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中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探讨论文_于霞,秦娟娟,李雪松

物流管理专业中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探讨论文_于霞,秦娟娟,李雪松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一、开展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出现,是指在非语言课程中使用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授课。在大学专业课学习中,这是一种强化专业外语学习的教学方法。通常情况下,除了外语课程外,如果授课中外语讲授课程课时达到一半以上,就可以认定为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积极探索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物流企业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区,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提供物流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的国际物流企业不断到我国落户,而我国的物流企业也逐渐走出去,承揽国际物流业务。简言之,经济全球化需要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财经类专业,其本科层次主要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的专业物流人才。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使用双语掌握供应链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可以使用两种语言对供应链管理问题进行思维,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随时进行转换。结合课堂案例教学法和假期学生实践,充分提高学生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专业素质,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较好地走出高校,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

二、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师不足

目前已开通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的高校中,其任教教师主要是两种情况:外语水平较好的非专业教师和供应链管理专业教师。前者外语水平很好,但对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知之不多,更谈不上对该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这就导致在该部分教师的授课中,以外语语言学习为主,而以供应链专业知识学习为辅。将授课重点放在外语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讲析,使得双语教学与大学外语教学趋于雷同。不少学生反映,学完该课程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后者大多是供应链管理及相关专业毕业,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研究方法,从事专业教学工作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但外语水平一般较差,尤其是在授课过程中要想大量使用专业外语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双语教学往往变成了“单语教学”。因此,在供应链双语教学实践中,缺乏既有专业知识,科研经验丰富,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的教师。这样的师资局面导致了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资料匮乏

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和国内外物流管理教学的频繁交流,供应链管理的双语教辅资料是比较丰富的,但真正适合用来双语教学的有效资源却是比较匮乏的。国外的供应链管理教材也是有的,比如Sunil Chopra的Supply Chain Management,但这些教科书是按照国外教学习惯编制的,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把这些教科书拿过来直接使用,在课堂上很明显是水土不服的。一些授课教师只能在教学过程中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但这些资料短期内很难条理化、系统化。截止到目前,仍然没有一本是专门针对我国物流管理本科学生编制的供应链管理外语教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资料的匮乏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的发展。

(三)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本科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自全国多个省份,其外语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制约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双语课堂中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些学生虽然外语应试能力较强,但其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仍然较差,在课堂上很难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无法用外语思维方式进行专业问题思考,更无法轻松地在母语和外语之间进行转换。尤其供应链管理的专业词汇与大学外语基础教育的词汇少有交叉,学生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学习这些陌生的词汇,在课堂上也仅仅是听教师用外语上课,很难真正融入到专业理论中,课堂效果欠佳,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教学模式尚不成熟

双语教学起源于国外,我国本科院校接触这一教学模式时间不长,还处在过渡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目前这一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有: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仍然是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很难调动学生对供应链管理专业理论的兴趣;考核方法比较陈旧,与传统的专业课程考核基本一致等。

此外,由于目前本科教育中开设双语教学的科目较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而激励措施也相对缺乏,无法真正对双语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与促进。

三、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提高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的水平,需要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丰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模式。

(一)积极构建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主体

首先,需要提升供应链双语教学师资水平。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语言功底,并能将二者很好地融合。尤其是供应链管理课程,除了专业基础理论之外,还涉及到大量的专业分析方法,并且还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较多的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这方面的优秀教师和组织现有教师赴国外进修,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聘用外教就行教学与交流。

其次,学生分级,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可以将学生分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全外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外语对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解决;对外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采用穿插型和半外型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外语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和思维能力;对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课程的前半部分采用中文教学,给学生一个适应期,让学生在掌握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尽力提高外语水平。

(二)科学安排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计划与内容

由于国内本科院校一般在前四个学期安排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对英语进行强化学习,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觉得多数学生的外语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且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也在低年级中学习完毕,因此,一般应将供应链管理双语课程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及以后,要精选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讲授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时课程中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也应该合理安排。在考核方式上,既要突出双语,也要突出供应链管理本身的学科特点,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教学计划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应该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不断尝试。

在教材的选用上,长期来看,有实力的学校应该加强联系,组织一批专业功底扎实和外语水平很强的教师编写适用于我国本科双语教学的教辅资料。即使选用国外的教材,也应该结合我国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选用适用性较强的国外优秀的教辅用书。

(三)持续创新供应链管理教学方法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考虑到双语课程的特殊性,要注意以下关键环节:组织学生课前预习,特别是专业词汇的课前学习,这样可以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师生从课堂上沉重的语言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要创造浓厚的外语口语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融入到双语教学的情境中,积极互动,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大胆地发言,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供应链管理专业问题的思维能力;减少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适当地安排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与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保障、教育目标的科学界定、课程体系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持续改进等诸多问题。但从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来看,通过双语教学开发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学科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是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Josue MGonzalez.Encyclopedia ofBilingual Education[M].Los Angeles:Sage,2008

[2]何康民.《供应链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探索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论文作者:于霞,秦娟娟,李雪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物流管理专业中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探讨论文_于霞,秦娟娟,李雪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