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灾害地区研究_总产值论文

我国土地受灾成灾面积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面积论文,土地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土地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制订和完善我国农业发展战略时,不能不对土地受灾成灾面积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与估计。本文旨在回顾我国土地受灾面积历史的纵向变化,分析当今我国地区间在土地受灾成灾面积方面的有关差别,以及地区间抗灾主要指标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的数量关系。

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对1952年以前我国土地受灾成灾面积状况无法把握,因此,难以比较解放前我国土地受灾成灾面积的情况。作为历史比较的方法在运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有关历史回顾仅仅是相对有限的片断。但1952年以后的有关统计资料也能说明许多问题,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表1 主要年份我国受灾成灾面积 单位:千公顷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4年、199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1995年出版。

1952年以来,我国各年份土地受灾成灾面积起伏变化。表1仅列出1952年至1994年之间各年度的受灾成灾面积的最高峰值。通过这些高峰值的排列,可以作出一些有价值的历史动态性的描述。

从表1可看到,我国土地受灾成灾面积高峰值有两次幅度较大的上升。第一次是1962年,受灾面积峰值一下子比1957年增加8026.6千公顷,增长率为27.54%。在仅仅5年间,变化相当大。第二次是1978年,其受灾面积峰值比上一次峰值增加了13614.7千公顷,增长了36.62%。其后,1988年和1991年的受灾面积峰值虽然呈上升趋势,但仅比1978年的受灾面积峰值增加了84千公顷和543.3千公顷。经过历年受灾面积峰值的上升,到1991年,受灾面积峰值比1957年的受灾面积峰值增加22184.6千公顷,增长率为76.1%。

土地受灾的主要类型是水灾、旱灾。1957年,在受灾面积中,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共25287.4千公顷,占受灾总面积的86.75%。到1962年,该百分比回落到82.36%,1978年则回升到84.7%,1988年,该百分比突破到88.17%,1991年再次突破到96.45%。

在受灾面积中,旱灾面积大于水灾面积。1957年,水、旱灾受灾面积之比为1∶2.13,旱灾受灾面积比水灾受灾面积多一倍多。在其后的峰值年份,这个比例有变化。1962年为1∶2.12,1978年猛然扩大到1∶14.09。这一年很特殊,是峰值年中水、旱灾受灾面积比例最大的一年。1988年,比例回落到1∶2.75,到1991年,水、旱受灾面积相差不大,比例为1∶1.01,几乎可以忽视两者之间的差别。

从总的趋势看,成灾面积随受灾面积的增加而增加。1991年,成灾面积比1957年增加了12831.3千公顷,即增长85.56%。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抗灾能力。根据表1数据计算,我国土地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比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57年,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51.4%,到1962年和1978年分别下降到44.85%和42.92%,这反映了这段时期抗灾能力的提高;但到1988年,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比上升到47.07%,到1991年继续上升到54.18%。可见,80年代以来,抗灾能力相对减弱。对此应引起重视。

水灾和旱灾的成灾率(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比)是不同的。1957年,水灾成灾率为74.62%,而旱灾成灾率是43.01%。水灾成灾率最低年份是1978年,为32.28%;旱灾成灾率最高年份是1988年,为46.51%。到1991年,水、旱灾成灾率仍有较大差异,前者为59.41%,后者为42.38%。这说明除涝比抗旱更难,收效也逊于后者。除涝效果比抗早效果差,影响整个成灾率的降低。

以水灾和旱灾为主要构成的土地受灾成灾状况与降水量及其分布有一定关系。根据整理的有关资料,制成表2,可大致提供一些说明问题的依据。

表2 历年我国地区水量单位:毫米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3年、1995年各卷资料整理计算。

说明:①表2中全国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是根据全国各主要城市年降水量数据用算术平均法算出。

