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结构施工中如何控制房屋裂缝论文_刘仁权

解析建筑结构施工中如何控制房屋裂缝论文_刘仁权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建筑勘察规划设计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需要注意房屋的施工质量,建筑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地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针对目前经常出现的房屋裂缝问题,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减少房屋裂缝的产生,保证人们的居住安全。长久而言,也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单位更好地参与市场的竞争。

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房屋裂缝

引言

建筑施工中,一般出现的各种引起裂缝的原因很多,其相应控制措施也各不相同,在具体施工中,参照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裂缝的发生。但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变化,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只有在对新出现的裂缝原因进行合理的分析,裂缝才会减少到最低限度。

1 建筑结构施工中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1.1沉降所引发的裂缝

由于沉降问题导致的房屋裂缝产生通常是很少发生的,一般都是因为建筑物的地基下沉导致的,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正反“八”字形,最为常见的地方就是窗户的台角处,还有就是在横墙和纵墙交接的地方。

1.2温度及干缩所引起的裂缝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引起房屋裂缝的原因还有就是施工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均匀,这种情况一般在砖混结构的平板住宅里常会发生,呈现出四十五度裂缝、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等。之所以产生这些裂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施工结束以后,受到太阳光的照晒,所在建筑楼盖的温度会逐渐地升高,由于砖混结构的房屋阻热能力比较差,温度上升明显,而相对于相连的墙体而言,上升速度显得就比较慢一些,所以就造成了楼盖和墙体温差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拉应力和剪应力,如果这两种力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就会导致房屋裂缝的产生。第二,混凝土楼盖在浇灌后,存在着不断硬化的过程,楼盖里面的水分不断地蒸发,温度不断升高,而房屋墙体的温度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导致墙体和楼盖的温度差异扩大,从而也就产生了裂缝。

1.3不合理的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不合理也是造成房屋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我国很多地方都属于地震高发地段,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的建筑设计也非常重要,只有好的建筑设计作品,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建筑的施工,从而提升施工质量水平。因此,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建筑设计,很容易导致墙体裂缝的产生。在选择施工材料时,不能偷工减料,为了节约成本而采用劣质材料,将会给建筑房屋质量带来安全隐患;要尽量地保持施工材料的配比,尤其是混凝土的配比,这对房屋裂缝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对建筑结构进行规范设计,材料进行科学配比,这样才能减少房屋裂缝的产生。

1.4没有很好地控制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是防止房屋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的施工工序,保证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有效利用和科学使用,才能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在墙体的施工中,不同的施工材料产生的施工墙体的强度也是不同的,例如在砂浆的制作中,如果搅拌不均匀,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还有就是在施工中,经常遇到砂浆重复使用的情况,有些砂浆存放过长或者拌的量过多等,这些都会导致砂浆的严重缩水,最终影响建筑施工的施工效果,从而容易导致房屋裂缝的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施工中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提高建筑物幕墙的密封性

通常而言,幕墙位置的开启、框格内笼及提高幕墙的气密性是提高幕墙密封性的重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窗的框扇进行搭接,搭接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其次,保证建筑物内部排水系统流畅,这样可以及时将积存在材槽中的雨水排除;再次,在幕墙之间设置一定的保温层,从而有利于幕墙的密封性提高。

2.2 优化混凝土配比

尽管混凝土的生产已经趋于市场化,但混凝土的配比确实很重要,必须严格地按照规定配比才能提高建筑墙体的施工质量。在搅拌混凝土时,要严格根据沙子、水泥和水分的配比要求,在施工操作上要严格地按照抗渗等级来操作,在混凝土的运送前,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防止坍落度过大,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墙体裂缝产生。

2.3 混凝土表面处理及泌水处理

在建筑结构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及时的处理,一般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来进行操作。物理方法操作主要有蒸汽清理,通过大量的蒸汽,并配置一定的喷发速率,从而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杂质。其次,离心式抛丸处理方法主要针对混凝土表面的坚硬杂质,在表面处理中经常出现。还有就是喷砂处理,就是利用压缩的空气将高速运动的精细磨料冲击到混凝土表面,从而达到除杂的效果。化学方法主要使用碳氢化合物溶剂和乳化剂来处理混凝土的表面,主要是为了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油污。对于混凝土泌水控制,要注意混凝土搅拌时的材料配比、渗入矿物掺合料和添加剂。在施工中,还需要改进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并对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另外,在浇筑过程中,尽量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但分层不宜过大。混凝土在凝结之前,一定要采取二次抹面,这样才能使其表面更加致密。

2.4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及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在十二小时内要对其进行浇水养护,当遇到炎热干燥的天气时,应该缩短养护的间隔时间,通常在两到三个小时。这样可以使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从而避免了裂缝的形成。在混凝土养护时,应当根据天气状况来定浇水次数及养护时间,如天气比较潮湿的时候,可以降低浇水次数,缩短养护的时间;反之,当天气炎热干燥时,应该增加浇水次数。在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方面,应当采用仪器监测,加强内部及表面的温度变化。通常而言,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保持在 25℃之内,算是正常。

2.5 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

工程材料、设备作为防水工程所需的必要资源,无论在计划采购阶段,还是管理、投入阶段,都要把责任制落实到个人,严格把好质量关。一般而言,底板钢筋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必须通过复检才能使用。在进场前要保证水泥标号是否与要求相同,这时需要抽样调查,如遇不合格的水泥原料,需要进行清退以保证合格优质的混凝土的制成,外加剂要保证有产品合格证。在材料投入使用阶段,必须按照计划消耗定额进行放料,严格监督材料的投用量,并做记录。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材料各种标准共有四十多项。不论是使用认证还是现场材料复验,均应首先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产品检验,把好裂缝控制第一关。

2.6 优选水热化低的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主要是由于水泥水化放热造成内部和外部形变量不同所导致的,可以说水泥是造成大体混凝土开裂的主要“罪魁祸首”。因此,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概率,应该优选低水化热水泥,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用量。与此同时,掺杂必要的混凝土参合材料,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凝结速率,有效减小浇筑和凝结过程中的内外部温差。

结束语

虽然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裂缝控制手段有以上几种,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对以上技术手段应该依据不同的施工实例进行不同的选用组合,只要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能够很好的预防裂缝的产生。但需要声明的是,虽然目前我国对与房屋建筑裂缝治理已经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房屋建筑裂缝监测手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一套,只能根据后期的防水效果和人的主观观测来检验,这同样是房屋建筑工程裂缝控制中值得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梁蕾.建筑施工中房屋裂缝控制措施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07:80-81.[2017-08-02].

[2]李姝樾,王月珠.解析建筑结构施工中如何控制房屋裂缝[J].建材与装饰,2016,53:3-4.[2017-08-02].

[3]胡素彬.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对策解析[J].四川水泥,2016,02:233.[2017-08-02].

[4]陈红梅.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浅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6,01:33-35.[2017-08-02].

论文作者:刘仁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解析建筑结构施工中如何控制房屋裂缝论文_刘仁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