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内涵探究
陈运贵(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摘 要: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之魂。 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准确理解“乡村”“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振兴”这些概念的逻辑内涵。“乡村”是社会单元,饱含的是人们的乡村记忆、乡音、乡情和乡愁,凸显的文化韵味; “乡村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得到村落成员认可并接受的具有集体意识的村落文化,饱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其中蕴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推进中所需要的精神价值。 “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在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发现乡村村落中所保存和延续下来的精神内核,并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从而产生出与现代乡村建设相契合的、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 因此,探究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脉络,则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乡村;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振兴;逻辑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的背景下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对于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探究乡村文化振兴内在的逻辑关系,明晰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则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
一、乡村与农村
乡村振兴,为什么不叫农村振兴? 一字之差,其中蕴含的差异究竟在哪里,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梳理。
葡萄糖代谢途径中,丙酮酸作为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氢生成乳酸,此外还可通过丙酮酸的代谢支流形成双乙酰和乙醛。乳酸脱氢酶的酶活在整个储藏期间基本处于下降趋势,比酶活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乳酸脱氢酶的比酶活并没有受到低p H高酸度的影响[27,28]。
在《辞海》中,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口聚居地区。”它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叫乡村,这样就把农村与乡村的概念混用起来。实际上,“农村”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远古时代,无所谓农村与城市;可以预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中,农村与城市的本质差别也会消失。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对农村的理解和规定会有所不同。我国没有对“农村”进行明确规定,仅在人口统计时规定了“市镇总人口”和“乡村总人口”这两个人口统计指标。 1999 年,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中规定:乡村包括农村,农村是乡村的一部分;乡村除包括农村以外,还包括非建制镇的集镇。这里只是作统计时的一般规定,便于实际操作,并没有把两者的内涵解释清楚。
社会网分析最早可溯源至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的网络传播理论。社会网分析的关键创新点在于为宏观社会环境与个人选择、个人意愿之间建立了一座桥。[8]现实生活中,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等现实因素带来的话语权不平等随处可见。所谓的社会精英群体往往手握着更高分贝的扬声器,为人所瞩目,被人所推崇。如何使得小镇青年与世界相连的桥梁也能保持畅通?快手的信息赋权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
振兴乡村文化, 不仅要充分认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机遇, 而且要基于对 “乡村”“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振兴”等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坚持问题导向,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为此,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而乡村(Rural),《辞源》一书中被解释为“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 ” 美国学者维伯莱(G.P.Wibberley)认为,“乡村这个词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那些地区,它们显示出目前或最近的过去中为土地的粗放利用所支配的清楚迹象。”[1]尽管国内外对“乡村”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有这些特征:一是在空间分布上聚居规模较小,人口密度低;二是在社会生产方式上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 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 三是在生态构成上居民生活方式与城市有明显差别,自然景观独特。 在我国传统社会,以地缘、血缘为纽带,村民聚族而居,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自然村落,这就是广大农民共同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乡村。在这里,通过族规家规、乡规民约、言传身教以及村庄舆论等维系村庄秩序,并由此衍生出各自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活形态。因此,一提到乡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民俗风情、乡风文明、优美环境,凸显的是乡村民俗文化。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吃饱吃好和有车有房的问题, 而是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看惯了大片、电视剧的城里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开始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纷纷开启了乡村自驾游、品味农家乐,放飞心情,返璞归真,从而得到精神生活的满足。 因此,强调“乡村”,一方面唤起城里人对乡音、乡情、乡愁、乡井的追忆和向往;另一方面激发起广大村民对乡村的珍视和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乡村因此应该是一种可以回得去的乡村,基于一种土地认同和依恋,人们在生计的需求上有了一种满足之后, 往往会有一种归来乡村的欲求和向往。在曾经的对自然的自由选择的时代里,在城市里工作的人卸甲归田,可以去过一种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这可谓是许多人的人生理想,这种理想的持续存在,成为乡村仍旧有吸引力的基础,没有什么可以和人们的这种欲望相匹敌,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一种持续性的增长。 ”[2]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文化学家、生态学家等都从不同层面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过深入解读,见仁见智,尽管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为各方都能接受的统一的定义,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由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将自身关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通过日积月累、代代相传而固化下来的历史积淀物。有学者对此作了总结与概括,“确切地说, 文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关乎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3],通常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生产生活物质产品所饱含的文化形态; 制度文化是指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族规家规、乡规民约等, 对人们生产生活具有约束力;精神文化是指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性格特征、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
二、乡村文化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与农村振兴,一字之差,含义和境界差别巨大。农村突出的是农业生产活动,让人们想到的是与农村紧密相关的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而乡村突出的是地域概念,让人们想起儿时的记忆、童年的欢乐和较少受到污染的自然风光。 乡村并不是只有农业,只提供农产品,它含有更多的非经济的文化、生态和精神元素。 用“乡村”这个词替换“农村”,就是把乡村看成独立的社会、文化单元,立足于新时代农村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着眼于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强调的不仅仅是“农”的,还可以其他产业、其他非农的人群;凸显的是安居乐业、美好风光,甚至是人们精神的栖息地。 因此,用“乡村振兴战略”而不提“农村振兴战略”,所反映的战略意图就在于此。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认识实习,指导教师将学生们分组,分别进入车间和厂区教室学习.由于实习学生人数众多,为保障学习效果并对装置影响最小,实习学生共分成3个大组,每组30人左右,采用轮休制方式学习,任意时间在车间的人数大约为30人.每天2大组学生中,一组学生在厂区教室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另一组学生分布在各个车间采用现场学习和跟班巡检方式实习.车间实习主要安排学生在车间巡检、控制室学习,学生们通过生产现场细心观察,达到了更好的实习效果.
纳入标准:(1)患者肝、肾等功能正常。(2)患者有焦虑症状,SAS评分>50分。(3)有正常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对此, 著名作家贾平凹就表达了对乡村文化的困惑:“从理性上我在说服自己:走城镇化道路或许是中国的正确出路,但从感情上我却是那样的悲痛,难以接受。 ”他又说:“当下的农村现实,它已经不是肯定和否定、保守和激进的问题,写什么都难,都不对,因此我在后来的写作中,我就在两难之间写那种说不出的也说不清的一种病。 ”[6]
所谓乡村文化振兴,就其逻辑含义来说,就是要在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发现乡村村落中所保存和延续下来的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社会文化心理、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并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嫁接、相融合,从而产生出与现代乡村建设相契合的、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 振兴乡村文化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新时代乡村社会在文化发展上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使他们享受更多的文化福利,也使乡村留住文脉与乡愁,从而进一步为构建乡村和谐社会、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统的乡村文化承载着中国文明演进发展的根脉, 饱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其中蕴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推进中所需要的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已经成为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 许多生活在都市得城里人特别是从乡村走出去的城里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更希望摆脱城市的污染和工作的烦恼, 走进大自然、 走进乡村,开启自驾游,品味农家乐。 形式多样、极富特色、内容丰富的乡村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无限活力、 源远流长的强大基因库。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乡村文化的基本价值, 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全面振兴。
三、乡村文化振兴
从文化的三个层面展开来说, 中国的乡村文化也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乡村的物质文化是广大村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表现的文化内涵,它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生产工具、饮食文化、古建遗存、传统技艺等。可以说,丰富多样的乡村物质文化资源是人们享受体验乡村魅力,感受乡村生活,欣赏乡村景观的重要载体。 乡村的制度文化是广大村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倡导社会风尚、密切邻里关系等建立起来的为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及礼仪规范,它主要包括乡村节日文化、民俗活动、礼仪文化、乡村权力制度、村规民约、家族族谱等。这些制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值得人们去感知和体验。乡村精神文化是指广大村民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结构与情感表达方式,潜存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之中,主要包括宗族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国的乡村文化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乡村文化的停滞期。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对乡村社会的管理是全方位的,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政治信仰到文化娱乐活动,都有国家的统一安排、统一控制,乡村政治体系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乡村文化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更多的是政府统一管理,各地乡村文化的特色无法彰显。 