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_史诗

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_史诗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对投资行为的约束逐渐增强。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逐渐被投资和管理人员所关注,建立一套完整的电网建设额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使电网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后评价步入正规化和标准化,进而更好的投入到电网建设项目,加强电力投资行为的约束和监督。本文就对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电网建设;经济;效益;评价

在经济效益评价中包含成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资产负债率等方面的计算,对电网减少涉项目的最终获利能力与偿债能力进行评价。经济效益评价也可以看作是财务评价,都是对电网建设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测算,分析其是否与预期效益目标相符。将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特点作为基础,本文将为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有效的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并降低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构的干扰程度,此方法不仅为国网盘锦供电公司提供科技支持,也可为其他供电公司提供参考与借鉴。

1、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相关概念

冯为民和付晓灵(2006)指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都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核:一是在既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如何充分合理地使用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获得最大的产出,更好地满足既定的目标要求。二是在既定的目标下,如何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其消耗量最小。”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是指项目新建、改造完成后的投资经济效益的再评价,是以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围绕项目管理及评价的目标,设计出各项反映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评价,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提高项目投资的实际经济效益和有助于决策者制定相关投资计划和政策等目的。根据以上定义,所谓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是指按照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理论,由电力公司把已完成新建、改造的电网建设项目作为评价对象,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

2、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的建设特点及主要问题

2.1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特点

在进行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过程中,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决策阶段、工程施工前期、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投产、经济效益、建设项目影响。也可以看作为经济效益的后评价会对电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实施有效评价,并针对电网建设项目中管理的各项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与完善策略,帮助供电企业对电网建设项目正确决策,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供电企业的主要投资行为便是电网建设项目,还具备极强的公益性、使命性,从而赋予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一定的复杂性、系统性。只有从多个方面进行降级效益的后综合评价,才能提升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的合理性与建设水平。

2.2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中的主要问题

2.2.1影响因素种类复杂

供电企业进行电网建设项目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含电网建设项目内部的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还会与社会效益、区域发展情况、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存在高度关联。因此,对电网建设项目实施经济效益后评价,如果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会降低最终的评价效果,使其无法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只有利用多因素、综合性的分析办法,才能构建完善、全面的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并对电网建设项目做出更加直观、正确、真实的评价。

2.2.2评价内容重点模糊

根据目前的供电企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实施的电网建设经济效益后评价工作中,并没有构建完善、统一的评价体系与评价办法,各供电企业进行实际评价时,没有将相关规定作为标准,也没有对其充分理解,造成评价内容范围超出,评价内容不完善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评价结构缺乏量化指标

在电网建设项目进行成功度的评价过程中,评价的结果过于定性,没有进行有效的量化指标评价。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职能片面地表达电网建设项目的成功度,不能将电网建设项目的优劣与存在差异充分表达出来。

3、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建设方法

3.1评价体系建设思路

电网建设项目的规模以及数量在不断扩大,建设经济效益后评价体系可提升投资决策的准确性、管理水平、投资效益,促进电网建设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的优化与完善,还能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在我国的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的因素较多。因此可利用综合评价办法对电网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后评价,评价体系的全面、代表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客观的主要因素。在建设评价体系时,应利用分析法对各项指标筛选,并遵循整体性、独立性、可比性等原则。

3.2评价的方法

在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后评价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项目后评价方法有逻辑框架法、对比分析法、成功度分析法等。逻辑框架法主要是通过电力工程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直接目的和宏观影响等四个主要的层面来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的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电力工程中四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而评价一个设计科学完整、叫标明确的电力工程投资项目。逻辑框架法为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负责人员,即项目的计划者以及评价者等相关人员提供了一种评价分析的框架。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手段等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分析,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具体责任,是相关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将项目落成之后的情况与当初立项时确立的目标等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变化,并寻找原因、得出结论、总结经验教训。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对比分析法分为前后对比、横向对比和有无对比。前后对比是对工程施工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用于直接评价项目开展之后的成效;横向对比是将电力工程项目与其他类似的工程对比,用于工程绩效的评价;有无对比则是对工程周期内的有项目实施的相关指标值与不实施项目时的指标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用于工程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的评价分析。成功分析法是电力工程开展过程中,依据工程各方面的执行情况,通过目标判断表、系统标准等来评价工程的整体成功度。依赖于评级专家、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多项指标的评价和分析结果,对电力工程的成功度做出定性式结论,即普遍意义上的打分的方法,成功分析法可以以逻辑框架分析法的工程目标的实现度、经济效益分析法的结论为基础,以工程的目标、效益为核心进行全面系统的经济效益后评价。

3.3评价目的

项目经济效益的后评价是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各个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通过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企业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获得启示,从而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改进决策行为和投资管理,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最大化。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目的是研究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性效益是否明显;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对于缺乏科学性、完善性的地方可以尽快找出原因并分析总结工程的投资经验;对于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和流程的控制,以及工程项目设计审核等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完善、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上的经验教训,为后期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展提供造价管理和控制上的可借鉴之处;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在项目管理上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4、小结

结合电力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从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方面阐述了电力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一般方法和指标体系,并且提出了在电力建设项目中也要进行不确定分析和风险分析,为实际的电力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提供参考。在理论方法上,本文所涉及的深度尚有不足,很多方面还不全面。在经济评价指标上,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立一套合理、全面、通用的指标体系,并对其数据收集、指标算法尽量进行标准化,这样电力建设经济后评价才能真正起到反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扩大内需电网工程后评价应侧重国民经济评价[J].价值工程,2016,(01).

[2]金雪莲,闫敏,马源良.项目后评价理论在电力项目中的应用[J].青海电力,2017,(02)

论文作者:史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_史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