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影响_人口老龄化论文

人口老龄化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资源论文,人口老龄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人在不影响后代人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要求在不考虑现代人福利和不考虑后代人福利这样两种极端的发展方式中寻找到平衡点。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及现代人所享有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绝对优先权,自然资源的持续性代际转移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影响这种转移的因素很多,本文将着眼于探讨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影响。

1 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实质

1.1 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特点

转移意味着财富在不同主体间进行了流动。转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转移主体所存在的时间分,可分为代内转移和代际转移;按转移的内容分,可分为物质财富转移、精神财富转移和货币财富转移;按转移主体的归属分,可分为家庭转移和社会转移。

自然资源代际转移是一种在不同代之间传递资源财富的方式。与一般家庭中财富的代际转移相比,自然资源代际转移具有转移主体的宽泛性、转移客体(内容)的复杂性及资源产权的模糊性等特点。转移主体的宽泛性是指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体现的是现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资源分配关系,涉及的行为主体是全人类。即使分析某一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状况,也是针对该地区的全体人员的。转移客体(内容)的复杂性是指自然资源代际转移不仅包括可再生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及环境资源的代际流动,还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资源与人造资本存在互补的关系以及现代人的部分补偿行为依赖于人造资本,因而自然资源代际转移必然涉及到其他形式的财富,如人造资本、技术财富等。资源产权的模糊性则是针对自然资源管理的现实而言的。

1.2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实质

自然资源代际转移有积极转移和消极转移之分。消极转移是指各代人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没有任何节制,没有考虑后代人的发展机会,只是将自己用剩的资源留给后代。“消极”意味着现代人没有主动促进资源向后代流动。积极转移是指现代人将后代的需求满足作为自己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除有意识地采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摒弃奢靡生活方式等方法尽可能地为后代人留下更多的资源外,还通过补偿等途径促使资源财富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趋于合理。从另一个角度看,消极转移侧重于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而积极转移更强调资源的质量特征及自然资源的更新和替代性。

自然资源积极性代际转移的实质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即在环境承载力之内,并且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时,满足当代人。此处的利用是一种广义利用,而非通常所理解的消耗,既包括对自然资源的消费,又包括以保护、再生产等方法促成的资源再生;既包括资源消耗的数量,又包括利用资源的质量。而自然资源消极性代际转移的实质是置后代利益不顾,强调现代人需求的满足,而这些需求往往是生存需求、社会发展需求之上的奢靡需求;这种需求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不顾,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不可持续的。

2 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模型

2.1财富代际转移的一般模型

为研究方便,首先引入财富代际转移的一般模型(见图1)。

图1 财富代际转移的一般模型

由图1可以看出,任何一代所接受和传出的项目是一样的。以第n代为例如以分析,第n代人所接受的项为A、B和C',其所传出的项为A'、B'和C。将接受总和记为R,传出总和记为T。即有R=A+B+C',T=A'+B'+C。

该模型是基于这样的人口经济学原理:劳动力年龄人口不仅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财富,而且生产满足青少年和老年被抚养人口所需要的财富,同时,还要生产满足社会其他需要和用于积累的财富,是全社会财富生产的担当者。在同一时期内存在着不同代的人,即相邻代有一段共存的时期。而人的一生又可划分为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这样,代际的简化动态关系可用图2表示。

图2 代际动态关系

2.2一般转移模型在自然资源代际转移中的应用

接下来考虑图1中的一般模型能否应用于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上。图1中转移的各项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因为无论是抚养下一代还是赡养上一代,都不只是货币财富的支出,还必然伴随有自然资源的消耗。而所谓的上一代留给下一代的遗产,可以理解为作为自然资源代管者的现代人留给后代他们所保护(包括新增部分)的自然资源。所以仍用图1的模型表示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过程, 各转移项的含义根据上文作相应的调整。

若R〉T,说明第n代人所接受的自然资源大于其所传出的, 净消耗量大于零。若R〈T,则说明自然资源有向后代积累的趋势。若R=T,则为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从这个简化了的模型可以看出,影响转移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便是六个转移项,其中对上一代的赡养支出与人口老龄化有关,下文将分析人口老龄化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影响。

3 人口老龄化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影响

3.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的人数比其他年龄组的人数增加得更快,从而使得老年人口系数增大的一种过程。对老年人的年龄起点,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1956年,联合国出版了《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将老年年龄的下线定义为65岁。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年龄问题大会”上,又将老年年龄的下线定义为60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到80年代,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出现或是有了出现的先兆,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联合国作了这样的调整。我国90年代之前的研究文献都使用65岁这个标准,近几年开始使用60岁标准,但现有资料不完整。中国老龄委员会也采用60岁划分老年人口。相应地,我们将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 %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具有这样人口特征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

