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论文_李安顺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论文_李安顺

——浅谈“先学后教,训练反馈,拓展运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李安顺 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茶业口镇汪洋中学 271132

摘 要:构建“先学后教,训练反馈,拓展运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教师“导”的有效性,从而致力于构建起一种“自主参与,巧妙引导,学会创新,灵活运用”为灵魂的适合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先学后教 训练反馈 拓展运用

教师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围绕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讲解,学生由听到记,然后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很难培养,因此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我们在教学中构建了“先学后教,训练反馈,拓展运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接受学习信息,进而发挥教师“导”的有效性,从而致力于构建起一种“自主参与,巧妙引导,学会创新,灵活运用”为灵魂的适合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实施“先学后教,训练反馈,拓展运用”课堂教学模式,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模式是为学生构建一个教与学的良性的互动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忽视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情形。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做法分下列五步:“引领自学——精讲点拨——训练巩固——反馈矫正—— 拓展运用”。把以教师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理念。

第一是“先学”。即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出示导学案。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是“导”:督促学生按照教师制定的学案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此环节中教师耐心观察、指导、等待,确保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质和量,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是“后教”。即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入“后教”的环节。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不教。二是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地达到大纲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给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要准确估计学生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三是明确教的方式,先让已掌握的学生讲,教师给予肯定、补充、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很少,一般不超过8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第三是“训练巩固,合作交流,讨论辨析”。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出示练习题组,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要体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在备课中就要对练习的形式、练习内容、练习难度、练习数量、练习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切入点、练习反馈形式进行精心设计,这是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前提。当然,练习的内容是最关键的部分,教师一定要精心选题,要选择思维训练有效、方法灵活、典型且有代表性的题目,要使学生做题不多但收获很多,而不是不分题目的特点一股脑地搬到课堂上来。在选题时,还应使题目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主体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是“反馈矫正,建构知识,总结升华”。数学课堂上只有练习是不够的,还应在课堂上即时反馈。通过反馈练习还能使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学习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概括,找出新知识、新方法的难点、疑点、关键点、易错易混点,并把新知识纳入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第五是“拓展运用,发展智能”。拓展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学生们的难点。很多学生一碰到拓展题就头痛,没有思路,甚至连题目都不看清楚就放弃,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怎样有效地进行拓展知识的教学呢?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认为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迅速找到解题的最佳途径,即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注重问题的深层含义。在开展拓展题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由于学生对题目分析不透彻,遗漏了题目背后的一些关键信息。正因为对于这些关键信息的忽视,学生们往往就会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带进死胡同。因此怎样在分析问题时不遗漏题目中间接给出的隐含条件,掌握既快速又准确解题的方法,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关键问题。同时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与序列,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解决问题进行创新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马振海 《素质教育读本》。

[2]徐斐尔 《任务型教学》。

[3]冯克诚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

论文作者:李安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论文_李安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