第二阶段是乡村文化的活跃期。 1978 年开始的中国改革从农村破题,国家的“放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起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原有的乡村文化空间被激活,村民的自主意识逐步增强,乡村文化生活开始活跃起来,由村民自发参与的各种形式的灯会、庙会、节庆活动等深受村民欢迎。第三阶段是乡村文化的式微期。二十世纪90 年代之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都只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无心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原本开始复活的传统的乡村文化空间趋于衰微,乡村文化也因此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 第四阶段是乡村文化的催生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国家敏锐地察觉到: 在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的高度控制并消解之后,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退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社会和广大农民腾出了自主与自治的空间, 但是市场经济的深刻影响,长时间的去组织化、农民自主意识的不断成长,致使乡村社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化荒漠和文化断裂状态。 于是,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农村文化书屋、文化大院、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还面临着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乡村文化观念正在被消解。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大量农民进城,深受市场经济与城市文明的熏陶,由此带来他们生产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传统的乡风民俗、家风家规似乎与他们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疏远。广大进城农民不再尊崇和珍惜祖辈传下来的乡村文化, 失去了往日的文化自信和对于自己家族和乡村归属感, 取而代之的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城市的后面跛足前行, 一些人变得唯利是图和自私起来,盲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变得无理性、无底线。 在城市与乡村间的频繁流动中,广大农民在思想情感、价值认同和人生追求上开始出现迷茫、彷徨,甚至不知所措。 乡村社会的传统秩序受到广泛冲击,乡村社会共同体逐渐被原子化、个人化、利益化所消解,乡村公共性日益消失。“伴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急剧转型, 那些根植并存活于乡土社会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迅速瓦解。”[4]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失调造成乡村的文化荒漠,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出现变化。 一些人做事不理性、没有底线,造成代际关系、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冷漠或紧张,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济困扶贫的传统美德受到冲击,乡村社会所倚重的人文生态也变得日渐荒芜,乡村文化呈现出认同危机。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
二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正在被削弱。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振兴,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居住环境——村落, 二是有在此空间和环境中从事生产生活的主体——村民。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两个要素都受到严重削弱。一方面,城市化、城镇化大量征用土地,直接或间接地挤压了乡村的自然空间。 “有数据表明: 近15 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 万个,并正以每天1.6 个的速度递减,一些地方出现空心房、空心村,乡村文化的土壤正在萎缩。”[5]有的地方村落被拆掉,古树被砍掉,古民居被改造,失却了原有的乡村风味。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乡村文化遗产随着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而被搞的面目全非,失去了乡村文化的“原生态”。 因此,我们要警惕乡村文化发展的“文化+”或“+文化”模式所存在的风险,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大有一哄而上的感觉,却没有多少文化的含金量,动辄几百亩乃至上千亩土地,变相地成为了有钱人的“私家花园”。 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 乡村文化精英和新生代农民工大量离开乡村、 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空间,导致农民家庭成员的分离、农村的“空心化”。年轻人的流失使得传统的乡村文化活动如灯会、 乡村文艺演出等自发性的群众集体文化活动无法展开, 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也因此缺乏主要力量的参与, 而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的乡村文化消费动力明显不足,从而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衰落。
依据对于“文化”的基本理解,关照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我们发现:中国的乡村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幅员辽阔的广大乡村作为其滋生培育的土壤。 乡村文化是居住在同一村落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得到村落成员认可并接受的具有集体意识的村落文化。 在中国古代社会,乡村文化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保存了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农耕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富有乡土气息的价值、情感和文化系统。 比如,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思想道德情感、社会风俗习惯、是非判断标准、日常行为方式等,并通过乡规民约、族规家法、民俗民风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以祠堂、碑刻、古村落以及充满地方特色的民居等形式固化下来、传承下来,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使之成为人们的处事原则和价值追求。
四、结语
长期以来,在我国官方的话语体系里,一直沿用“农村”这个概念,上世纪50 年代出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中用新发展理念重新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新的内涵。 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理解上,凡是一提到“农村”,我们自然就想到了劳作、农民、农业、农作物等,更多的是以经济形态来考量。