②地区两极差=最高值地区数值-最低值地区数值。

③月份两极差=各地区平均最高值月份值-各地区平均最低值月份值。

我国34个主要城市地区平均年降水量自80年代中期以来有上升趋向。表2列出的数字表明,自1986年以来,除其中两年的平均降水量分别低于1951~1980年的年均值之外,其余6年的这些地区平均年降水量都高于1951~1980年的年均值。这些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上升与表1所描述的水灾增加趋势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1991年水灾受灾面积高达24596千公顷,为表1所列有关数据最高值。而这一年平均年降水量在所掌握的有关统计资料中,仅次于1994年的946.88毫米,也高达902.07毫米。

全国各地降水量在月份中的分布有微弱扩大的趋势。1951~1980年,地区平均最高降水量月份的降水量与地区平均最低降水量月份的降水量之差为129.39毫米。从1986年到1991年和1994年这8年中,有3年的最高降水量与最低降水量的月份差低于这个数字,而其余5年均高出。因此,水、旱灾与月份降水量两极差有一定的相关性。

降水量在地区的分布不均及其扩大,是影响水、旱灾增加的较为重要的原因。1951~1980年,降水量的地区两极差为1491.3毫米,而1986年至1992年及1994年这8年中,每年地区降水量两极差都高出这个数字。其中,1994年最高,为2104.5毫米。降水量地区差距扩大,即分布不均,与水、旱灾增加相关。

表3有助于分析全国各地区在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及其各类灾害类型方面的差别。这一分析可在两个层次上进行。其一,比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区域在受灾成灾面积方面的差别。其二,通过变异系数分析全国30个地区之间受灾成灾面积的总体差异。

表31994年各地区受灾成灾面积及其差异 单位:千公顷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5年资料整理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出版。

各地区指标值标准差

说明:变异系数=─────────

各地区指标平均值

按一般的地理常识,三大区域在自然条件优劣方面的排序是:东部地区最好,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

但根据表3,三大地区受灾成灾面积的排序与上述关于自然条件的排序大不相同。受灾成灾面积最多的不是通常被人们认为条件最差、最不发达的西部,相反,西部受灾成灾的多数指标值是最小的。从表3中的大多数指标来看,受灾成灾面积最多的是中部地区,其次是东部地区,最后才是西部地区。根据表3,中部地区的受灾面积为22950千公顷,占全国的41.7%.东部地区受灾面积占全国的36.6%,西部地区占21.7%。全国受灾面积最多的省份是中部的黑龙江省,其受灾面积占全国的7%。

在受灾的类型方面,中部地区的旱灾、水灾和霜冻灾受灾面积略大于东部地区的对应受灾面积。西部地区只有风灾面积大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其他受灾面积则相对较小。旱灾和水灾受灾面积最大的省份分别是中部地区的安徽省和东部地区的江苏省。风灾受灾面积最大的省份是西部地区的四川省。霜冻灾受灾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中部地区的河南省。

中部地区的成灾面积比东部地区多4576千公顷,比西部地区多8355千公顷。成灾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中部地区的河南省。河南省的成灾面积占中部地区的20%,占全国的9.3%。中部地区的旱灾、水灾和霜冻灾的成灾面积都明显大于东部和西部。风雹灾成灾面积的排序很特别,西部排在最前,其次是东部地区,最后是中部地区。风雹灾成灾面积最大的省份不在东部或中部,而是在西部的贵州省。

成灾率(即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百分比)在东、中、西部地区也有一定差别。总的排序是中部最高,为64.47%;西部次之,为52.5%;东部最低,为50.97%。而全国的成灾率为57%。可见,除中部地区的成灾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东、西部的成灾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地区间受灾成灾面积差别的更进一步的比较可通过表3的变异系数进行表述。表3的变异系数是对全国30个地区各项受灾成灾面积按统一公式计算各地区每项指标值的总差异。变异系数越大,表明地区间的差别越大。反之,也就相反。

30个地区的受灾面积变异系数和成灾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0.66和0.76。这说明地区之间成灾面积差别比受灾面积差别略大。也就是说,各地区抗灾能力差异较大。