中国人口从青少年型转向成年型用了20年时间,之后便开始向老年型过渡。建国后我国进行的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反映出老年人口比重从80年代开始增加,到1990年已接近老龄化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1953年为4.41%,1964年为3.56%,1982年为4.91%,1990年为5.57%)。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阶段。 但中国各地的人口构成不尽相同,向老龄化过渡的过程也存在地区差异。具体而言,已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辽宁、四川等省市成为人口老龄化地区,其他省区则正在向人口老龄化转变,估计到2003年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将成为人口老龄化地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比例的微小变动便意味着处于60岁以上人口总量的明显变化,因此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2人口老龄化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是自然资源在不同代之间分配的结果。在财富代际转移的一般模型中,每一代人都承担着抚养下一代和赡养上一代的责任, 而每一代又都会经历被抚养和被赡养的过程。从图2可以看出,成年人处于联系上、下代的核心地位。如果说有些东西,例如超耐用消费品,老年人可以通过其在成年时的储备而避免代际分配关系的变动(实际上这种情况也仅是一种假设,很难存在);那么人类生活所依存的绝大部分东西,包括自然资源,都必须依靠代际转移落实到处于不同时期的各代人身上。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马铃薯或电力贮藏起来供晚年使用”[2]。 人口老龄化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影响归根到底便是缘于这一点。具体地说,这种影响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增加了自然资源代际转移项目的数量。图1中与任一代人直接有关的转移项为6个,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可能会出现“隔代转移”现象,即(n-1)代与(n+1)代人之间直接传递而绕开了中间的第n代。 造成隔代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人口老龄化不仅使得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多,而且使得老龄人口中的高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增大,当他们的孙辈进入成年期时,他们仍然健在,这时孙辈开始承担赡养他们的部分义务。其二,随着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及文化素养的提高,许多超过退休年龄的老人仍以各种方式从事着创造财富的工作,他们对孙辈也有一定的抚养。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模型便会在一般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项(图3)。 转移项目的增加致使代际分配关系更为复杂。

图3 人口老龄化对代际转移的影响

(2)人口老龄化的直接经济后果之一便是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1984~1989年进行的中日人口老龄化比较研究资料表明:1982年中国平均12.6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年人;2000年下降到9.4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年人;2025年将继续下降到5.4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 个老年人;到2050年则将进一步降至3.4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年人。劳动力负担的加重意味着劳动力所生产的用于赡养上一代的财富增加。对自然资源而言,资源消耗量=人口数×平均消耗量。假定人均消耗量在一定时期不变,人口的增加必然引起总耗量的上升。维系自然资源代际转移平衡的关键是每一代人所接受和所传出的资源总量能大体保持平衡,这要求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不超过其再生率(包括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预,如植树造林、治理沙荒等);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则同时尽可能地寻找可再生的替代物或是采用一定的补偿方式;对环境资源的使用不超过其纳污能力。由于成年人是社会中生产、创造财富的主力军,在全体成员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恢复性工作便落到了他们身上。过去十几个人所做的工作落到了几个人身上,今后还将由更少的人完成。这表明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不仅意味着提供老年人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还意味着需完成由于这些物品涉及到自然资源而要求的一系列资源保护工作。

另一方面,还须考虑到几十年来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在目前这一代老年人还处于成年期时,由于认识的不足及整个经济建设方式的原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向来是抱着“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样一种态度,导致了当时消耗的自然资源量远远大于维系平衡所要求的补充部分。他们对自然及自己后代所欠下的资源债必须由后几代人来偿还。这样目前这一代成年人(包括今后的几代)将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由于老龄人口增加而加重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弥补过去失误的重任。

可见,人口老龄化破坏了自然资源代际分配的平衡性,加重了成年人的负担,使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面临两种可能:要么是从现在开始,各代成年人毫无怨言,不计自身利益尽力维持、恢复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则自然资源代际转移有可能达到积极转移;反之,在巨大的压力和利益的驱使下,哪怕是现代人一点微弱的利己主义都会使资源的代际转移走向消极转移。

(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各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是有所差异的。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使得城市人口在生活条件、医疗保障、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优于农村人口。尤其是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而这些地区又恰是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人口老龄化造成的自然资源代际分配格局又多了一分消极因子。

(4)财富的代际转移以不同方式进行, 家庭转移和社会转移是其中的两种最基本途径。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科学性强的工作,家庭个体的力量是无法满足积极性代际转移的要求的。而社会转移则可以调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刚刚起步,大部分老年人还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这与自然资源的代际转移是一个矛盾。

收稿日期:1997—12—26

标签:;  ;  

人口老龄化对自然资源代际转移的影响_人口老龄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