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观念是行为的内隐形式,行为是观念的外在表现。观念是根本,行为是表征,二者互为表里。只有观念的变革,才会产生行为的最终创新。体育观念的创新是体育行为创新的源头活水。然而,体育观念的创新并不能替代体育行为的创新,体育行为的创新既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一 关于体育观念的创新
1 健康第一观
健康第一观包括3 方面内容:一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五育中要把体育放在最基础的层次;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三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体育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观念的创新之所以强调健康第一观,其一,是因为身体健康是其他四育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的:“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相对于诸育关系而言,这一命题比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提出的“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注:[英]洛克:《教育漫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更科学,更明确。其二, 是因为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是社会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67、122 页)人所具有的这双重属性决定了人体内蕴藏着巨大的生物和精神潜能,而体育与人体内所蕴藏的巨大的生物和精神潜能的挖掘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其三,是因为具有健康体魄的个体是国家、民族旺盛的生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这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视角充分论述了健康第一观的必要性。其四,是因为现在人们对“健康”一词的理解已扩大为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较全面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一个人身体没有病残或体弱,而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
应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强调健康第一并不是只要健康,因为健康只具有基础价值与手段价值,它的意义在于为人的精神活动的改善提供可能的强大的力量源泉。否则,仅仅活着,仅仅健康,这本身并无意义。
2 全面体育观
全面体育观要求从共时性的角度去研究体育的方方面面,即体育不仅包含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因素,而且包含营养、卫生、身体技能技巧与身心健康发展等因素,包含掌握、应用与创造3 个发展层面,还包含知、情、意、行。对于德育来说,体育除了奠基作用之外,一可以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二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三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四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等等。对于智育来说,体育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心理学家近期的研究已经证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会受到身体活动特别是双手活动的重要影响。这就揭示出身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与不可或缺性,并提出了通过体育活动开发人类潜能的新视角。对于美育来说,体育不仅能塑造学生内在的心灵美,而且能塑造学生外在的体态美。正如桑新民博士所言:“勇敢、坚韧、礼貌、克制、协作等高尚情操和良好心态不仅具有道德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所有这一切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在学校体育中不应仅属于副产品,而应做为与身体素质、心理技能技巧同样重要的主产品。”[1 ]对于劳动技术教育来说,体育更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综合运用,有助于人的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完善。总之,体育可以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正如香港学者吕俊甫所言:“体育实为一种全能活动,不仅足以增体能、智能及社会能力,且亦利于情绪与德性之发展。”[2]
此外,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体育还包括:既要注意到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即体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都要尽可能促进其身体的各部位、各器官健康和健全的发展,又要重视其心理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全人发展。
3 终身体育观
终身体育观要求从历时性的角度去研究体育。终身体育的观念源于国际终身教育的思潮,其本质是指学校体育并不是体育的终结,而是体育的新起点,人的一生都必须致力于体育活动,致力于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要求学校体育必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担负起承先启后的重任,与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终身体育为导向,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以服务祖国和人民为最终目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不仅着眼于学校体育,而且要关注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要在学生在校期间教给他们必备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产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能力;注意体育的特殊规律,即身心的发展受年龄的制约较其他几育明显,如果过了体育的最佳期再加以教育和培养不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收效不大,为此,在终身体育中必须抓住学校体育这一关键。
4 主体体育观
主体教育观要求从主体教育的视角去研究体育。它要求体育工作者根据人自身、教育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体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受教育者自主、主动、创造性地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自主性要求体育主体必须达到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和自觉自理的目标。主动性要求体育达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形成必备的体育竞争意识、强烈的体育活动兴趣,并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目的。创造性要求体育必须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敢于在体育过程中创造、创新,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的目的。简而言之,主体性是当今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特性。做为一个具体生动的自我,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我们的体育必须引发这种需求并使之得到良好的发展。譬如,近年来国外学校体育中有一种趋势,那就是“在学校体育中提倡所谓‘独立练习’或‘自主练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提高他们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日本和苏联新的体育教学大纲都十分强调这一点”[3]
5 适度体育观
适度体育观要求必须从“度”的视角去开展体育活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质和量两种客观规定性,都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的变化,即质变和量变;而做为质与量的统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与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依此推理,自然可得出适度体育的结论,即为了保持所需要的特定的体育的质,应当有意识地把体育的量控制在一定的界限之内,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前苏联教育家安·克里普利娃非常明确地指出:“这里有一条固定的规则必须遵守,就是说,教学必须是最佳的,运动量不能达到最大限度,不能过量[4]。从微观上说, “课的运动负荷应适当,过小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过大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影响健康。”[5]然而,对于不同年龄、 不同个体的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中,运动量究竟应该达到怎样的度才最合适,这是我们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目前,体育工作者一是依据学生的平均心率来加以控制,譬如, “在中国的体育课上, 学生的平均心率以如下数字为宜:小学120~130次/分;初中130~140次/分;高中(女)130~140次/分;高中(男)130~150/分”(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357页)。 二是依靠自身的实践来控制体育的度。但前者可操作性不强,而后者科学性又不强。
