除保守、神秘的公众形象,树立“公共”与“服务”的形象;第二, 有助于增强公共档案馆的吸引力。馆藏资源的原始性、稀缺性、独特性,能使利用者获得与读书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让利用者直接接触媒体上见不到的或者图书上读不到的第一手资料,使其阅读更有知识性、更有深度,提高普通公民的文化素养,使其更具备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和在智慧城市中的生存能力;第三,可以帮助公共档案馆成为智慧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使其像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一样,在文化强国和文化强市的战略上发挥文化建设功能,充实城市的文化氛围,培育城市的文化基因;第四,提高公共档案馆的公众形象,巩固其在社会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Borja J,Castells M.Local and Global Management of C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M].London:Earthscan.1997.

[2] 宋刚,邬伦.创新2.0 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4):53-60.

[3] 胡燕.论公共档案馆研究的新视角[J].档案学通讯,2010 (1):26-29.

[4] 张卫东,王萍.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功能的变革研究[J].情报科学,2004 (12) .

[5] 黄菊艳.关于档案馆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作用及对策建议[J].广东档案:2003 (6) :9-13.

作者简介: 米永宁,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档案馆安全及服务。

标签:;  ;  ;  ;  

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档案馆服务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