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充分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传承好传统的优秀文化基因。强调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回到从前,恢复过去的传统,而是要发现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合理内核和精髓,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蕴含的优秀元素,用现代话语体系加以诠释, 使之通过农民个体的亲历感受和价值体验作用于农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文化自觉、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和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振兴乡村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乡村文化发展。 乡村文化中有优秀的精华,也有糟粕,必须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振兴不是复兴,乡村文化中的迷信活动、家法家规、愚忠愚孝等,也有不合时宜的内容,必须加以革除。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弘扬乡村社会文明新风,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创新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振兴。
作者认为,一个健全、有效的道德体制应该一方面能够坚持信托原则,另一方面又能够鼓励人们投身政府,尽心尽责地服务公众。而根据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政府道德法》(the Ethics in Government Act)而设立的联邦政府的政府道德办公室 (the Office of Government Ethics),在作者看来,则是这个道德体制的核心。其根据如下:①政府道德办公室负责颁布有关利益冲突各项规定以及对如何诠释有关政府道德的法规条令提出正式或非正式的意见;②政府道德办公室定期就各种道德问题接受政府部门的咨询;③政府道德办公室负责存放部分最资深官员呈报自身财务状况的报表。
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尊重差异,不搞一刀切、整齐划一。乡村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针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立足现有村落实际,尊重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格,发展多样性,保护多样性,使乡村更像“乡村”,而不能不加区别地搞怡养小镇、美丽乡村建设。 既要注重乡村物质形态的文化,如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和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等方面的保护和利用,也要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如家风建设、乡规民约的宣传等;不仅加强和重视硬件建设,建文化大院、搭戏台、办文化书屋等,也要重视软件建设,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树良好家风,扬淳朴民风,建文明乡风。
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培育乡村文化沃土,发掘和培养乡村文化人才。 乡村文化的振兴关键在人, 近些年的文化下乡活动,活跃了乡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不少优秀的精神食粮,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文化荒漠化的危险。 “乡村的振兴是一种人的振兴,是一种有“出去”便有“回来”的平衡性的交流互惠。”[7]为此,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吸引乡村优秀文化人才从城市回归;要鼓励和调动城市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体验乡村,不断创作出农民喜闻乐见并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文化产品,影响和带动乡村文化氛围的营造。 要加强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 重点在要乡村当地的中小学开设乡土文化课程, 及早发现、及早培养乡村文化的苗子,作长远打算,而不能急功近利。要抓住乡村文化宣传的关键时期, 在暑假期间多举办各种形式的乡村特色文化培训班,让中小学生对乡村文化心有所系;在春节期间举办系列乡村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乡村文化市场,活跃春节气氛,而且让常年在外的农民工有对家乡的归属感,把心留下。 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才能真正植入乡村的沃土之中,终有获得厚积薄发的一天,乡村的全面振兴也就不会遥远。
本次比赛得到了各参赛馆的高度重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图书馆馆长唐月娥和副馆长李敏、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书记戴洪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群、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兼副馆长石德响、复旦大学图书馆副书记史卫华、同济大学图书馆副书记危红、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周健、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吴志鸿、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庄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盛芳和王镇、上海健康医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柳丽花、奉贤区图书馆副馆长浦飒、松江区图书馆副馆长奚建治等出席并担任各奖项颁奖嘉宾。
参考文献:
[1] Guy M.Robinson.Conflict and Change in the Countryside[M].USA Belhavan Press,1990.
[2][7] 赵旭东.乡村何以振兴?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9-37.
[3] 方维保.论“革命文学”扩张的大众化立场与路径选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52-160.
[4] 孙庆忠. 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 江海学刊,2009,(4):136-141.
[5] 陈运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检视与现实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8,(3):30-34.
[6] 贾平凹.当下的汉语文学写作[J].美文,2017,(5):5-7.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廉政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廉洁文化研究”(SK2019A0444)
作者简介: 陈运贵(1964- ),男,安徽舒城人,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乡村文化建设。
标签:乡村论文; 乡村文化论文; 乡村文化振兴论文; 逻辑内涵论文;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