在各类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指标中,地区差异可分为三个档次。在受灾面积中,霜冻灾的受灾面积的地区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9,这跟我国各地区之间气温和霜冻条件差异较大有关。1994年,霜冻灾最严重的河南省,其霜冻受灾面积为300千公顷。同期,全国有6个地区无霜冻灾,有5个地区霜冻受灾面积分别在15千公顷以下,可见差别之大。在受灾面积中,旱灾和水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变异系数比较接近,分别为0.94和0.98,可归为同一档次。风灾的受灾面积变异系数最小,为0.89,这表明风灾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在成灾面积中,各地区旱灾成灾面积变异系数和水灾成灾面积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13和1,风雹成灾面积变异系数为0.85,相比之下,霜冻灾成灾面积变异系数为0.73,低于受灾面积变异系数水平。

对抗灾有重要影响的(如灌溉、水库、除涝和治水等)基本工程发展不平衡。根据表4的数据,比较我国1994年与1985年的有关情况,可作出如下概括。

①灌溉工程发展较快。尽管1994年年底灌溉区数比1985年只增242处,增长4.6%,但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从2077.7万公顷增至2235.3万公顷,增长7.6%。②水库工程明显发展。水库增加1339座,增长1.6%,水库库容量增长450亿立方米,增长10.5%。③除涝工程大有希望。虽然易涝面积扩大了21.8万公顷,但增长只有0.9%,而除涝面积增加139.5万公顷,增长了7.5%,远远高出易涝面积的增长率。1994年除涝面积占易涝面积的81.8%。④水土流失仍然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3.8万平方公里,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汉增加17.7万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3%。

表4我国灌溉、水库、除涝、治水情况

资料来源:同表3。

抗灾工程及其基本条件对减轻灾害、促进农林牧渔业发展的作用,可通过定量分析显示。表5选择水库库容量和除涝面积两个抗灾指标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作关联分析。通过对全国30个地区的以上三个指标的排序比较,从量化角度显示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从表5可看到,在农林牧渔总产值前15名的地区中,水库库容量在前15名内的地区有13个,同序性较强;而除涝面积在前15名内的地区有12个,同序性次之。在农村牧渔总产值后15名的地区中,水库库容量在后15名内的有11个地区;除涝面积在后15名的有9个地区。显然,从各地区来看,农林牧渔总产值大小与水库库容量及除涝面积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利用表5的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做量化分析。在农林牧渔总产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5亿元的前15名地区中,水库库容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11个,即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湖南、安徽、湖北、浙江、辽宁、广西和江西;除涝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8个,即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湖北、安徽、辽宁、黑龙江。在农林牧渔总产值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中,有5个地区,即广东、湖南、浙江、广西和江西,其水库库容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但其除涝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之相比,只有黑龙江一个地区,属于水库库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除涝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水库库容量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同序性略高于除涝面积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同序性。此外,水库库容量和除涝面积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林牧渔总产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不普遍,仅有两个地区属这种情况,它们分别是四川和福建。

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个地区中,只有一个地区即吉林,是水库库容量和除涝面积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其余14个农林牧渔总值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其水库库容量和除涝面积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最突出。西藏水库库容量和除涝面积都为零,其农林牧渔总产值在全国各地区中是最低的,仅有23.06亿元。当然,西藏受灾面积小,1994年受灾面积只有169千公顷,因而不一定能说明问题。类似的地区还有上海,其1994年受灾面积只有115千公顷。在14个地区中,农林牧渔总产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其余12个地区1994年受灾面积共计为13575千公顷,占当年全国受灾面积的24.7%。提高这些地区的水库库容量和除涝面积,对农林渔总产值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表51994年各地区农林牧渔总产值、水库库容量和除涝面积排序

资料来源:同表3。

标签:;  ;  ;  

中国土地灾害地区研究_总产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