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项目中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对电力建设行业发展来说是迈向现代化电业的必要阶段,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对于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中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已逐步形成体系化,为全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经济,电力先行,由此也可见作好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就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进行浅究。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规划
一、配电自动化技术
配电自动化,一般是针对用户端的低压配电网。这是一项整合了计算机应用、数据交换、控制设备应用等技术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它能够保障供电稳定性,提高电力质量,降低成本,同时能降低人工操作。在发达国家,配电自动化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形成了体系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操作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进一步开拓世界能力。它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专业性较强的项目,需对相关设施设备流程非常熟悉了解,须要掌握工作原理,加强熟悉配电自动化系统流程和各种操作制度,做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总结出扎实的实践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完善。及时学习和交流新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有了新设备,更有了技术素质过更的操作人员,还需要一个好的管理流程,这样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督促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得到更全面更完善更方便的提高。
二、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
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是涉及到强弱电、机电、软硬件等大大小小的环节,是综合性相当强的一门科学技术,更多的应用于输送电力的环节,用电区域范围内建筑的供电系统,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来确定供电工程设计和建设标准,达到可靠供电的工作状态,以保证生产或安全、社会安定的需要。
1、配电区域划分
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中,要按实际配电区域性质来进行划分,一般按城市配电,农村配电,以及工业配电。在不同区域,不同的运行需求配电按各类用电负荷来划分来分配,这样才能达到电尽所用的效果。主网变电站将其他地方输送过来的高等级电压降压后一部分直接送至工厂大用户,另一部分输送至城区周边的变电站,由这些变电站再进一步降压,通过市区的配电线路送至用户变压器。
2、配电继电保护
主要是速断保护、延时速断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监控pt断线、重合闸。还要考虑安装环境比如温度、电磁干扰,通讯方式,是否要联网,RS-485、以太网,通讯规约必须是公开的,组网的可能性。具体是按照线路正序阻抗来进行计算的,将所有值变换为标幺值进行。考虑因素有主变信息、线路阻抗图,地方规定,地域性的强制性条文必须考虑进去,按照线路末端往主变计算,一条线路应该是小运行方式。线路故障的时候,,进线柜保护是感觉不到故障电流的,线路故障,故障点要从提供电源侧切除才有意义。线路开关动作切除故障,投入过流保护,变压器故障或者过负荷的时候动作跳开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也称第一段保护。保护整定值按躲过躲过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也就是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另外取可靠系数Krel为1.2至1.3 所以可得动作电流等于Krel倍的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时间应躲过避雷器放电时间,可采用0.06S。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也称第二段保护。要求: 1 限时电流保护动作电流应大于下一线路速断电流动作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考虑非周期分量的衰减,系数取1.1至1.2 2. 灵敏系数应不小于1.3 即线路末最小短路电流除以动作电流大于1.3 3.时间整定 一般与下一线路速断配合 ,应比后者大一个时间阶差, 时间阶差可选0.3-0.6S 若需提高灵敏度可与下一线路限时速断配合。对电气设备非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能自动,迅速,选择性的将故障设备切除,保证没有出现异常的设备持续运行,避免全线断电等事故,给供电可靠性增加保障。
3、配电差异规划设置
确定配电变电站的容量和位置、配电网络结构、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电压水平与无功补偿措施,以及可靠性校验等,按地域具体位置的变电站或线路设计进行规则设置,包括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电力通信、输电线路等。按照程序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所谓“遥”,即遥远、远方之意。遥测即利用通信技术在远方对变电所等的电气参数进行测量。如负荷测量、电压、电流、功率等。遥信即远方信号传递,即变电所重要的预告信号都通过通信技术直接在调度所显示。遥控即远方控制操作。只要刀闸是电动操作的,一般都可以不用人工进行,远方即可完场操作。负控表属于负控终端中的一种, 用于实现高压开关,分段开关,配电变压器的三遥功能。可作为配电自动化的前端电量数据采集。方案逐步细化,内容越来越来详细,还要做环评。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零序互感器等。对于现有负荷的调查和对于将来负荷增长的预测上,联系城市规划,对配电差巨星规划进行合理设置,实现作为配电自动化技术后期运行的保障。
三、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
近年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的深入千家万户,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也趋于成熟状况,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普及到越来越大的范围以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其技术加深,技术范围扩宽,其发展在今后会持续看好,特别是在电子科技自动化发达的今天,无疑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需求。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发展必须要加强与时代的同步发展,这样才能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了解各种世界新技术,领导要重视,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的对待这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努力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更宽广的发展基础。
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是运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进行的控制。包括远动装置和建立与主站系统的联系,是用来监控整个电力电网运行状态的。为的是让电网安全、稳定。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智能电网建设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采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作为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配电自动化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并带来空前的效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在目前我国国情下,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同时在这方面,社会对配电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广阔。
四、结束语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电力行业行情很不错,但是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意味着,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仍需要不断的提高技术,不断的更新,这样才能不被社会不断新繁衍出来的新技术所淘汰。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保障电力运行的先进技术,是保障供电稳定的一个重要系数,作好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则工作的研究是电力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鹏; 李伟; 钱一民; 郭桂同.配电自动化系统通用测试用例研究[J].湖北电力;2015(04).
[2]刘树泽.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06)
[3]袁文广; 周文俊; 李春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时SOA架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17).
论文作者:谢志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线路论文; 电流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