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研究
贺 辉,石 帅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摘要: 研究了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探索了解决旅游问题的方法,调查了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发展情况,总结分析了相关学术文献。结果表明:从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其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存在专业人才匮乏、创新发展不足、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深入等多方面的问题;当前背景下,需要科学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提高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做好文化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延伸;展现民族特色,做好产品开发,进而有效开发当地旅游资源。
关键词: 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对策
1 引言
鄂西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一直以来,鄂西地方政府致力于对这类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当前,在实际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对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土家族民俗旅游产生背景
“土家族民俗旅游”这一概念是我国独创的,但实际上类似的活动在国外早已存在。如法国巴黎公社墙、俄国莫斯科红场、朝鲜万景台、美国自由钟、印度的甘地纪念馆等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通过对以上旅游产品和活动的分析研究,可以为我国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3 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开展对于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的全面研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为旅游路线单一死板,缺乏参与性与体验性;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于人才水平有待提升两点,具体研究内容可以总结归纳。
3.1 旅游路线单一死板,缺乏参与性与体验性
结合当前阶段我国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来看,其大部分土家族民俗旅游线路均集中在省内土家族民俗旅游中心城市之间,一些县域范围内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景点,难以在土家族民俗旅游线路中得到体现,这对县域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同时,省际土家族民俗旅游路线创新力度不足。除此之外,鄂西很多土家族民俗旅游景区内展示的基本上都是静态的实物,形式比较机械,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很难吸引广大游客的好奇心。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开发思维过于统一化,缺乏创新意识,一味地模仿和借鉴其他地区的模式,没有体现自身特色。
保护绿水青山,更是人类对地球应承担的一份责任。我们不愿极地冰雪消融,耳闻北极熊的悲鸣;我们不愿海洋中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在过热的海水中变成一片惨白。他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它们的保存,与人类有关。我们既然怀念“天上几多星,地上几多萤。”,那就要意识到人类对环境应当负起的责任。人类绝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毁坏了这一个个动人的音符。而应目光长远,为我们的后代和地球上的每个生灵,守一方净土。
3.2 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于人才水平有待提升
“不,我还是不能让你进去。知道为什么吗?我突然被你的职业精神打动了。真的,你为了工作这么执着,真的让我感动,我决定,我要帮你完成任务。”
4 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问题解决对策
开展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问题解决对策研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为科学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提高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两点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两点,具体研究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4.1 科学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提高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
对于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而言,想要推动其持续发展,需要将土家族民俗旅游和其他各类特色旅游资源紧密的结合起来,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如此才能更好的留住游客。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则要改变过去土家族民俗旅游单一的模式,围绕土家族民俗旅游中心城市,做好对县域范围内土家族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挖掘,根据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分别建立围绕陕南、陕北以及关中的土家族民俗旅游发展三大片区。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土家族民俗旅游线路的创新,一方面优化省内旅游线路,另一方面则深化鄂西同周边省份的土家族民俗考虑热点区域的联通,形成跨省的旅游线路。
4.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以此来做好建构工作,形成创作、收藏、展示、加工等产业一体化模式,以此来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因此在发展中要求当地政府要做好补助工作,通过成立基金等方式来采取有效措施,在保护民间优秀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培养,实现技艺传承发展目标。首先,通过提升民俗文化资源内涵,在做好产品开发与设计的基础上,发挥土家族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具有文化特质的商品,在大力发展当地农副产品、纪念品等的基础上展现出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其次,要做好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年华等,作为我国三大名锦之一,其中蕴含了土家族的心血,同时也展现出了其民族性格。因此,在发展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时,要从做好文化资源整合入手,在延伸产业链的基础上挖掘出其背后的市场价值,做好旅游项目开发工作,以此来实现发展目标。
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并不是单纯的参观活动,还包括由此衍生出的吃、住、行、购、娱等。因此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销售等产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现阶段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相关载体的发展速度较慢,由于配套行业发展之后,无法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对土家族民俗旅游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同时,鄂西的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大多位于黄土沟壑和秦巴山区,受到地理条件、财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十分稀少,不利于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3 做好文化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延伸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于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支撑起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加快开展土家族民俗旅游景点周围的交通网络建设,旅游景点交通的便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客的选择。出了延安等旅游中心城市外,鄂西要加强县域土家族民俗旅游景点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建设贯穿陕西南北的铁路干线,加快延安、汉中等支线机场的扩建和迁建等。
表4、表5和表6结果表明,降低语速可以促进较高中等听力水平班级受试的听力理解。但是,降低语速对于听力理解的促进作用只在长对话和短文两种测试题型下具有显著性,而在短对话测试题型下,受试的听力理解分数并没有出现显著提高。
4.4 展现民族特色,做好产品开发
想要体现民族文化旅游的价值,需要展现异域文化情调,同时也要在饮食、住宿、游览、采购4个方面做好工作。作为旅游中的重要条件之一,饮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让游客吃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风味小吃或是特色菜等,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同感受。所以在鄂西土家族饮食开发中,要从当地腊鱼、腊肉罐头等方面出发,在宣传制作程序的基础上加大生产力,从而开辟全新的市场。住宿作为展现土家族风格的另一体现,要从完善吊脚楼基础设施出发,并选择一些卫生达标与设施完善的吊脚楼作为住宿点,从而实现游客接待目标。在旅游发展中要打造出具有土家族与苗族文化特点的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开展山水文化实景演出等,在依靠当地风景特点的基础上打造出神奇的大型山水演出活动。其次,要利用节日清点,以此来提升土家族的文化活动影响力。游客的采购对象主要以当地的土特产与工艺美术品等为主,所以通过设计出新颖的产品不仅可以实现对市场的净化,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产品同化问题,从而实现了深层次的开发目标。最后,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当地文艺精度。通过打造出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文艺精品,以此来实现市场发展目标,做好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以此来将其转变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演艺项目,如巴山舞等。只有开发出能够展现出土家族特色的节目,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才能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还要展现出当地的人文、资源与特色资源优势,做好旅游节开展工作,利用品牌活动来展现土家族特色,提升民俗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
5 结语
鄂西拥有庞大的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但结合其近些年旅游产业发展来看,虽然土家族民俗旅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却也存在十分明显的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开发缺乏深度、宣传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线路单一等,均对旅游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对此,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和力度等4项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产业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白鹏飞. 陕甘宁革命老区土家族民俗旅游联动发展的战略构想[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3):72~78.
[2]白鹏飞. 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追赶超越发展的对策[J]. 改革与战略,2017,33(6):138~142.
[3]白鹏飞,卢东宁.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户参与土家族民俗旅游的路径与对策: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2017,45(7):146~149.
[4]崔 琰,邱 月,郑 鑫.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地提升策略[J]. 开发研究,2019(2).
[5]齐振伦.延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2018(3).
[6]李中建,周柳华. 晋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晋中学院学报,2009(5).
[7]翟 文,王乃昂.甘肃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5(6).
[8]王 鑫.武陵山片区县城经济发展差异与极化比较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42~147.
收稿日期 :2019-06-18
作者简介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大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研究课题(编号:WK201715)
作者简介 :贺 辉(1988-),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
通讯作者 :石 帅(1988-),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学。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9)17-0255-02