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港口资产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港口论文,资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变目前港口承包经营为资产经营,提高资产营运质量和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殖,是港口改组、改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所谓资产经营,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经营主体为实现资产的最佳价值和经营效益而进行的资产重组、兼并、联营、购买、出售、转让等合法活动。因此,资产经营存在着这样几个特点:资产要有明晰的产权界限;要有发达的资产经营市场;要有明确的经营主体的存在;资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的最佳效益。
港口现阶段实施资产经营,比其它行业开展资产经营,有着更大的适应性,通过内外结合、市场运作、优化资本结构,又有着更大的便利性,关键是确定好科学合理的目标模式,选择切实可行的实现形式。笔者认为:结合资产经营内涵特征,结合港口资产的运营状况,以产权结构多元化为方向,以经营组织风险化为动力,以资源配置市场化为条件,以资产运营效能化为目标,可以有效地履行资产经营在港口转机建制切入点和要件准备中的作用。
一、产权结构多元化
港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实现资产投资多元化,确立法人财产权,形成企业内部权责分明、互相制约的机制。这样,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还有利于港口政企分开。港口产权多元化在实现形成上有以下几种:(1)股份改造、重组资本。主要是通过拟议中组建的国家级港口投资控股公司这个最大投资主体,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投巨资来建设大型、特大型枢纽港,干线港,门户港,并以其资产控股优势来构建大、中、小港的合理布局和良好分工合作关系。港口内部则实行生产主体改制,并由集团公司控股的办法,在认定中央国有产权与地方国有产权划分的基础上,吸收地方参股,企业法人参股,自然人参股等,多种渠道广筹资金,促进资本规模运转,产生放大效应,建设和发展港口。(2)联合兼并,优化资本。主要是以产品为龙头,以产权纽带,树立大区域、大流通、大服务的观念,大力开展项目联营。比如,参照营口港的做法,充分利用港口的优势条件,加强港口与所在城市、腹地的经济联系,与大中型企业联营,组建大宗产品中转、仓储、加工贸易的集散基地,形成相应的利益共同体,既有利于港口装卸主业生产,又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另外,港口也可考虑购买或兼并一些破产企业和严重亏损企业,将其残余资产重组利用。(3)主辅分离,活化资本。为了有效形成港口企业办社会,减轻经济负担,分离分流富余人员,建立减人增效的机制和“大经营、小实体、多法人”的经营格局,将港口主业生产与公益性服务系统、三产经营实体分离开来,组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集体性质的劳动就业型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并放开经营。(4)合资合作,扩张资本。要立足港口主业,把推动港口主业发展作为吸收外商投资的基本点,同时注重发挥港口优势,发掘企业潜力,吸引投资餐饮、房地产、小型加工服务项目,以增加效益,吸纳富余。在出资方式上采取以土地使用、开发,建筑设施,实物等作价投入;外方则以外汇投入方式为主,减少投资风险。
二、经营组织风险化
在传统的承包经营模式下,港口企业单位无偿占用港口资产,没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尽管运输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负担居高不下,企业负债累累,而一些单位仍在争投资、上项目、购设备、囤材料,造成资产闲置和浪费。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办法即变资产无偿占用为有偿使用。根据港口行业特点,可分别按所占固定资产净值核定占用费比率,定期上交费用,所用流动资金按银行同期利率上交占用费,并在此基础上,标定装卸生产成本,核定上交内部利润。与之相配套,建立资产风险经营责任制,试行内部破产法,对相关企业生产经营从严考核,硬化兑现。短期内,如果经营业绩平平的,可帮助其分析原因;一定时间内,经营绩效较差的,可降低其组织级别和待遇;相当长时间内扭亏无望的,或撤换经营者,或组织解体,或让同行业盈利单位兼并。在经营组织风险化问题上,要有不消灭亏损就消灭亏损单位的决心,这样才能使港口企业有进行资产经营的压力和动力,重视发挥资产经营效应,激活每个经营细胞。
三、资源配置市场化
目前,港口组织生产带有一定行政色彩,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主要靠行政手段配置,造成内部单位重量轻质、重投入轻产出,整体经济效益差。要消除这一弊端,关键要着眼于港口整体效益的提高,不局限于个别单位、个别部门的利益得失,着重加强内部市场的培植,使生产要素的供需由计划调配变为市场调节,由无偿协作变为商品的等价交换。贴切港口生产经营的需要,重点组建劳务市场、物资市场、科技市场和人才市场,通过这些内部市场的运作,打破内部行业垄断,实行公平竞争。除了个别劳务、产品由港口统一定价外,其余价格应全部放开,通过开放竞争形成经营单位之间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相应地建立市场管理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公证处等中介组织,制订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通过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内部市场,有效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资产营运的效能化
资产营运效能化是资产运营的目标和归宿。具体说来,资产运营要实现资产价值、提高资产经营效益和运营质量,没有资产营运效能化,再好的资产组合手段、方法都将流于形成、失去意义。目前,理论界往往离开资产经营效能目标来谈资产经营的方法、途径,不免有些无的放矢,这种偏向需要纠正。联系港口实际,港口资产经营至少要达到这样三个目标:一是保值增值,促进流动。实行资本经营后,港口资产经过一系列评估,有助于产权归属的明确。国有资产与其它资产共担风险,共同收益,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了保证。同时,资产的并、分、转、联也促进了资本的流动和重组,调整了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二是安置富余,促进吸纳。资产存量盘活,启动了闲置资产,优化了资产结构,激活了原来企业办社会和辅助性服务和实体单位,增强了企业吸纳富余人员的能力。三是增加效益,促进管理。资产经营推动港口经营向集约化、多角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形成资本规模优势,必然有助于提高港口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外,适应港口资产经营的新特点,在企业管理上需要创新。只有使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港口企业生机勃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