此外,应特别指出的是,当今的体育观念中也出现了体育竞技化和商品化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当前的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以保证我国的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坚持正确的方向。
二 关于体育行为的创新
1 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过去的体育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和练。事实证明,这种体育的效果是很差的。体育的创新,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独奏者的角色改为导演或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只有很好地充当导演或促进者,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换言之,教会学生学与练,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当然也是体育的终极目的。
此外,应特别指出的是,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去思考和应用。体育行为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有一个动态逻辑顺序,即在小学低年级应该以教为主,以学为辅,随着年级的升高应该逐渐向重学的方面转变。这才是科学的重学,可操作的重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重学。
2 由被动练向自主练转变
以往的体育没有把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在体育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往往以强迫的方式或说教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练,从而达不到体育所应达到的目的。体育行为的创新注重由学生被动地练向主动地练转变,视学生为体育活动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练习。当然,我们所强调的自主练习是有条件的,这对教师的要求不是削弱了,而是提高了;教师的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增强了。它要求教师由重视强迫或说教向导学或导练转变,由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向重视课前准备转变。
3 由重视健身向全面体育转变
过去的体育主要以强身健体为单一目的。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看,体育正在向全面体育迈进,它既重视健身,还重视启智、求知和育德,以及达美和调心。广义的体育已经取代了狭义体育而成为当代体育的主流。基于此,任何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重视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并在体育行为上充分表现全面体育的价值。
4 由重视共性向重视个性转变
过去的体育往往搞一刀切,不管不顾学生的潜能差异、生理差异等,简单施教,强迫灌输,无论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学生学习的效果都较差。体育创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如男生与女生的差异、班级与班级的差异、年级与年级的差异等。要重视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学生个体对体育的认识、兴趣爱好、体育基础、身体发展水平、接受能力等,尤其是部分特殊学生的情况,在保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特长,做到因材施教。要研究如何结合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使用数量和季节等情况,科学确定体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运动负荷等。简而言之,要求体育必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5 由强制体育向引发学生内在的体育需要转变
过去的体育教学把学生视为灌输的器皿,因而特别重视强制在体育中的作用,往往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是否感兴趣、是否有需要,强行施教,从而往往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体育创新要求教师务必重视研究和引发学生内在的体育需要。所谓需要,是指有机体对生存、发展条件的需求性和占有性的倾向,内在的体育需要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言:“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注: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6 页)这充分说明引发学生内在的体育需要是体育创新的关键。
6 由重形式向重实质的转变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人们比较注重的是形式而非实质内容,因此,形式主义成了一些体育的表征,搞花样子、摆空架子、抓尖子生等。其最明显的表现是,只重运动队的建设而忽略了面向全民的体育,只重竞技体育而忽略了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我们党青年运动的先驱和教育家恽代英说得好:“凡在运动会占优胜之学校,恒足使社会注目,此自不可诬之事实。虽然,此乃学校教育之余事。所以正当之体育不在是也。学校之所谓体育,应对于各学生,无论其体质强弱,平均加以注意。苟各学生之体育,皆可及格,虽无何等特优之运动家,在运动会中不能出人头地,而就学校之天职言之,已无愧为能尽其职者。”(注:恽代英:《学校之体育研究》,《青年进步》1917年第4 期)这里他所强调的搞“正当之体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普遍参与,对今天的学校体育是有启示作用的。当代的体育应该重视竞技与全民体育的紧密结合,在学校中也是这样。
7 由表层向深层的转变
体育做为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分为3个层面,即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其中,“外层是‘物’的部分,即器物、技术方法层面;中层是心物结合的部分,即社会组织制度部分;核心层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民族性格等”[6]。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们过度重视了体育的表层与中层部分,即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而忽略了对体育深层——观念层面的研究与探索。在现实体育中表现为:建设现代体育场馆、购置先进体育设施,平时却不允许学生动一动,更不用说开展体育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体育行为的创新。
8 由孤立化向整体化转变
过去往往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体育,体育成了单一的、静态的东西,体育教学与改革也依此而行,虽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作用不大。体育的创新要求把体育做为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加以改革和创新。例如,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天津市南开中学联合开展的《学校体育整体优化实验》,就是运用系统优化原理进行体育的创新的案例。在这一实验中,他们充分运用系统论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体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等,最后构建了“‘全层—协同’发展的学校体育整体优化模式”[5]。 所谓全层,是指学校体育的纵向联系,即在初一到初三这个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行为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目标,施以不同的体育。所谓协同,是指学校体育的横向组合,即围绕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各项基本任务,以体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实现教学、群体、训练的同步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其成效显著。
此外,体育的创新还应注意扩大体育的时空,即提高体育在学校课程表中所占时间的比例,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目前,我国城市的一些中小学存在着运动场地严重缺乏的现象,这是在近期学校布局调整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